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升国旗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难点
把文中的3个词语连成一句话。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1)识字。
本课的生字,可以在看图揭示课题、学习词语和儿歌的过程中,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来学习。可以把象征祖国的几个词“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以图片加词语的形式集中呈现,看看图片,读读词语,既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把相关字词和具体事物一一对应起来,便于记忆和理解。
字音方面,“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需要重点正音。“旗、起”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可通过对比读来区别正音。“么”读轻声,可通过读词语或短句,来帮助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分散在词语和儿歌中,在分散认读正音的基础上,可以集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方法可多样,如结合偏旁识记、猜字谜、编顺口溜、动作演示、熟字对比、与熟字组词。
(2)写字。
本课要写的4个字都是独体字,且横画较多。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横向笔画的间距,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口中、耳中、手中、五十、十五、立正、正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朗读指导
儿歌基本采用四字短语,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四字短语间稍稍停顿。可采用自由读、同桌接读、拍手伴奏读、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四字短语的语言特点,做到不拖音,不唱读。
抓住关键词语,读出自己的体会。儿歌前三行写了国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的美丽。朗读时,要突出关键词语,如“徐徐”,语速可以慢一点儿,“多么”读重音,让学生感受加上“多么”使“美丽”程度加深。后两行儿歌提示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朗读时,可把重音落在“向着、望着、立正、敬礼”4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上,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体现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时,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到国歌的雄壮、国旗的美丽。通过看多媒体课件中升国旗时小朋友们的动作,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我们必须立正、敬礼。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尊敬国旗,爱护国旗。在学生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可配上动作朗读儿歌。
阅读理解
一些书面词语,可通过换词、语境运用等方法来理解。如“徐徐”一词,就可借助升旗仪式录像,观看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上升的情景,再让学生说说和“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达成从形象感知到语意替换的转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用一用“徐徐”一词,实现由品悟到运用的转化。
3个词语组成的词串具有意义联系,在认读词语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摆一摆词卡,将3个词语连成一句话说一说:“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或“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积累运用
背诵《升国旗》;积累并运用“徐徐、飘扬、美丽、敬礼”等词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搜集不同情境下升国旗的视频。
2.制作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
2.搜集关于国旗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升、国、旗、中、红、歌、起、么、美、丽、立”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2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活动1看情景图,交流所得
1.课件呈现教材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望着国旗,立正,向国旗敬礼。)
2.自由交流:学校升国旗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排着整齐的队伍,立正,向国旗敬礼。学校广播里播放着国歌。)
活动2播放视频,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天安门前升国旗的视频,教师讲解: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2.过渡:同学们,在很多重要场合、重要时刻,我们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升国旗》这篇课文。
3.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3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老师朗读,注意倾听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借助拼音认读不认识的字。
3.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指名分句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重点注意翘舌音“升、中”。
5.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适当停顿。
设计意图 从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到引导学生回忆熟知的生活经验,再到播放天安门前壮观的升国旗仪式的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欲望,调动起他们表达的热情。教师纠正、强调生字的读音时,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有针对性地指导自由读、互读、指读、领读,意在强化生字的字音。
板块二 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活动1学习第一行,认识“国、旗、五、红”
1.出示第一行,认真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句,认识“国、旗”。
(1)出示词语“国旗”和五星红旗图片,学生自主识记“国、旗”两个字。
(2)交流汇报识记方法,教师随机点拨、课件演示。
(3)学习新部首国字框。
2.学习词语“五星红旗”。
(1)出示词语:五星红旗。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2)学习“红”。指导学生认识新偏旁“纟”,并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3.(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交流: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说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2学习第二行,认识“升、中、歌、起”
1.出示第二行:“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学习生字“升、中、歌、起”。
升: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也可以与“开”对比识记,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做“升”这个动作。
中:用组词或“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歌:可用生活识字法识记。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起: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己=起。
2.播放国旗升起的视频,理解“徐徐”,尝试朗读。
3.男女生对读、赛读前两行。
4.连词成句说“国旗”。
(1)出示词卡“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让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2)引导:你能把这三个词语卡片按顺序摆一摆,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预设: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活动3学习第三行,认识“么、美、丽”
出示第三行:“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1.学习生字“么、美、丽”。
么: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
美:通过会意字构字规律识记。下面的“大”是个人形。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用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后来引申为人的容貌等很美。
丽:用理解字义的方法来识记。古文字的“丽”是两鹿结伴而行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美丽”。
2.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3.播放红旗在空中飘扬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迎风飘扬”。
4.说话训练。
(1)在一些词语的前面加上“多么”,表示程度更深。
美丽 多么美丽
好听 多么好听
高大 多么高大
(2)引导学生仿照这样的形式再说几个词语。
活动4学习第四、五行,认识“立”
1.出示第四行:“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2.学习生字“立”。
立:讲述字理。出示“立”的字理图,古代的“立”字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笔“丶”像人的头,第二笔“一”像人的肩,第三、四笔像人的两条腿,最后一笔像大地。本义为站着不动。
3.老师下达“立正”的口令,全班同学做动作。
4.指导朗读。
(1)引读:“立正”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时,我们“立正”,表示对“国旗”的尊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
(2)指名读,齐读。
5.出示第五行:“望着国旗,我们敬礼。”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学习敬礼的正确姿势。
(1)小结方法:学会看课文插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2)升国旗时,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把这个句子加上动作表演一下呢?
(3)指导朗读第五行。
设计意图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巩固识字。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来理解句子,再结合句意来体会字、词的意思,可以加深记忆和理解,提高识字的效率。
板块三 书写指导,拓展延伸
活动1指导书写“中、五”
1.出示生字“中”,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写在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笔标出。
(1)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中”字的“”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的最后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中”的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2)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2.出示“五”,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第二笔竖略微向左倾斜,第三笔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横最长。
(3)学生描红,临写。
(4)同桌评议,再写。
活动2总结全文
总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自豪。希望同学们爱护国旗,尊重国旗,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而努力。
设计意图 通过说关键笔画、教师示范、学生描红、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等活动,完成“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的教学目标,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立、正”2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温故知新,探究重点
1.复习字词:指名朗读词语后自由朗读词语,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中国 五星红旗 国旗 国歌 升起 多么 美丽 立正
2.导入:同学们对词语掌握得很扎实,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由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新课,搭建好新知与旧知之间的桥梁。
板块二 朗读课文,指导书写
活动1指导朗读课文,交流问题
1.指名朗读课文。“徐徐”“多么”要读出国旗迎风飘扬的美丽。
2.交流: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随机课件展示。
3.齐读课文,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向着、望着、立正、敬礼”,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读出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活动2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指导书写。
(1)想一想:我们平时是怎样学习写字的?
一看:看每一笔所在的位置,看老师的示范。
二写:认真描红、临写,先描再写。
三对照:仔细与例字进行对照,与同桌互相评议。
(2)指导书写“立”。
①
“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立”的“丶”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较短,第三笔和第四笔要写得匀称,第三笔为轻入笔,顿笔收得小点,而第四笔是顿笔撇出尖状的小撇,第五笔横比第二笔横要长。
③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④同桌互相评议。
⑤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最后一笔横要拖得稳稳的。
(3)指导书写“正”。
①
“正”,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说一说写在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笔标出。
③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第一笔横要写得略微向上倾斜,第二笔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最短,在横中线上起笔,第五笔稍长,写得要平稳。不偏不歪斜才是“正”。
2.学生描红、练写。
3.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 重视书写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板块三 背诵课文,训练表达
活动1指导背诵,深入理解
1.采用各种形式熟读课文。
(1)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随机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2)
课文,学习自由地轻声朗诵,同桌合作读一读,男女生合作读一读,指名分句读。
2.方法引领,熟读成诵。
(1)以问题提示法引领背诵:
我们在背诵时,可以想每一句都讲了什么内容,然后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背诵。如,本课可设置以下问题,引领背诵:什么旗帜是我们的国旗?国旗怎样升起?国旗升起来时是什么样子的?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2)师生合作背诵。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提高背诵效率,巩固背诵成果。
(4)学生看图轻声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一背。全班齐声背诵。
(5)引导学生深入情境,表演背诵。
想象你现在正在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又是怎样做的?请你一边背诵一边表演。
(6)独立背诵,指名到前面来一边背诵一边表演。
3.小结: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同学们不仅能背诵课文,还掌握了背诵课文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想问题,连词句;看插图,想画面;做动作,来表演。
活动2说话训练,拓展延伸
1.说一说。
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想说些什么?(
:五星红旗, 。)
2.画一画。
画一幅“升国旗”的图画,或者简单地把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画下来。
设计意图 适当地指导背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图画引路、情境表演、情境想象等方法轻松愉快地学好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说一说”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