第4课 繁星 同步课时练(有答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繁星 同步课时练(有答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8 14: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四课
繁星
夯实基础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繁星(

怀抱(

半明半昧(

梦幻(

静寂(

摇摇欲坠(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
??
纳凉(

静寂(

深蓝(
)?
模糊(

仿佛(

清楚(

三、根据例子写词语。
半明半昧(ABAC)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摇摇欲坠(AABC)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AABB)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2)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________微小,________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填关联词)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面是对课文中的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把“星的怀抱”比作“母亲的怀抱里”,形象地写出了星天的美妙亲切,甜美温馨。
B.“我”完全陶醉于星天的美景中,以至“忘记了一切”。
C.“我”长年漂泊在海上,每当看到像朋友一样的繁星,就会思念远方的母亲。
D.星天童话一般的天地,把“我”净化成一个纯真的孩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躺在________上,_________天空。__________的天空里,悬着无数___________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__________,真是____________呢!
2.渐渐地我的眼睛________,我好像看见无数_________在我的周围________。海上的夜是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的。
牛刀小试
八、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半明半昧:________________。
2.“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你认为这句话中“悬”字用得好吗?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把“星的怀抱”比作“母亲的怀里”,形象地写出了星天的美妙亲切。
B.“我”完全陶醉于星天的美景中,以致“忘记了一切”。
C.“我”常年漂泊海上,每当看到像朋友一样的繁星,就会思念远方的母亲。
D.星天童话一般的天地,把“我”净化成一个纯真的孩童。
九、课外类文阅读。
星空
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为“达丽娘娘”。
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展示的是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景象。譬如看达里湖的蓝,令人惊美,宛如在蓝中还有什么更美的东西。
入夜,我们几个不怕冷的蒙古族汉子决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样式设施均好,十多个人盖着被子和大衣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走出蒙古包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得说不出话来。
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候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救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在这里看到,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得。
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不是虚言。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鬓旁。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有位诗人将星星亲昵地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些精灵?
1.短文以“星空”为题,前半部分却花了很长篇幅描写达里湖,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2.读了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中的“这个意思”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4.从短文中摘抄一句描写“星星”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
十、想一想。
    
请你展开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将“月夜”、“小路”、“光明”组成一段话,描绘出一幅画面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答案】fán
huái
mèi
huàn

zhuì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的读音的拼写,首先要读准汉字,然后要注意标注声调要标准。a母出现千万不要放过,(意思就是在韵母中凡是有a的,声调就标在a上面。例如hao,要标在a上)没有a母找?o?e?,(没有a,但是有o?或e的,那么就标在?o?或e?上。例如hou标在o上,wei标在e上)i?u并列的那就标在后,?(i和?u并列在一起的时候,要将声调标到后面。比如niu,标在u上,kui标在i?上)?单个韵母没必要说。(出现单个的韵母,那就不用说了,只能标在他上面了。例如wo,标在o)?。
二、【答案】乘凉
安静
墨蓝
朦胧
好像
明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三、【答案】示例:一心一意
自作自受
翩翩起舞
勃勃生机
清清楚楚
整整齐齐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仿写,词语仿写题,首先要明确词语形式,然后注重平时积累,注意字形准确。
四、【答案】C
B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断,结合每句话的语境,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即可。(1)本句话使用修辞手法是排比,相同的句式有连续三句及以上的修辞手法是排比。(2)本句话使用修辞手法是比喻,把看到的实物比喻成了萤火虫“好象”强调了语境中的实物而导致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3)本句话使用修辞手法是拟人,把星星当成人来写。
五、【答案】我爱看星星。
虽然
然而
天上的云是缠绵的,是沉默的,是飘渺的。
【解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然而……”。(3)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六、【答案】D
【解析】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七、【答案】舱面
仰望
深蓝色
半明半昧
这样低
摇摇欲坠
模糊了
萤火虫
飞舞
柔和
静寂
梦幻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背诵和默写。学生要先完整背诵课文,再进行默写。写的时候要注意易写错的字,如“舱”“昧”“坠”“萤”“幻”等词,写完再读一读,仔细检查,不要漏写字词。本题出自课文《繁星》,作者是巴金。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
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八、1.【答案】文中指星星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解析】解释词语的方法:1.积累课文中的词语,掌握其词义辨析2.近义词互换3.反义词否定法4.拆字、分解意思5.联系生活。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2.【答案】用得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星星在天上的高度之高和静谧的意境。
【解析】词语品味答题方法:1.了解词性感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京乐2.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3.【答案】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由衷的喜爱之情。
【解析】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审读语境。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2.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就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3.辨析手法,思考意图。结合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来理解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常会运用反语、双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常表现为象征句、暗示句、影射句、委婉句等,要抓住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理解这些句子时,必须注意结合它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句子所包含的深层意思。4.句式不同,效果迥异。句式不同,其特点往往有别,表达效果也往往不同:①疑问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反问句,加重语气。③感叹句,加强感情的抒发。④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
4.【答案】C
【解析】句子品味答题方法:1.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晢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2.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九、1.【答案】用达里湖的美衬托星空的美,为下文写星空之美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湖很美,在美丽的湖的衬托下,显得星空更美。
2.【答案】空中的星星十分醒目,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它们是那么平静、安详,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看着我,照着我,使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幻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联想能力。注意联想要合情合理,与原文内容相关。
3.【答案】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这”是代词,代词指代的内容在前文一定会出现。所以到前文寻找即可。
4.【答案】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
作者赋予星星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让星星变得灵动、鲜活起来,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摘抄时要注意一定和星星有关。抄写的句子尽量带一些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
十、【答案】这是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像一层薄薄的纱笼罩着小镇,小路上来往的人很稀少,借着这微弱的月光,我似乎看到了明日的光明。
【解析】想象写话,将“月夜、小路、光明”连成一段话描绘出一幅画面。月夜下的小路是什么样的,或在月夜下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这些跟光明有什么关系,或月夜跟光明有什么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