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十三课
精卫填海
夯实基础
一、多音字组词。
少shǎo(
)
shào(
)
为wèi(
)
wéi(
)
倒dào(
)
dǎo(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溺而不返(
)
A.溺水,淹没
B.沉迷
2.故为精卫(
)
A.因此
B.原来的,从前的,旧的
3.以堙于东海(
)
A.填塞
B.埋没
三、比一比,再组词。
帝(
)
曰(
)
溺(
)
衔(
)
啼(
)
日(
)
弱(
)
街(
)
四、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A.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B.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五、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精卫填海》中精卫鸟其实是____________变化的,她不甘心自己这样死去,就决心_________填平东海,以免此类悲剧再发生。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
七、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下面的成语和“精卫填海”意思最为接近的一个是(
)。
A.嫦娥奔月
B.牛郎织女
C.夸父逐日
D.后羿射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小故事复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精明的老汉,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
地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
地说:“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玉皇大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大力神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1.在第三、四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2.在文中找出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这句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皇大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
九、主题积累。
根据图片写出神话故事的名称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答案】少许
少年
因为
为人处世
倒退
摔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组词。解答本题,首先要读准多音字的拼音,然后再进行组词。写完后认真检查,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1.【答案】A
【解析】溺而不返。此句的意思是: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溺”的意思是“溺水,淹没”。
2.【答案】A
【解析】故为精卫。此句的意思是:所以化为精卫鸟。“故”的意思是“因此”。
3.【答案】A
【解析】以堙于东海。此句的意思是:把东西埋在东海。“堙”的意思是“填塞”。
二、【答案】上帝
美其名曰
溺水
衔接
啼叫
日月
柔弱
大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三、【答案】A
【解析】炎帝之少女中的“之”意思为“的”。A.常衔西山之木石中“之”的意思是“的”。 B.光持石击瓮破之中“之”的意思是“代词,指水缸。” C.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之”的意思是“在,于。”
四、【答案】C
【解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五、【答案】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解析】《精卫填海》全文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六、【答案】炎帝之女女娃在东海游泳溺亡后精魂
衔树枝土石
做任何事情要意志坚强,不达目的永不罢休,面对困难要知难而进,永不言弃
【解析】1.根据原文“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可知,精卫鸟是炎帝的小女儿死后的魂魄所化的,通过原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可知死后不甘心,决心衔树枝和土石想要填平东海。2.“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说明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永不言弃;面对厄运要知难而进,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做到问心无愧。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七、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本文内容理解后知识的拓展。东海如此浩瀚,精卫鸟之于东海,如沧海一粟,可是它却立志将要填平东海,体现了一种坚韧执著、不畏艰难、奋斗不止的精神。与“精卫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愚公移山”。
2.【答案】文章写一个少女因溺亡变鸟后决心填海的故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短文主要讲述的是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3.【答案】人死化鸟,只是一种幻想,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组织、表述能力。解答时,需要紧扣题干所呈现的现象和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体验与积累作答。人死化鸟是一种幻想,科学不存在的现象,但故事中精卫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4.【答案】示例:虽然《精卫填海》只不过是个神话故事,但是精卫这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感动了。我以后要向她学习,碰到困难的时候,也要用这种精神来克服。
【解析】本题考查对本文内容理解后知识的拓展。做好此题,要结合译文认真理解本文按题目要求来回答。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同时,精卫身上那种不畏艰苦、奋斗不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答案】故事讲了炎帝的女儿到东海游泳,却被大海无情地夺取了生命。死后,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它常常到西山衔一些小石子和小树枝投入海里,想把大海填平,就这样,它日复一日地在大海上空飞翔。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生字词的理解。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溺:溺水,淹没。故:因此。为:化为,成为。堙:填塞。示例: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八、1.【答案】不屑
很有信心
【解析】联系上下文,通读一遍整段文字后可知第三段中的智叟的话饱含不屑的语气。而愚公回击的话确实信心满满,即使自己做不到,子子孙孙还是可以继续做的,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2.【答案】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解析】“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不能搬动这么大的山,与之意思相反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就是要说明能搬动这么大的山。纵观全文,“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这句话是符合题意的。
3.【答案】坚持不懈的精神。
【解析】愚公移山具有的精神首先是敢想敢干、不满足现状的精神。在愚公的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他的去路,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所以他要下决心搬掉太行、王屋二山,这就是一种敢想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不可能改变生活的现状,不可能改变发展的条件,这是愚公精神最主要的内涵。其次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第三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按照既定方针,不达到目的决不动摇,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样的一种精神,使愚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所以一代又一代、世代无穷地挖山不止,这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愚公移山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内涵。第四是团结奋斗的精神。他们全家老小、子子孙孙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就是要形成合力。不仅仅现有的人要形成合力,而且他们的下一代也要形成合力,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也要形成合力,子子孙孙无穷尽地努力下去。这其中最能打动玉皇大帝的便是愚公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4.【答案】认准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最终会取得成功。
【解析】愚公移山要告诉我们的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而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发展中还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新的机遇(有人帮助移山),遇到困难要尽力克服,遇到机遇紧紧抓住。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九、【答案】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图片写出神话故事,要注意平时对神话故事的积累,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写出与之相应的神话故事即可。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只只三足乌。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夸父追日: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弃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女娲补天: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