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懒惰的智慧》课件+课文全解(语文版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懒惰的智慧》课件+课文全解(语文版八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5 15:26:09

文档简介

12.懒惰的智慧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摞lu :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
惫b i:极端疲乏。
循x n:遵守;依照;沿袭。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躬g ng:自身,亲自。
循规蹈矩:遵守规矩。
亲躬:亲自做。
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凯利,美国作家。
2、关于议论文
(1)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这里指的是一般结构。
议论文立论的一般结构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
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靶子——摆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
(5)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驳论中,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入手,由浅入深地探讨人类的智慧。从新的角度为懒惰平反昭雪,让我们明确“精神的懒惰同样促进人类的进步”。阅读本文要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文中典型的事例进一步论述。阅读时还要用心体味通俗、幽默的语言,体会论证的特点,并争取在实际中巧妙地运用“懒惰的智慧”。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7段,按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提出论点,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3),用社会现象作论据论证。
第二层(4~5),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第二部分(6~7),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三、写作方法
⑴论点不同凡响。
⑵论证结构别致。
⑶幽默传神的语言。
⑷写作借鉴:本文语言幽默传神,亲切动人,又充满睿智;思维别致。
四、重难点导析
为什么作者说懒惰能出智慧?
因为文中的“懒惰”指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愿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却积极开支脑筋,善用心智技能,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不断创新,所以说懒惰能出智慧。这里的“懒惰”不能理解为其本义。
【类文品读】
犯傻的聪明人
聪明人也会犯傻,常会办些顾头不顾腚的事情。前面的忙,给后面添乱,后面的忙,为消除前面忙的负效应,于是越忙越忙,陷入了忙的怪圈,不能自拔。
就说这吃喝吧,本应进食有节制,但人们偏偏不按科学道理办,大吃大喝,花天酒地,早早地把身体营养得肥胖起来,臃肿起来,自觉负担太重,情况不妙时,才回过头来,又是节食,又是服药,又是运动,又是气功,想着法子减肥,巴不得一下子重新找回那个苗条的自我。一些顺应潮流者,抓住机遇,办起了减肥训练班、夏令营,选出名目繁多的减肥茶、苗条霜,让那些肥仔富女、胖妞胖娃争相享用。钱花了不少,人也折腾得够呛,但那满身的脂肪却丝毫不肯减少。即使到了这步田地,许许多多的肥胖者,竟无一人后悔,吃还是照吃,肥也还是照减。
再说住房装璜。现在流行装璜热,只要住宅到手,不管新旧,都要来个“破旧立新”彻底改造。设计师、建筑师们都熟知这个新潮流。他们自己分到房子,也会这么大动干戈,大兴土木的。但是从他们手中绘出来的图纸,造起来的房子,依然是程序齐全,万事齐备。无奈住户并不领情,依然要另请高明,把好端端的崭新的内装修彻底打个稀巴烂,重新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装璜一番。一幢新楼从交给用户起,一两年内,改造工程难以竣工,电机声、敲凿声,敲得左邻右舍心惊肉跳,日夜不宁。倘若建设部门只建个外壳,搞个毛坯,把内装修留给用户,让用户自作主张,自我武装,不就省却了这许多麻烦吗 但是,此事尚未拿到日程上来,依然是我建我的,你改你的,照样对着干。
再说这修马路。大概是资金受限,有了钱,当务之急先把路铺起来,让人能走路,车能行驶,交通先通起来。再有钱,可以修下水道了,那么再把先前铺好的道路破膛开肚,掘地三尺,搅得个天翻地覆慨而慷。等把下水道建好以后,重新再做路面,修复如初。再后来,自来水管道要上马了,电缆电线要埋没了,下水道要改建了,自来水管道要扩粗了……来一个项目就要扒一次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城建施工队伍竞成了名符其实的“老扒路”了。
吃住行上的这些傻事,是不是可能避免呢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三思而后行,瞻前顾后,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多一点慎重,少一点随意,多一点求实精神,少一点盲目蛮干,一切按科学办事,恐怕都应该是医治犯傻病的良药。令人不解的是,人们并不争于走出这个怪圈,还是照样一往情深地沿着傻的轨迹傻呼呼地走到底。
有一部电视剧,配过一首插曲,歌词中有这么几句话:“再也不能那样过,再也不能那样活,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这大概也可以作为一首疗傻的歌来唱的吧1
1.聪明人会犯傻常表现为 。
2.以下哪些不是犯傻者(  )
A、办减肥训练班者   B.肥仔富女,胖妞胖娃
C.设计师、建筑师们   D.住户
E.城建施工队
3.第1段中说:“前面的忙,给后面的添乱,后面的忙,为消除前面忙的负效应”,这种现象在以下三段均有具体表现。
在第2段中“前面的忙”是指 。
在第3段中“后面的忙”是指 。
在第4段中“前面的忙的负效应”是指 。
4.根本解决犯傻这一问题的方法是 。
5.文章3、4两段皆由“再说”领起。此两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6.以下哪些现象的产生和犯傻的行为在思想根源上相似(   )(多项选择)
A、叶公好龙  B.坐井观天
C.随心所欲  D.急功近利
E.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F.浅尝辄止
G、舍本逐末
7.在您的生活中经常有哪些类似的“犯傻”的现象,请举一例。
(参考答案:1.常办些顾头不顾尾的事情。 2.AE 3.大吃大喝、花天酒地;“破旧立新”彻底改造道路;设施与功能不健全 4.第五段中“三思而后行……一切按科学办事” 5.不能。按“吃”“住”“行”顺序排列;或:与第五段第一句话照应。 6.BCDE 7.略)(共15张PPT)
凯利
请你用通俗形象的语言说说你认知中“懒惰”的含义?
乏味 ( ) 训诫 ( )
阀门 ( ) 水泵 ( )
摞 ( ) 疲惫 ( )

jiè

bèng
luò
bèi
基础字词:
一、(1-5)提出论点,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二、(6-7)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为文章划分段落:
一、用“——”划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作者的观点)
懒惰激励了发明,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述论点的?
懒惰激励发明
懒惰促进进步
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用到了哪种论证方法?
都阐述了哪些内容?
A.露茜帮助妈妈收拾餐具;
B.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一次把餐具送到餐桌上;勤快的伙计每趟只拿一样东西;
C. 祖先取水、渡水的事例;
D. 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
E. 最优秀的工人都是懒汉,推断称职领导也同样懒惰;
F.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
G.懒汉建立“2+2=4”的数学规则;
(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论点
论据
事实
事实论证
对比论证
整体分析课文层次
懒惰的智慧
懒惰激励发明
懒惰促进进步
家务劳动
职业劳动
社会发展
阀门发明
动机研究
社会普遍现象
典型事例
万有引力
数学规则
寄托希望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
三、理解文中懒惰的含义
本文为懒汉们正名,作者以幽默的笔触抨击传统思维的观念,“懒惰”的含义可以是①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寻找捷径;②勤于动脑,懒于动手;③不满现状,不断创新;④智搏而非拼搏;⑤聪明的“懒”办法。等等 ……但并不是不去做
四、讨论聊聊你知道的“懒惰激励了发明”的其它事例
e.g:傻瓜照相机、不粘胶贴纸、带轮子的箱包、点钞机、一次物品、快餐市场、银行卡……
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