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家 书
作家与作品
一、 傅雷21世纪教育网
傅雷(1908~1966),字怒安,上海市南汇县人。我国著名翻译家。
傅雷幼年天资聪颖,学习刻苦,读小学时打下了扎实的文史基础。在上海读中学时期曾参加反对宗教、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学生运动。1928年20岁时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在这期间同时还学习美术、研究艺术。1931年23岁时回国。回国后主要从事教学、编译和文学艺术活动。建国后继续进行翻译工作,并积极参加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建设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迫害,在人格和尊严备受凌辱的情况下,于1966年9月4日晨与夫人朱梅馥愤而弃世。1979年上海市文联及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为傅雷、朱梅馥夫妇隆重举行追悼会,并为其在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以及在十年浩劫中所受诬陷迫害平反昭雪,彻底恢复名誉。
傅雷从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他以其严谨的作风、广博的学识,穷毕生之精力翻译作品30余部,其中巴尔扎克的世界名著15部,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他对西方文艺作品的翻译是第一流的,同时具有极渊博的美术和音乐知识,是一位难得的多才多艺的人才。
傅雷所翻译的主要作品有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巴尔扎克的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幻灭》等,伏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名著《艺术哲学》,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等。
傅雷的一生忠实地实践了他青年时代的志愿,献身文艺,勤奋翻译写作。他把毕生心血凝结成一本本宝贵篇章,给人民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二、关于傅聪21世纪教育网
傅聪,傅雷的长子,世界著名钢琴家。1934年生于上海,少年时期就具有音乐天赋,专攻音乐。1954年到波兰留学,学习钢琴。1958年自波兰出走英国,后一直旅居国外。粉碎“四人帮”后,曾几次回国讲学。
三、《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暨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是1954年至1966年6月。课本中所选的是其中的一篇。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不是说你应当时时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说你应当从客观的角度重视自己: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每走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其事!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虽是傅雷夫妇写给他们的孩子的,可是广大读者却感到仿佛是写给自己的。读《傅雷家书》仿佛傅雷的学问、风度、修养、思想出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感到在和一位和蔼、热情、严肃的学者促膝谈心。这部书的魅力和价值在于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使广大读者从美学、音乐、文学、哲学等方面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所以说这部书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生动教材,同时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21世纪教育网
《傅雷家书》自1981年初版和1984年增补版发行以来,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并于1986年5月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被共青团中央列为向全国青年推荐的优秀读物。
思考与讨论
一、这是一项语文综合活动设计。按照提示,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感受傅雷傅聪父子两人超出寻常的骨肉之情的基础上,任选其中一项即可。
二、不同的文化背景,天然形成了两代人不同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代沟是很难避免的。而《傅雷家书》中洋溢的平等意识却让我们如春风拂面。看来真诚的沟通对两代人来说都是有益的。鼓励学生们通过书信或谈话和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人情贵真,所感贵实。要在学生中提倡以表达真情实感为原则。要避免胡编乱造,忌无病呻吟。真的比假的好,但真的不能说都是美的。健康向上,有意义有价值的情感应该是中学生抒写的主流。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建议
一、家书是亲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教师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将历史上名人家教、家书的范例引入课堂。
二、指导学生在家庭纪念日或重大节日给父母写一封信,并要求家长写一封回信,交流彼此的思想。
三、结合“思考与讨论”的相关题目,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关“家庭教育”的讨论。
[附录]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家书,体会傅雷对子女的平等的教育理念。
(2)使学生掌握家书的写法。
2.情感目标
(1)体会亲情的力量及两代人平等的交流方式。
(2)使学生理解父母,善于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二、教学难点
1.体会傅雷对子女的平等爱。
2.使学生领会到父母的辛苦。
三、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展示,培养学生对父母之间的平等问题。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我们共同漫步于法国文坛,你们会在那里遇到哪些你熟识的作家?(学生答)——雨果、大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这些闻名世界的大文豪们,时至今日仍被读者们所喜爱。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他们的作品以及其中的人物吗?21世纪教育网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塑造了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吝啬鬼形象)。
究竟是谁将法国作家的语言译为简洁而又生动、深刻的语言文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读到那样优秀的世界文学名著呢?——傅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是他的翻译著作,而是他作为一名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家书》。
(二)师生互相交流,介绍傅雷
主要以学生介绍为主,老师进行补充。
1.译作:
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等
2.傅雷的一生忠实地实践了他青年时代的志愿,献身文艺,勤奋翻译写作。他把毕生心血都凝结在那一本本的宝贵篇章当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三)联系所学过的《白色鸟》的背景,让学生谈傅雷一家受到的迫害
文革十年:傅雷一家
搜家结果:姑母寄存的东西中
冤屈、凌辱下,不堪忍受,知识分子的倔强。21世纪教育网
委屈一倾而出,夫妇双双自杀弃世。
时至1979年4月26日才为傅雷夫妇开了“平反昭雪追悼会”。
(四)由一般意义的父爱引入傅雷对儿子的爱
在上课之初,有的同学曾想到过《高老头》这部文学著作。它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高里奥,一个靠战乱贩卖面粉发家的中产阶级,赚了很多钱,无妻子,有两个美丽的女儿。作为父亲他希望两个女儿能获得幸福,于是给她们每人一大笔(陪)嫁妆,找了两个有钱的女婿,一个大资本家、一个银行家。由于丈夫的贪婪与背叛,使得两个女儿常常回来找父亲要钱,当父亲没有钱再给她们的时候,她们抛弃了父亲,继续选择在上流社会游戏人生。当高老头去世时,两个女儿都没有为他送葬,连买棺材的钱都是一个穷大学生借的。这是一个悲剧式的故事,高老头是这样无私地爱着他的女儿,到头来却人财两空,以悲剧收尾,这是一种无私父爱的体现,也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形象的塑造。
傅雷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他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21世纪教育网
他的两个儿子最终都是学有所成的,我们来读一下这封信,感受一下作为一名父亲的傅雷是什么样的?
(五)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饱含感情地范读。
(六)作业21世纪教育网
1.设计一段傅雷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可以从理想、奋斗方面,可以从艺术方面,也可以从精神品格方面。
2.体会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人格魅力。21世纪教育网
(七)课后回顾
第二课时
(一)简要介绍,导入内容
在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封信,在傅雷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那种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以及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请同学们根据你对《傅雷家书》的理解,来将父子之间那种对艺术的追求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生分组根据文章表演
(三)总结表演,深化文章主旨
通过同学们的表演,我看到了对文章理解深刻的你们,对表演有着独特理解和天赋的你们。
无论是父对子语重心长的话语,还是母子离别的感人场面,还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与奋斗的身影,无不渗透着亲人之间那种绵长的深情。
(四)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体现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父母对你们的爱和关怀。可以是一件小事,可以是一个场景等。满文军有首歌叫《懂你》,就是讲述母亲和儿子之间深厚感情的歌。也许我们的父母并没有那样渊博的学识去指导我们在人生中的每一步,但要深信,他们是爱你的!
(五)作业
尝试用书信形式与父母沟通感情。(共22张PPT)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 傅雷
走近作者
整体悟文
感受真情
倾诉心声
·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是1954年至1966年六月。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傅雷(1908—1966),文学翻
译家。字怒安,上海人。致力于
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译作丰
富,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傅
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期
间,被迫害含冤而死。
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读一读,注意蓝色字发音。
毋 焕发
警惕 鞭策
战战兢兢 郑重将事
huàn
tì
jīng
cè
zhèngzhòng
wú
1.从信中可见傅雷对儿子傅
聪有着怎样的希望?
2.从信中可见傅雷是个怎样的人?
艺术至上
祖国至上
人品至上
体会文情
2.你认为本文平实诚挚的语言背后,饱含着一个的父亲怎样的深情
1.从文中字里行间可见父子之间怎样的关系?
“艺术上的伙伴”
“精神上的知音”
亦师亦友
牵挂与不舍
鼓励与鞭策
期待与希望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引自傅雷家书。
读一读,找一找,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些字里行间?
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
宁天下人负我,
毋我负天下人 ——傅雷
——曹操
名句积累
读了本文,我们在被父爱深深打动的同时,也深受启发,对我们的父母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给父母写一封信,尽情倾诉我们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恩,也可以谈谈我们的不解与意见。
———————
书信的基本格式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5.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