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欣赏 天山之春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欣赏 天山之春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18 17:2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山之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山之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原为乌斯满江和喻礼纯合作的热瓦甫独奏曲。1961年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随后广为流传。乐曲由AB两部分组成。A段为三拍子,用长轮奏奏出的第一主题舒展而宽广,带有浓郁的维吾尔民间音调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歌唱性,紧接着的第二主题采用了新疆弹拨乐器常用的那种轻快活泼的节奏型,并用一弦和四弦交替弹奏,十分生动,随后第一主题在属调上再现。整个A段通过两个鲜明对比的主题,描绘了春到天山时一派明媚喜人的秀丽风光。B段是一个欢腾的快板段落,音乐从第一段的小调性转为明亮的大调性,节拍也变为二拍子,旋律带有强烈的新疆民间舞曲风格。?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并听辨琵琶的音色
通过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学生能够从音乐中感受音乐速度、情绪等变化。并能
跟随音乐做律动。
3、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引导他们要热爱、弘扬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速度、情绪变化,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
2、认识并能够听辨琵琶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问好、律动
师:孩子们,亚克西姆斯勒。
师: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个地方的语言吗?
生:新疆、印度……
师:到底是哪里呢?相信下面这段音乐和舞蹈你们肯定能找到答案。孩子们,起立。让我们
跟随着音乐动起来吧!(律动)
师:孩子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生:新疆。
师:亚克西姆斯勒,是句维语,你们好的意思,请你们也用这句话和你的小伙伴还有郭老师问个好。
生:亚克西姆斯勒。
介绍新疆天山
师:孩子们,你们对新疆了解多少呢?
生:水果很好吃,风景很美……
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播放视频《新疆风土人情》)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就让我们赶紧开启今天的新疆之旅。第一站天山。让我们通过地图来了解一下(出示地图)
介绍琵琶
师: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有四根弦,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多样,表现力丰富。它有着春江花月夜的柔情似水,有十面埋伏的金戈铁马、气势磅礴。(师示范片段)
完整聆听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播放视频)
师:孩子们,听完这首乐曲,你的心情如何?
生:开心、轻松……
分段聆听A段第一部分
初听
师:听完请你分享一下,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们有听出来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吗?
生:3/4
师:3/4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有谁能来拍一拍?
生:自由发挥
2、2听
师:请你们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跟着音乐拍一拍
3、3听
师:请你们伸出手跟着老师画一画旋律线。
4、唱旋律
观察乐谱
师:老师将旋律分为两个乐句,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乐句有什么特点?
生:同头换尾。
欣赏乐曲A段第二部分
师:请你们拍看看,这段音乐的速度和第一部分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觉得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活泼
聆听B段
请你边听边想,用一个词语形容下你感受到的天山。
它的速度和A段相比,有变化吗?(更快了)
师:听了这段音乐,老师仿佛看到了维吾尔族人民在手鼓的伴奏下,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老师也想用我的方式表达下我此刻的心情。
师:新疆人民很喜欢把切分节奏融入到他们的音乐中,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X
X
X
|
X
X
|
跟着音乐拍
完整聆听
听辨
孩子们,今天咱们欣赏了那首乐曲?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孩子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下面两个音乐片段,哪一个是由琵琶演奏的?
中阮
2、琵琶
小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天山之旅就要结束了,老师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也感受到了你们的激情,希望你们平时多收集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和大家分享,孩子们,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旅行,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