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红蜻蜓》
教学目标:
1、感受旋律中的高低起伏,怎样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意境。
2、指导学生用深情、缅怀、激动的情绪,演唱《红蜻蜓》。
教学重点:
1、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能够表现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用抒情优美、激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节奏的处理????????????????
2、用“wu”哼唱歌曲旋律。
3、结尾“啊”,连线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钢琴)
2、发声训练:wu?
呜
1
2?3
4?
|
5
4?3
2
|
1—
‖(强调发声姿势及发声方法)
二、新授
1、节奏训练(难点节奏解决)要求:在休止符的演唱中,要处理到位。
模唱:教师范唱,学生模仿。目的:能更好的调动学生气氛。
播放《红蜻蜓》的课件!(有音乐伴奏)
师:蜻蜓漂亮吧,相信大家一定和老师一样,想把它放在手中,虽然老师没能把蜻蜓带来,但老师可以把蜻蜓的歌曲带给你们,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1、初听歌曲,整体感受。
2、学生打开书,教师提问问题:蜻蜓生活在哪里?
播放歌曲
生:学生回答。
3、再次聆听歌曲,整体感受歌曲情绪,学生谈谈!
播放歌曲,学生感受。
生: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蜻蜓是益虫,美丽而可爱。是人类的朋友。
4、带着这种情绪,我们来读一下歌词。
播放歌曲,跟着旋律,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注意音的清晰,准确。
啊
分别是哪两种连线,有什么作用,在演唱中应该怎么做?
生:延音线
圆滑线
延音线是连线相同的音?
圆滑线是连接不同的音
师演唱
学生模仿
5、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做的的发声练习“呜”你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我们用“呜”来模唱歌曲旋律,老师范唱,你们来模仿。
教师分句范唱,学生模仿。
处理学生在模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听教师范唱全曲。
8、跟钢琴演唱歌曲。
教师分句范唱,学生模仿。
9、教师伴奏,学生全体演唱。
处理休止符在歌曲中如何演唱。
10、处理歌曲情绪。
第一乐段在演唱时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深情的)
第二乐段在演唱时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激动、激昂)
11、跟伴奏用不同的形式演唱。
四、拓展:
男生演唱,女生拍手伴奏。
女生演唱,男生拍手伴奏。
接龙游戏,男生唱一句,女生唱一句,教师唱第三句,最后结尾齐唱。
12、用正确的歌曲情绪演唱。
全体起立。
13、边看视频,边跟着演唱,轻声伴奏。
五、板书设计:调式、旋律、拍号等。
六、总结、作业布置、组织下课: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优美的旋律,记住红蜻蜓的美,课后要多去演唱,体会感情。
七、教学后记:在意境深远的歌曲学习中,应当用情感设计课堂,多用一些多媒体来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