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七课
听听,秋天的声音
夯实基础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抖(dǒu
?dǒng)动
??
??
?歌韵(yùn
?jùn)
掠(lüè
?nuò)过
???????
歌吟(yín
?yíng)
辽(liào
?liáo)阔
?????
??蟋蟀(shuài
?lǜ)
振(zhèn
?zhèng)动
???叮咛(níng
?nìng)
二、照样子,填词语。
1.(道别)的话音
(
)的歌韵
(
)的叮咛
(
)的歌吟
2.(抖抖)手臂
(
)翅膀
(
)白云
(
)田野
三、选字组词。
(到
道)
(
)别
(
)达
(振
震)
(
)兴
地(
)
四、比一比,再组词。
别_____??膀____????韵_____???暖____??掠______
拐_____??榜_____????均____???缓_____??惊______
五、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如:刷刷、哗哗、呱呱……
你还想到了什么?下面的内容你会填吗?
听听,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浪,“________”是它们欢快的歌声。
听听,秋的声音,秋雨落在地上,“________”,是秋雨正在弹琴。
听听,秋的声音,黄叶纷纷落下,“________”,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六、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________
②秋天的雨,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________
③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________
④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________
七、下面对“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这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比作辽阔的音乐厅。
B.这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大自然中蕴含着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像优美动听的旋律。
C.这句话作者运用了大胆的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秋天的声音。
八、秋天到处是美妙的声音。你还知道秋的声音在哪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
秋的声音,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答案】dǒu
yùn
lüè
yín
liáo
shuài
zhèn
níng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二、【答案】告别
暖暖
丰收
振动
追上
掠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搭配合适的词语的能力。本题涉及到课文《听听,秋的声音》的内容,所以也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识记。答案举例:告别的歌韵、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振动的翅膀、追上白云、掠过田野。
三、【答案】道
到
振
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的辨析与运用。道别:通常指分别时与人打招呼的意思。到达:到了某一地点或某一阶段。语出巴金
《杨林同志》:“车子在傍晚开出,深夜到达。”振兴:大力发展,使兴盛起来。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四、【答案】道别
肩膀
歌韵
温暖
掠过
拐杖
榜样
平均
缓慢
惊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五、【答案】哗啦
滴答
呼呼
【解析】此题考查拟声词。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通常是把汉字当成“音标”符号,来构成拟声词。它和音译词、联绵词在性质上是同类的,汉字只用来表音,而无关乎字义,因此,它们都是“衍声词”,和“合义词”为相对的概念。结合情境,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浪:哗啦。秋的声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秋的声音,黄叶纷纷落下:呼呼。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六、【答案】比喻
拟人
比喻
拟人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比喻句
,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七、【答案】C
【解析】考查了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比作辽阔的音乐厅。并没有用夸张的手法。
八、【答案】每一滴晶莹的露珠里
每一片飘落的黄叶上
每一朵怒放的秋菊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识记能力。题目涉及的课文是《听听,秋的声音》。需要学生将能代表秋天的事物例举出来:黄叶、秋菊等等,例句就可以这样写:在每一滴晶莹的露珠里。在每一片飘落的黄叶上。在每一朵怒放的秋菊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