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人教新课标1.1《草原》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五年级下人教新课标1.1《草原》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5 15:34:44

文档简介

《草原》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草原》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第六单元的主题为“走进西部”,带学生去亲近西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草原》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作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用极其清新、优美的语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学生通过学习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从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并升华为民族情。同时激发学生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为本组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以上对文本解读后,我为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会读课后4个二类生字,会写课后14个生字,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三、 说重难点
熟读课文,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不仅一碧千里,而且生气勃勃(“并不茫茫”)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以下任务。
1.自己解决生字词,读通读懂课文。
2.能根据自然美和人情美划分段落。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后,已经基本掌握了生字词,对课文理解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初步领略到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
五、说教法
1. 诵读法: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2. 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
3. 直观再现法:通过多媒体出示草原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六、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主要是感知语言,因而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同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如“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一句,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入手,注意句中为什么用“!”。体会作者见到河时,那份惊喜,这样的逐层设疑理解,掀起学生层层思考的涟漪。
3、读书方法指导: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读出自己见解;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析表现手法,用以指导写作。
七、说过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创设美
1、课前播放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教师深情叙述:同学们,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神奇无比的画。今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去感受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 感知美
1、小组长组织组员读书。读书形式由组长决定,听读过程中要完成三个任务:
(1)纠正字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要互相质疑,尝试解疑,如若组内也不能解决,由小组长整理,向其它组求教或向老师提出,此间教师巡视辅导。
2、学生提问题
第三板块:自读课文 感悟美
(一)欣赏“景美”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批注,自已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之中。
3、师生交流:
(1)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
(2)我们学过概括小标题的方法,请学生上台用简洁的字眼板书。(板书:景美)
4、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得如此美丽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2)生汇报(问题预设):
  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通过“高歌”一词引导学生朗读。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解决本句的难点“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的意思。
  (3)置身于这样的人间天堂,作者都想做什么呢?
  生齐读“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让学生想像他会朗诵关于草原的什么诗?
  (4)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小结: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的活力。草原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齐读这段感受草原的美吧!
  (6)渗透学习方法。
  画句子、谈体会、看画面、读课文。
  (二)感悟“人美”
1、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板书:人美)
  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下面我们利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把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画出来,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体会。
2、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师小结: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是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各民族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第六版块:拓展延伸 书写美
1、畅谈收获(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民族习俗等各方面去谈)
2、草原的人民是多么热情啊,他们在告别的时候会怎样做?会说什么话?发挥想象把告别的场景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的教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板书将如此设计:
1、草 原
天空 空气 蒙 热情的远迎
地,小丘 景美 汉 人美 激情的相见
羊群 情 盛情的款待
深 深情的话别
板书设计力求简明完整直观形象,梗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表现的中心一目了然,不仅体现了教材的重、难点,而且有助于学生揣摩写法。
九、说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得到个性化的自主发展,本课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获得美的体验”,这样的理念也很好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小组长组织小组读课文,完成相应任务。在教学中注意引导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开放性的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