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明天要远足》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明天要远足》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8 14:4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个孩子即将远足的内心世界。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
目字旁和京字头的学习,可以与生字“睡、亮”的学习相结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目字旁和日字旁的区别,认识京字头。
本课11个生字中,“睡、真、师、什”是翘舌音,“真、什”也是前鼻音,“才”是平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吗”是语气词,应读轻声,在句中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可以根据汉字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基础,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语境复现、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
(2)写字。
本课“明、同”都有笔画横折钩,但写法不同,需要进行对比,把握特点。“同”和“学”可以组成“同学”,“明”可以与学过的“天”组成“明天”,可以组词写一写。
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表达了小孩子远足前的期盼心情,绵远悠长,可以读得慢一点。本课的朗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轻声的读法。这首诗中有不少轻声词语,如“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有的轻声词语,如“吗、呢”,可以结合句子朗读进行练习;有的轻声词语,如“地方”,可以以词的形式单独练习。
关注短语朗读。如“那地方的海”“那地方的云”“什么时候”,可通过示范读、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熟练朗读短语,避免在朗读课文时出现停顿不恰当、唱读等问题。
关于语气词“唉”的朗读。3节小诗,3次“唉”,体现了小朋友急切、期待、无奈的心情,可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其心情,再进行朗读。
关于问句的朗读。3节小诗,都以问号结尾。要结合对内容的理解进行朗读指导,带着好奇、想象、疑惑,读好前两个问句,语气词“吗”要读得轻而短,语调微微上扬。语气词“呢”读的时候可通过恰当的语气传递出小朋友此时急不可耐的心情。
理解运用
这首诗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切入对课文的理解。课前谈话,可以相互交流:“你有过睡不着的时候吗?因为什么而睡不着呢?”从而引出课文《明天要远足》,理解“远足”的意思。
在熟读之后,进行交流:“你觉得诗中哪个地方写得特别有趣?”诗中一次次的“翻过来”“翻过去”,让学生想象因为兴奋、睡不着在床上滚来滚去的样子,可以借助动作演示,反复读“翻过来……”“翻过去……”加深体会。如此富有童趣的儿童诗,不需要教师做任何解释,读着读着,学生就能走进诗里,与诗歌对话,感受远足的魅力,期待美好的生活。
诗中睡不着的小朋友发挥无限想象,想象着明天远足的美好情景,除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很多很多,她还会想什么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再说一说。
积累运用
积累文中的新鲜词语,如“洁白、柔软”等;展开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远足的美好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秋游图片。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朗读课文;与大海有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字理识字、做动作等方法认识“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11个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学习书写“同、学”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轻声和句子的停顿,读好问句和感叹词“唉”。
3.通过展开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勾联经历,整体感知
活动1联系实际,理解远足
1.谈话导入:学校有什么活动让你特别期待?
2.学生自由回答。
3.
学生秋游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理解“远足”。
4.点拨:这样步行走很远的路,边走边看看风景就是“远足”。
活动2回忆心情,初读课文
1.畅聊心情,引入谈话:上小学以后,你们第一次和小伙伴一起远足,还记得前一天晚上你的心情吗?学生自由交流。
2.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过渡:课本里的小朋友明天也要去远足了,她在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呢?
(2)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分节朗读,相机纠正字音。
重点关注:“睡、真、师、什”的翘舌音和“才”的平舌音;“真”的前鼻音。
设计意图 在引出课题环节,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用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秋游导入,联系生活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唤醒情感,激发了阅读期待。
板块二 自由读文,集中识字
活动1自由读诗,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结合课文后生字表在课文中圈画出要求识记的生字。
2.自己练习识字。
3.同桌之间交流识字方法。
活动2师生合作,指导识字
1.
生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指名认读——齐读。
2.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组词。指名认读——齐读。
3.学生汇报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用课件展示、指导、点拨,帮助学生强化识记。
(1)动作识字:点拨——请同学们做一个睡觉的动作。刚才做动作的时候大家都闭上了眼睛,“睡”字左边是目字旁(板贴“目字旁”),右边是个“垂”,眼睑垂下来进入梦乡就是“睡”。
(2)加一加识字:睡、海、吗、什、真。
(3)语境识字:
那:教师用手指向教室的灯,问:“那是什么?”强化字音,理解字义。
老、师、同:引导学生先给这三个字组词,组成“老师、同学”,然后运用“老师、同学”这两个词分别说一句话,强化字音,理解字义。教师点拨“同”:在一起学习的是“同学”,坐在一起的是“同桌”。
(4)数笔画识字:才。
(5)反义词识字:那——这、真——假、亮——暗。
(6)看图识字:海、亮(
大海、亮和暗的图片)。相机学习京字头。
(7)组词识字。(课件相机出示)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说话练习,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板块三 再读课文,读出疑惑
活动1阅读全诗,了解想象
1.引导: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女孩在想什么,并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
2.反馈找到的语句。
3.体会想法,读好问句。
(1)读好停顿和轻声。
①点拨一:逗号的地方适当停顿。读好“方、的、么、吗”轻声。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②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点拨提升。
(2)感受心情,读出疑问语气。
①引导:远足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小女孩脑袋中浮现了各种画面,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读好第一句。
②想象画面,读出第一个疑问句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
③迁移朗读文中其他两个疑问句。
设计意图 三节小诗,都以问句结尾。读好问句,对于体会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情十分重要。指导朗读,从停顿、轻声和结合对内容的理解三方面进行,这是读好课文中疑问句的关键,这样才能读出小姑娘对远足的好奇、想象、疑惑、急切的感觉和心情。
板块四 指导朗读,体会期待
1.过渡:远足前的一晚,躺在床上你会怎样?
2.引导:诗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的呢?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教师相机

3.讨论交流:小朋友的动作和三次“唉”,体现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
预设:小朋友的动作和三次“唉”,体现了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
4.指导朗读感叹词“唉”,表达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
(1)引导发现“唉”字后面都有一条“小尾巴”,想一想怎么读。(课件标红三处“唉——”)
(2)学生任选三句中的一句,自由尝试朗读感叹词。指名读,教师评价跟进。
预设1:有的学生读得较好,把“唉”字读得长长的,请该生做示范。
预设2:学生读得不理想,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5.多次练读句子。同桌读——指名读——集体读。
6.连起来读一读整首小诗。注意读好诗句中的轻声和“唉”字的语气。
设计意图 诗歌中的诗句在三个小节中多次反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根据诗歌这一特点,板块三、板块四抓住了轻声和感叹词朗读指导的共同之处,集中突破难点,先教后放,学生先学习后实践,有效提升能力。
板块五 观察示范,书写练习
1.观察、学写生字“同”。
“同”的书写动漫,学生观察字形,教师指导书写:按照从外到内的书写规则书写;外框方正;“口”的横折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
(2)练写展评,根据需要再练习提升。
2.观察、学写“学”字。
“学”的书写动漫,学生观察上下部件的关系和定位笔画,教师指导书写:上部三笔方向正确,秃宝盖舒展,定位笔画位置正确(第二点、弯钩在竖中线上)。
(1)练写,教师提示书写姿势。
(2)展评,根据需要再练提升。
设计意图 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细心模仿,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才、明”2个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语气变化。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3.通过想象,联系生活,借助句式,想象仿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插图,理解感悟
活动1朗读课文,体会心情
1.
本课生字,学生认读。指名读——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看课文插图,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3.同桌交流阅读感受。
活动2聚焦重点,深入理解
1.选择第一小节,聚焦“那么多种颜色”。
(1)学生朗读第一小节。
(2)提问:老师可能说了大海有哪些颜色呢?看到过大海的小朋友说一说。
(3)出示不同色彩的大海图片,点拨:海底地势有高有低,海水就会显示出深蓝、浅蓝、绿色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段,大海的颜色也会不一样。
(4)小结:大海有那么多种颜色,多美、多神奇啊,让我们带着想象,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诗。
2.选择第二小节,聚焦“洁白柔软”。
(1)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提问:你看到过的云朵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白白的,像棉花一样软软的。
(3)出示洁白的云朵图片和棉花。让学生看云朵,摸棉花,说感受,从文中找出一个词
语——“洁白柔软”。
(4)指名读——齐读诗句。
3.选择第三小节,观察细节,体验心情。
(1)学生朗读第三小节。
(2)
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细节: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兴奋得睡不着?(如:睁着眼睛、笑眯眯的表情)
(3)提问:你觉得小女孩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4)引导:女孩一直焦急地盼着天亮,好早点出发去远足。
(5)用朗读表达女孩期待的心情。
4.比较三小节诗,发现异同,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节奏。
预设1:每一小节都是先写睡不着,再写女孩的想法。
预设2:第一小节是“翻过来”,第二小节是“翻过去”,第三小节是“翻过来,翻过去”。
预设3:都有叹词“唉——”。
预设4:每一小节小女孩想的内容不一样。
(1)根据学生发现,教师进行变速朗读,学生做动作体验,引导发现前面两次翻身速度略慢,第三节翻来翻去略快,体会“我”越翻越兴奋的状态。
(2)采用同桌合作、师生合作、单独展示等形式表演读全诗,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个性化理解。
活动3交流心情,整体朗读
1.落实课后习题二,提问: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四人小组交流。
2.指名交流自己有过的相似心情。
3.
课文,带着自己的情感朗读全文。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让学生选择朗读的段落,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将插图和文本进行关联,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同时激发朗读的兴趣。让学生观察、触摸棉花,用实物的直观感受加深语言理解和情感体验,改变朗读指导中生硬的训练和机械模仿。通过比较,重在发现同中之异,读出不同的节奏,进一步体会文中小女孩的急切期待之情。根据文本特点进行多次有机重组,有层次地推进,旨在聚焦诗歌语言,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语言表达的情趣。
板块二 想象创作,表达情感
活动1结合自我,表达想法
1.想一想:你最想去哪儿远足?最想看什么?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出示美景的图片(如故宫、天安门广场、九寨沟、张家界、奇形怪状的山石、美丽的孔雀……),激发学生的想象。
活动2展开想象,说话训练
1.引导:你想去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能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吗?
2.提供语言支架:出示图片(图片+句式)。学生选择图片的内容或者依据生活经验,想象仿说。
(
B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
(
   
)

真的像
(
   
)
说的,
那么
(
   
)

)
(
A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
(
   
)

真的像
(
   
)
说的,
那么
(
   
)

)  
3.同桌之间合作说一说。一人说A的句式,一人说B的句式。
4.反馈交流。
活动3合作学习,创作小诗
全班共同创作一首新的小诗:选择一对同桌仿说第一和第二小节,其余同学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 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以典型句式作为语言支架,进行仿说训练,提升思维,拓展语言,感受诗歌的趣味。
板块三 观察动漫,书写练习
1.学写生字“才”。
(1)课件播放“才”的书写动漫。
(2)自主观察三个笔画的位置,和同桌交流。
(3)学生自主借助动漫笔顺提示进行书空练习。
(4)指一位学生做小老师,指导范写,相机小结书写:笔画位置正确;笔画舒展。
(5)练写展评。
2.学写生字“明”。
(1)摆放体验,引导:“明”由“日”和“月”组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范字(
),谁能到黑板前在田字格里摆一摆“日”和“月”的位置?其他小朋友评一评:他(她)摆对了吗?
要点:“月”比“日”高一点。“月”的撇在竖中线上,并穿插到“日”的下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提示:左低右高;左窄右宽;撇画穿插。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教师提醒姿势。
(4)展评,根据需要再练写提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真揣摩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怎么写字才端正、正确,通过摆放汉字部件的位置、学生指导、教师示范、学生书空和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等活动,完成“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而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