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教学课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汉时期: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目录
前言
一
光武中兴
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
黄巾起义
前言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王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但是,东汉中期以后,却是朝政紊乱、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朝政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
光武中兴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光武中兴
东汉宅院画像砖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①
这块房屋画像砖采用鸟瞰手法表现东汉建筑。图中的屋主悠闲地对坐畅饮,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衬托出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陶院落(模型)
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说唱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说唱俑又称说书俑。这件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雕塑线条简练,技法娴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答:童谣鲜明地勾勒出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公;刚正不阿者,冤死于道旁;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这是沉痛的呼声,也是愤怒的呼声。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相关史事
三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
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面对黄巾军的强大攻势,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黄巾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课后活动
1.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岁?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
答:东汉后期10个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为9.5岁,平均寿命24岁。
皇帝
即位年龄
寿命(岁)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答: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肆意搜刮,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已被逼向死亡的边缘。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黃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州牧割据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知识拓展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