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业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含知识点归纳)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农业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含知识点归纳)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8 18: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4.1
农业
【知识点归纳】
1.农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业分类: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
狭义农业:种植业
2.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
3.新型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
中国创汇农业基地: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珠江三角洲等。
4.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
5.南方是水稻的集中产区;
北方是小麦的集中产区:长城以北(东北平原):春小麦;
长城以南(华北平原):冬小麦
6.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课本87页图4-7完成识记)
①三江平原、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
⑤成都平原、⑥江汉平原、⑦江淮地区;
7.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棉花)、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糖料作物(北方:甜菜
南方:甘蔗)、饮料作物和药用作物等。
8.经济作物的分布地区(结合图4-10识记)
油菜——长江流域为最大产区;花生——山东、河南
甜菜——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甘蔗——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
棉花——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新疆(最大棉花生产基地,盛产长绒棉)
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的农作物的名称

;②
;③
;④

;④
9.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其分界线大致以400㎜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属于农耕区畜牧业,以西、以北属于牧区畜牧业
我国的四大牧区:(结合课本图4-11识记)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青海牧区——牦牛;
西藏牧区——牦牛;
10.农耕区由于饲料资源丰富,饲养的牲畜占全国的80%,所以,农耕区的牲畜数量要多于牧区的数量。
湖南、河南、四川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课堂反馈】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宛城期末)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C.?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D.?经济作物有甜菜、甘蔗、大豆
2.(2021·安丘模拟)???
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多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近几年来,光农民从国外和南方引种蔬菜品种,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寿光蔬菜大棚,多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甚至是国外和南方引种蔬菜品种得益于(??

A.便于保持温度恒定
B.反季节种植蔬菜
C.便于控制棚内湿度
D.蔬菜大棚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
(2)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里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
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
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
3.(2021八下·道县期中)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花生
D.油菜
(2)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南部沿海地区
4.(2021·历下模拟)下列行为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云贵高原陡坡开荒?????????????????????????????????B.?内蒙古高原大力发展种植业
C.?洞庭湖沿岸退耕还湖?????????????????????????????D.?“北大荒”湿地大面积开荒
5.(2021·雨花模拟)某同学在超市买到下列四种商品,其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
A.???????????????????????????????????B.?
C.???????????????????????????????????D.?
6.(2021八下·顺德期中)下表为“柴达木盆地海西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题。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难利用的土地
占总用地比例(%)
0.19
46.64
2.86
50.31
(1)海西地区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3)促使我国走人地和谐的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城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7.(2021八下·定南期中)甘肃祁连山区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A.?海拔高,夏季温凉?????????????????????????????????B.?降水少,光照充足
C.?纬度低,热量充足?????????????????????????????????D.?海拔高,降水充沛
8.(2021·开远模拟)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甜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2)相对于坡地的其它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9.(2021八下·永年月考)民以食为天,我国北方地区以种植(??

A.?小麦为主??????????????????B.?水稻为主??????????????????C.?青稞为主??????????????????D.?高粱为主
10.(2021八下·滦州开学考)糖料作物与油料作物分布特点,不正确的是(??

A.?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B.?油料作物北方花生南方油菜
C.?甘蔗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D.?油菜最大产区在长江流域
11.(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耕地作业的发展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甘蔗是我们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12.(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走“科技强农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下列实例充分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①杂交水稻的种植??????????????????????
②温室大棚里的植物生长
③华北、西北等地区推广的滴灌、喷灌技术
④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较多,大力发展渔业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3.(2021八下·江门开学考)长江三角洲地区适合发展(  )。
A.?林业、渔业?????????B.?种植业、渔业
??C.?畜牧业、渔业????
D.?种植业、畜牧业
14.(2021八下·自贡开学考)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搭配正确的是(??

A.??
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B.?江汉平原-水稻、青稞、油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麦、甜菜、大豆??????????????D.?华北平原-油菜、花生、甘蔗
15.(2021八下·自贡开学考)如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A.??
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麦
④甜菜??????????B.?①水稻
②甜菜③油菜
④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
16.(2021八下·江油开学考)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科技兴农手段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无土栽培、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
B.?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控制、预警等智能管理?
C.?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最大限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二、综合题
17.(2021八上·天峨期末)读图,回答问题。
(1)曲线Ⅰ大体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西降水较少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中的A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E处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
(3)F所盛产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18.(2021八下·桐城开学考)读图“我国主要牧区和部分农作物分布图”。
(1)A
牧区的名称是________牧区;C
地区有我国海拔最高的________盆地(名称),被称为“聚宝盆”。
(2)我国农业分布以图中M线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西差异十分明显。
(3)图中①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②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推测经济作物③是________。
19.(2021八下·姜堰期中)下图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畜牧业为主的省区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mm以下,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影响乙、丙两地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3)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甲乙丙丁四地中,绿洲农业特色明显的是________地。
答案解析部分
【知识点归纳】
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的农作物的名称:①水稻
②油菜
③甜菜
④花生
③棉花
④甘蔗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A、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A错误;
B、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B正确;
C、北方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错误
D、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有甜菜,大豆,水果有苹果等,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水稻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水田,小麦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玉米则生长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甜菜生长在北方,甘蔗生长在南方。油料作物包括大豆和花生生长在北方,油菜生长在南方,纤维作物以棉花为主,生长在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答案:
(1)D
(2)B
考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蔬菜生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3.答案:
(1)A
(2)C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水稻,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广大地区;玉米,华北东北分布较多;棉花,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新疆的南疆;花生,主要分布在东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主要在长江流域;甘蔗,主要在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分布较多;甜菜,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
4.答案:
C
考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云贵高原的陡坡不适于开荒,而适于植树,内蒙古高原草原面积广大,适于发展畜牧业,洞庭湖沿岸由于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缩小,需要退耕还湖,北大荒需要保护湿地而不是开荒。
故答案为:C
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5.答案:
D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浙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盛产大小黄鱼、带鱼等;柑橘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南、重庆、浙江等10个省区;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荔枝是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河北是北方地区。
故答案为:D
点评:水果的分布:
热带:荔枝、芒果、咖啡、可可、香蕉、龙眼、甘蔗、木瓜。
亚热带:柑橘、李子、樱桃、琵琶、葡萄、梨、桃子、油橄榄。
温带:梨、桃、苹果、葡萄。
6.答案:
(1)D
(2)C
(3)B
考点:农业及其生产部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1)本题考查海西地区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3)本题考查促使我国走人地和谐的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而土地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7.答案:
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祁连山海拔高,气温低,夏季温凉,夏季适合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
故答案为:A
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8.答案:
(1)D
(2)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9.答案:
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水稻分布在南方地区,青稞分布在青藏地区,高粱主要在黄土高原且种植范围较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0.答案:
A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北方主要糖料作物为甜菜,油料作物为大豆、花生;南方主要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油菜。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素有“南蔗北甜”的说法,甜菜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糖料作物,主要产区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甘蔗是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省份。我国南方以水田为主,降水较多,热量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少,雨热同期,适合小麦的种植,故有“南稻北麦”之说。
11.答案:
D
考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山区地形崎岖,适宜林业的发展,种植业适宜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发展,A错误。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不发达,B错误。华北平原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小麦、棉花是这里的主要作物,而甘蔗是一种热带糖料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C错误。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在灌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带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域广阔,地形、气候、海拔差距极大,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从地形条件来看,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低山丘陵地带可发展果林业,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区可发展养殖业。城市郊区可以发展花卉、蔬菜、乳畜业等。
12.答案:
B
考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科技强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以上四种做法中,杂交水稻的种植;温室大棚里的植物生长;华北、西北等地区推广的滴灌、喷灌技术都属于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长江中下游大力发展渔业不属于科技的运用,故答案为:B。
点评: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技术等社会条件的影响。我国农业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13.答案:
B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水网密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发展种植业和渔业。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
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14.答案:
C
考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A.
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甜菜,A不符合题意;
B.
江汉平原位于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青稞,B不符合题意;
C.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适宜种植春小麦、甜菜、大豆,C符合题意;
D.
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油菜、甘蔗,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苹果、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15.答案:
C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
①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是甜菜;
②分布在华北地区,是冬小麦;③分布在南方地区,是水稻;④甜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油菜。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16.答案:
D
考点: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A、利用无土栽培、
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是科技兴农的方法,A正确;
B、农业智能管理是科技兴农的方法,B正确;
C、使用智能机械是科技兴农的手段,C正确;
D、大量使用化肥、农业、杀虫剂会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科技兴农运的基本内容有:
1、因地制宜地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
2、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普及增产显著的综合性栽培技术;
3、实行耕地、草原、造林综合治理,抓好农田基本建设;
4、普及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
二、综合题
17.答案:
(1)400;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
(2)花生
(3)甜菜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1)图中曲线Ⅰ大体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该线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西降水较少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中的A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内蒙古牧区,D是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西藏牧区。
(2)读图可知,图中E处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的华北平原,这里的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
(3)读图可知,图中F处为地处大兴安岭东侧的东北平原,这里所盛产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和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以及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等内容;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此线以西降水较少主要发展畜牧业,我国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体位于这里。此线以东主要发展种植业,其中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主要的糖分作物是甜菜,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南侧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主要的糖分作物是甘蔗,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
18.答案:
(1)内蒙古;柴达木
(2)400
(3)水稻;旱地;棉花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1)我国农业的西部和东部差异很大,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读图可知,A牧区是内蒙古牧区;C是青海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盆地内钾盐丰富,被称为
“聚宝盆”。
(2)读图可知,图中M线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该线以东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属于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该线以西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属于非季风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
(3)读图可知,图中①区域是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②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400mm——800mm之间,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由图可知,经济作物③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个地区的共同经济作物是棉花,据此可推测经济作物③是棉花。
点评:我国四大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别是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①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畜种以三河马,三河牛最为出名。
②新疆牧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细毛羊最为出名。
③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
④青海牧区是我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10.8亿亩,滩羊最为出名。
19.答案:
(1)400;旱地;水稻
(2)地势(或海拔)
(3)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环境质量好、污染少
(4)甲
考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
(
1
)我国种植业和畜牧来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畜牧业在400mm以下。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乙、丙两地纬度位置差不多,丙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乙地在青藏高原区,海拔高,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带,两地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势。
(3)海南岛纬度位置低,在亚热带和热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环境质量好、污染少。
(4)甲为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为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乙为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和畜牧业;丙丁为南方地区,为水田;绿洲农业特色明显的是甲。
点评:导致我国南北方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引发的热量差异,而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原因是海陆条件导致的水分差异,其中西部地区主要以畜牧业和灌溉种植业为主,东部地区的种植业分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同时还有林业和渔业,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