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图形的面积,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经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形成表象。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理解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1、由课题直接导入新课:
看大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面积和面积单位》)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面积有哪些单位、面积单位有几个……)
2、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老师做摸文具盒某个面的动作,说:请大家再和我一起来摸一摸文具盒的这个面。你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物体也能找到像刚才这样的面(比如练习本的面、手掌心的面、指甲盖的面……)你能摸一摸吗?
师:刚才老师让你们摸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师:你还能像刚才那样再摸一摸你周围其他物体的表面吗?注意:边摸边说说你摸的是谁的表面?
师:刚才有同学摸了摸数学书的封面和文具盒的这个面,想一想刚才摸的这两个面哪个大,哪个小?
生:摸的数学书的这个面大,文具盒的这个面小。
师:请大家摸一摸桌子的这个面,再摸一摸桌子边缘的这个面。
师:这次摸的两个面谁大谁小?
生:桌子的这个面比桌子边缘的这个面大。
师:我们刚才摸的物体的一个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说成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示范摸)我们摸的数学书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这个面的面积。
师:那老师现在摸的黑板擦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什么?
生1:就是它的面积。
生2:黑板擦这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
师: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什么是黑板这个面的面积?
生:黑板这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
3、练习:(1)如果卫生大扫除时,老师让贺俊祥和崔宜轩以同样的速度,一个人擦黑板,一个人擦国旗,你们认为谁会最先擦完?为什么?
(2)摸一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认识图形的面积
师:不仅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幻灯片出示一组封闭图形,它们的面积是什么?
生:圆的大小是圆的面积
生:正方形的大小是正方形的面积…….
幻灯片出示一个未封闭的图形,它的面积是什么?
生:没有面积,因为没有封闭,不知道它的大小。
师:板书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针对刚才大家对面积的了解,谁能用你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出示完整概念,学生齐读)
5、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幻灯片出示几组图形,观察它们的面积,比较大小。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一眼就看出来了
师:对大小明显的图形我们观察就能看出谁的面积大,如果是下面这两个图形(幻灯出示教材第61页例2),你们还能一眼看出谁的面积大吗?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谁的面积大呢?
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
师:幻灯演示重叠法,咦,这次用重叠法也比不出来,怎么办呢?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工具(比如小正方形、小三角形和小圆片)你能借助这些工具,间接的比较出那个大吗?
生:用小正方形、小三角形、小圆片摆一摆(数格子得出谁的面积大)
师:这三种方法都能比较出大小,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呢?
生:正方形好,覆盖完全,用圆和三角形摆中间会有缝隙
师:那我们今后都用正方形去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
6、体验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师:下面两个图形都是用正方形测量的,猜一猜,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生:第二个图形面积大
师:第一个图形有15格,第二个只有6格啊,老师怎么觉得应该是第一个面积大才对呀!
生:这两个图的格子不一样大,第一个图的格子小,第二个用的格子大
师:真棒,你们发现问题了,看来用正方形作标准测量面积时还要注意什么?
生:把它们都换成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测量
师:你们的意思是:测量时所用的正方形的大小要一样,也就是说测量的标准要一样、要统一,是这样吗?我们就把统一的标准称为面积单位(板书:统一标准
面积单位)。
7、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62页的做一做。
8、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9、综合练习:教材64页练习十四的第1、2题。
10、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统一标准
面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