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课件(共36张PPT)+素材+教学设计+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课件(共36张PPT)+素材+教学设计+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9 08:48: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熟记“隘、粹、拈”等字的读音,熟记“派遣、殉职”等词语的字形,理解“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成语的含义。
2.熟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并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共产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积累字词,熟记“隘、粹、拈”等字的读音,熟记“派遣、殉职”等词语的字形,理解“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成语的含义。
2.熟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文体知识】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等。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学法导航】
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课文对白求恩大夫的品德进行了高度概括,要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可以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中心语句、归纳段落要点的方法,理解段落之间的关联,由此把握课文写作思路。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课文用了对比,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进行比较,充分凸显了白求恩的优秀品德。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夹叙夹议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叙述简明扼要,论精辟凝练,因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学习过程】
一、阅读导航
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课文
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
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1.背景资料
诺尔曼·白求恩(1889-1939),伟大的
战士,
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经延安到达
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情。”同时,写下了这篇高度概括、逻辑性强的纪念性文章。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殉职(
)
狭隘(
)
热忱(
)
派遣(
)
鄙视(
)
拈轻怕重(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殉职:
热忱:
鄙薄:
不足道: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
四、整体感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归纳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并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2.各段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3.请将第一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4.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阅读第二段,说说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是分几层来写的。
5.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
五、质疑问难
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参考答案
三、自主预习
1.国际主义
加拿大
晋察冀边区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派遣(qiǎn)
鄙视(bǐ)
拈轻怕重(niā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热忱:热情。忱,情意。
鄙薄:轻视。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取。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四、整体感知
1.第一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3.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最后):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最后一句):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5.本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也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深悼念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毛泽东
第四单元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就是诺尔曼·白求恩。
说到白求恩,就不能不说他和中国的情缘。在中国,有他的墓地、纪念馆;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医院、中学;他是第一个被中国政府树立雕像的外国人。白求恩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让中国人民如此景仰?今天,让我们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去寻找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熟记“隘、粹、拈”等字的读音,熟记“派遣、殉职”等词语的字形,理解“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成语的含义。
2.熟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并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共产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词作代表有《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卜算子
咏梅》、《长征
七律》等。
人物介绍
诺尔曼·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有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背景资料
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之后,非常悲痛。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诚”。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曼而·白求恩纪念手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党员向他学习。
文体知识
议论文基本常识

(1)议论文的概念: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3)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包括举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
文体知识
议论文基本常识

(4)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
反驳的方法有:①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驳论点);②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驳论据);③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驳论证)。
热忱(

殉职(

狭隘(

鄙薄(

纯粹(

派遣(

晋察冀(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chén

cuì


xùn
niān
ài
qiǎn











rén

预习检查
多音字

)承担(
)重担

)挑剔

)挑战

)薄酒

)薄饼

)薄荷


dān
dàn
tiāo
tiǎo


báo



)解开

)押解

)浑身解数
jiè
jiě
xiè
预习检查
形似字


)精益求精


)盎然



)殉职

)徇私


)狭隘


)洋溢



)憔悴

)纯粹
xùn
xún

àng
ài

cuì
cuì
预习检查
2、解释下列词语。
殉职:
狭隘:
热忱:
鄙薄:
纯粹: 
拈轻怕重:
微不足道: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
热情。忱,情意。
轻视。
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不值得一提。
2、解释下列词语。
预习检查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原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益,更。
整体感知
1、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朗读
2、自由朗读:
学生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3、速读课文,思考: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横线画出,请你用“这一节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小组讨论并归纳: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整体感知
3、速读课文,思考: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横线画出,请你用“这一节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小组讨论并归纳: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整体感知
3、速读课文,思考: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横线画出,请你用“这一节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小组讨论并归纳: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整体感知
3、速读课文,思考: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横线画出,请你用“这一节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小组讨论并归纳: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整体感知
4、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关系:
明确:前3段是并列关系,赞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第四段是全文的总结,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
1、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心论点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
三个
分论点
并列


4、赞扬白求恩自私自利之心。
核心
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并说一说这些内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国籍、身份
年龄
来中国的目的
被派遣到中国的时间
工作地点
去世的原因
内容上:
简述了白求恩同志的生平,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敬意。
结构上:
为后面赞扬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提供依据。
合作探究
2.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3.第一段结尾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论据,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引用别人的话,使这一观点更有说服力。
合作探究
4.朗读第二自然段,给每句话标上序号,把本段分成三层,概括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②|③



⑦|⑧


先正面介绍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拿“不少的人”跟白求恩作对比,反面论证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侧面介绍白求恩专门利人精神的感人之深,发出号召,重申论点。
合作探究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不少的人
5.速读第2、3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
“极端的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
“满腔热忱”
“对技术精益求精”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合作探究
6.作者用了什么手法突出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
7.再读结尾一段,找出对白求恩同志进行概括的句子。
明确: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合作探究
8.最后一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五个短语采取排比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气势越发磅礴,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高尚”指人格;
“纯粹”指品质;
“有道德”指修养;
“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
“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合作探究
明确: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肯定与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接着再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
9.为什么把写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一自然段,而把写其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三自然段?
拓展延伸
在英国学习期间,由于专心于业务,住房的冰箱里经常装着人的器官,“像个血淋淋的肉铺子”。
当听到有人要“照顾”他,让他留在后方延安时,白求恩气愤之下竟把座椅从窗户扔出。
年近50岁,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
你还知道白求恩大夫的哪些事迹?请上网查阅。
课堂检测
A.医疗(liáo) 
狭隘(yì) 
微(wēi)不足道
B.脱(tuō)离 
极端(duān)
拈(zhān)轻怕重
C.纯粹(cuì) 
鄙薄(báo) 
漠(mò)不关心
D.实践(jiàn) 
派遣(qiǎn) 
冷冷清(qīng)清
【解析】A项中,“隘”应读ài;B项中,“拈”应读niān;C项中,“薄”应读b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D
课堂检测
A.佩服 
实践 
殖民地 
麻木不人
B.教训 
动机 
恰谈会 
毫不利己
C.职业 
极端 
负责任 
感人至深
D.悲痛 
冷清 
晋察冀 
家谕户晓
【解析】A项中,“人”应为“仁”;B项中,“恰”应为“洽”;D项中,“谕”应为“喻”。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C
课堂检测
A.人一旦定下目标,就应当坚定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不能见异思迁。
B.这两地虽不远万里,但乘坐高铁能在一天时间里往返一次。
C.劳动模范张明,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D.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解析】A项中,“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符合语境。B项中,“不远万里”指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不符合语境。C项中,“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符合语境。D项中,“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符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B
课堂检测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   (佩服 钦佩 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   (悲伤 沉痛 悲痛)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运用近义词的能力。在结合课文内容的同时,分析句意,从词义的差别、句子成分的搭配等角度比较、选择。
佩服
悲痛
4.依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精神的三间小屋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每段层次;
2、朗读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熟记“隘、粹、拈”等字的读音,熟记“派遣、殉职”等词语的字形,理解“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成语的含义。
2.熟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并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共产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积累字词,熟记“隘、粹、拈”等字的读音,熟记“派遣、殉职”等词语的字形,理解“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成语的含义。
2.熟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就是诺尔曼·白求恩。
说到白求恩,就不能不说他和中国的情缘。在中国,有他的墓地、纪念馆;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医院、中学;他是第一个被中国政府树立雕像的外国人。白求恩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让中国人民如此景仰?今天,让我们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词作代表有《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卜算子
咏梅》、《长征
七律》等。
2、人物介绍
诺尔曼·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有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3、背景资料
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之后,非常悲痛。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毛泽东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诚”。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曼而·白求恩纪念手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党员向他学习。
4、议论文基本知识
(1)议论文的概念: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3)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包括举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
(4)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
反驳的方法有:①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驳论点);②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驳论据);③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驳论证)。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派遣(qiǎn)
鄙视(bǐ)
拈轻怕重(niān)
6.解释下列词语。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热忱:热情。忱,情意。
鄙薄:轻视。
纯粹:不搀杂别的成分的。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麻木不仁:原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三、整体感知
1、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朗读
2、自由朗读:
学生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
3、速读课文,思考: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横线画出,请你用“这一节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小组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4、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全文的分论点)。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他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即是中心论点)。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并说一说这些内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
2.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3.第一段结尾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论据,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引用别人的话,使这一观点更有说服力。
4.朗读第二自然段,给每句话标上序号,把本段分成三层,概括每层的意思。
明确:①
②|③



⑦|⑧


第一层:先正面介绍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二层:拿“不少的人”跟白求恩作对比,反面论证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第三层:侧面介绍白求恩专门利人精神的感人之深,发出号召,重申论点。
5.速读第2、3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
6.作者用了什么手法突出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7.再读结尾一段,找出对白求恩同志进行概括的句子。
明确: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8.最后一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高尚”指人格;
“纯粹”指品质;
“有道德”指修养;
“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
“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采取排比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气势越发磅礴,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9.为什么把写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一自然段,而把写其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三自然段?
明确: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肯定与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接着再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白求恩大夫的哪些事迹?请上网查阅。
明确:在英国学习期间,由于专心于业务,住房的冰箱里经常装着人的器官,“像个血淋淋的肉铺子”。
当听到有人要“照顾”他,让他留在后方延安时,白求恩气愤之下竟把座椅从窗户扔出。
年近50岁,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
六、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医疗(liáo) 
狭隘(yì) 
微(wēi)不足道
B.脱(tuō)离 
极端(duān)
拈(zhān)轻怕重
C.纯粹(cuì) 
鄙薄(báo) 
漠(mò)不关心
D.实践(jiàn) 
派遣(qiǎn) 
冷冷清(qīng)清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C
 )
A.佩服 
实践 
殖民地 
麻木不人
B.教训 
动机 
恰谈会 
毫不利己
C.职业 
极端 
负责任 
感人至深
D.悲痛 
冷清 
晋察冀 
家谕户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
A.人一旦定下目标,就应当坚定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不能见异思迁。
B.这两地虽不远万里,但乘坐高铁能在一天时间里往返一次。
C.劳动模范张明,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D.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解析】A项中,“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符合语境。B项中,“不远万里”指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不符合语境。C项中,“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符合语境。D项中,“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符合语境。
4.依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   (佩服 钦佩 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   (悲伤 沉痛 悲痛)的。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每段层次;
2、朗读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