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十课 牛郎织女(一)
夯实基础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1.每天放牛,他总是挑(táo tiāo)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nèn nèng)的青草。
2.他上山放牛,有时心里闷(mèn mēn)得慌。
3.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de dé),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二、读拼音写词语。
sǎo zi chē liàng xī han jǐn āi yóu yǒng hǎo dǎi
( ) ( ) ( ) ( ) ( ) ( )
三、写出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1.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
2.牛郎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
3.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 )
4.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无束地游泳,心里真痛快。( )
四、仿写词语。
1.眉开眼笑(表示高兴):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五一十(含两个数字):______、______、______。
3.无拘无束(“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1.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1)“稀罕”是一个多义词,它的意思有:①稀奇;②认为稀奇而喜爱。“那辆车不稀罕”中的“稀罕”应选第 ______种意思。请你用另外一个意思写句子______。(2)根据全句的意思,把画横线的部分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
六、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会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喜欢上生物课了。
C.流星体是天外来客,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强大引力吸住,以每秒几十秒里的速度闯入大气层。
D.九年的学习生活使我认识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于平时刻苦钻研。
七、按要求写句子。
1.牛郎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郎回头一看,微小的星光下,老牛正在说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了解故事内容
《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是以( )为线索写的。
A.牛郎的成长经历 B.织女的生活
九、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织女为什么不喜欢天上?( )
A.因为她成天成夜地劳动,身体劳累,没有自由,像在监狱里一样。
B.因为天上没有人间美好的风景,也没有人间的繁华热闹。
2.你认为牛郎是一个怎样的人?( )
A.勤劳善良 B.勤俭节约 C.有情有义
牛刀小试
十、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1.请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牛郎周到地照看老牛,一是因为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牛郎对牛的照看,第二自然段则写______,由此可以看出牛郎与牛相依为命。
4.画“ ”句子说明牛郎希望牛能说话,跟他交流,这为下文写_____做了______。
5.读画“ ”句子,猜想如果牛会说话,它会对牛郎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改编自民间故事,故事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觉得文段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花果山上的猴子
花果山上的猴子吃了孙悟空偷来的仙果仙酒,个个都长生不死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在猴子们发愁了,猴子们一年比一年多,果子越来越不够吃了。于是猴子们聚在一起想办法。
一个老猴首先发言:“事情明摆着,僧多粥少,大家只好再紧紧肚皮,少吃点儿。”
一个中年猴不同意老猴的意见:“紧肚皮不是办法,我看必须改革吃果子的办法,过去是果子熟了,大家爬到树上随便吃,以后我们可以把果子摘回来分成份儿,每个猴子一份儿。”
一个年轻猴子紧接着说:“老猴子年纪大了,可以少分点。”
老猴子们不愿意了:“小猴子小,应该分小份儿。”
于是猴子们争吵起来,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
一位过路的人听到了,他大声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从今天起,年轻的猴子栽植果树,年老的猴子给果树施肥剪枝,小猴子们给果树捉虫子,这样果子的产量高了,你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猴子们都认为人的主意很对,马上分头劳动去了。
1.本文选自《西游记》,其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总结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五两段中年轻猴子和老猴子的发言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是通过______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如果给这则寓言加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下列几种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和( )。
A.搞改革,要集思广益。
B.老年人应关心中、青年人,中、青年人应尊重老年人。
C.当你准备解决困难的时候,要注意从根本上着眼。
D.团结起来,共同劳动,是渡过难关的唯一办法。
参考答案
一、【答案】1.tiāo nèn 2.mèn 3.dé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注意本题中“闷”是一个多音字。闷[mèn]1.心烦,不舒畅:愁~。沉~。郁~。~懑。~~不乐。2.密闭,不透气:~子车。闷[mēn]1.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气。~热。2.密闭,使不透气:茶刚沏上,~会儿再喝。3.不吭声,不声张。
二、【答案】嫂子 车辆 稀罕 紧挨 游泳 好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嫂、稀、挨、游、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三、【答案】周全 开垦 装扮 自由自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周到: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疏漏。开辟:①打开,打通,开创(场地、道路、局面等):十月革命~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开发:~荒地。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无拘无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
四、【答案】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 欢呼雀跃 三五成群 七嘴八舌 乱七八糟 绘声绘色 诚心诚意 无法无天
【解析】词语仿写题,首先要明确词语形式,然后注重平时积累,注意字形准确。
五、【答案】② 红花梨木非常稀罕,用它制作的家具价值连城 离不离开家没有什么关系
【解析】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句子,意对即可。
六、【答案】D
【解析】A项属杂糅,应在“方便”后加“的特点”,“而”前加“因”;B项属歧义,“喜欢上生物课”有两种意思,“喜欢上/生物课”“喜欢/上/生物课”;C项中“吸住”用词不当,既然“吸住”就不能再运动了,应改为“吸引”。
七、【答案】牛郎蒲扇不离手,成样乱转的牛虻都被赶跑了。 牛郎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正在说话。 牛郎说了。
【解析】1.“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2.考查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时,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4)词序混乱。(5)重复啰唆。(6)前后矛盾。 (7)不符事理。(8)归类不当。 (9)指代不明。 此题词语搭配不当,将“微小”改为“微弱”。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八、【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是以牛郎的童年、成人、结为夫妻为线索写的。
九、1.【答案】A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织女勤劳,但是在天上没有自由。
2.【答案】A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牛郎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十、1.【答案】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解析】从第1段的内容来看,第1句就是段落的中心句。下面是详细介绍牛郎怎样照顾老牛的。
2.【答案】牛跟他很亲密 牛勤勤恳恳地干活
【解析】第1段有明确的答案。一是因为牛跟他亲密,而二是因为牛勤勤恳恳的干活,不照看好它,牛郎觉得对不起它。
3.【答案】牛对牛郎的陪伴
【解析】从第2段可以看牛陪伴着牛郎,而且能理解牛郎。
4.【答案】牛真的说话 铺垫
【解析】牛郎希望牛能说话,这为下文牛能说话做了铺垫。
5.【答案】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解析】这是一道自主发挥的题目,联系上面的文字,牛对牛郎是比较了解的。抓住这一点展开想象回答即可。
6.【答案】老牛突然会说话了。现实中,牛是不可能跟人一样会说话的。
【解析】民间故事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因此文中有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如“牛会说话” 现实生活中,牛是不可能会和人说话的。
十一、1.【答案】明 吴承恩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学常识。要注意对文学常识的巩固和积累,在本题中,《西游记》,其朝代是明朝,作者是吴承恩。
2.【答案】第一部分(第1段):猴多果少,矛盾产生。
第二部分(第2~6段):猴子争吵,矛盾激化。
第三部分(第7~8段):接受人的意见,矛盾解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段落层次的划分,根据文章的主旨和每一段的段落大意进行分层。可以得出故事情节是围绕“桃子”的分配划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主要写猴多果少,矛盾产生。第二部分是第2~6段,主要是猴子争吵,矛盾激化。第三部分是第7~8段,主要是接受人的意见,矛盾解决。
3.【答案】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结合文段内容“一个年轻猴子紧接着说:“老猴子年纪大了,可以少分点。”老猴子们不愿意了:“小猴子小,应该分小份儿。”于是猴子们争吵起来,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可以得出年轻猴子和老猴子语言各有自身的特性。 年轻猴子和老猴子的发言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其实质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4.【答案】语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可以得出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推动了情节发展。 所以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答案】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寓意内容“猴子们都认为人的主意很对,马上分头劳动去了。”可以得出这则寓言加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是当你准备解决困难的时候,要注意从根本上着眼和团结起来,共同劳动,是渡过难关的唯一办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