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1·营口)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礼治,不符合题意;
C.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
D.依法治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最基础的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021·营口)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答案】B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评价汉武帝
【解析】【分析】A.张骞出使西域,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班超出使西域,不符合题意;
D.丝绸之路的开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最基础的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2021·营口)《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正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王祯
【答案】C
【知识点】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A.华佗,不符合题意;
B.蔡伦,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医药著作,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王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最基础的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2021·营口)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下表空白处应正确填写的内容是( )
皇帝 措施
隋文帝 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进土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唐太宗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武则天 创立殿试制度
A.汉武帝 B.唐玄宗 C.隋炀帝 D.明太祖
【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A.汉武帝,不符合题意;
B.唐玄宗,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 进土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明太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看出这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再结合所学知识识记回答。
5.(2021·营口)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B.最远到达欧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答案】B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A. 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欧洲西海岸,因此 最远到达欧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是错误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不正确”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6.(2021·营口)1662年,他率领军队收复台湾。他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派人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材料中的“他”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康熙 D.郑成功
【答案】D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A.关天培,不符合题意;
B.陈化成,不符合题意;
C.康熙,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1662年,他率领军队收复台湾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郑成功,他于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又对台湾进行管理和开发,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比如时间、地点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还是要求牢记课本基础知识。
7.(2021·营口)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1727年,清朝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澎湖巡检司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台湾府
【答案】C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A.设置澎湖巡检司,不符合题意;
B.设置伊犁将军,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设置台湾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注意这些机构设立的时间及管理地区。
8.(2021·营口)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杨靖宇 B.图二林则徐 C.图三赵登禹 D.图四邓世昌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图一杨靖宇,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这里的图二人物是林则徐,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图三赵登禹,不符合题意;
D.图四邓世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识记这是林则徐,再来分析识记备选项人物回答。
9.(2021·营口)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旋涡,从此,中国遭受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找新出路的探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不符合题意;
C.护国战争,不符合题意;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2021·营口)“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以下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B.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封建制度的终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说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是错误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不符合题意;
C.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不符合题意;
D.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注意题干中的“错误”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1.(2021·营口)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淞沪会战,不符合题意;
D.武汉会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比较简单。
12.(2021·营口)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致辞表示: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始终与祖国荣辱相依、休戚与共,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B.孙中山 C.邓小平 D.朱德
【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A.毛泽东,不符合题意;
B.孙中山,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朱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比较简单。
13.(2021·营口)国庆70周年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展示着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以下排序能够正确反映我国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是( )
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②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③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④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答案】C
【知识点】钢铁长城;海、陆、空军的建设;导弹部队的组建与发展;新时代强军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是在2012年,②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是在1949年,③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是在2015年,④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是在1956年,因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识记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再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回答,还是要牢记基础知识。
14.(2021·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下人物与成就匹配正确的选项是( )
A.屠呦呦——籼型杂交水稻 B.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C.邓稼先——青蒿素 D.钱学森——青蒿素
【答案】B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A. 屠呦呦——籼型杂交水稻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邓稼先——青蒿素 ,不符合史实;
D. 钱学森——青蒿素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5.(2021·营口)“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柔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 )
A.联邦制 B.共和制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A.联邦制,不符合题意;
B.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C.中央集权制,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拥有最高权利,国王权利受到严格限制,这种制度就是君主立宪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注意理解君主立宪制等政治体制。
16.(2021·营口)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小丽和小雷同学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制作如下年代尺,请你帮他们完成空白处的内容。(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C.约克镇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答案】D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A.波士顿倾茶事件,不符合题意;
B.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不符合题意;
C.约克镇战役,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程,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看出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程,再结合所给的时间,识记发生的事件回答。
17.(2021·营口)“三权分立”即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机构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下列文件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权利法案》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答案】A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权利法案》,不符合题意;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不符合题意;
D.《宅地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18.(2021·营口)这场战争参战的350万人中绝大多数为志愿兵。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
【答案】D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
B.法国大革命,不符合题意;
C.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内战,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黑人奴隶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北方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南方地区反对,最终爆发了战争,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为了扭转战局,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9.(2021·营口)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捷。我们在电灯下学习得益于哪位发明家的发明成果?( )
A.法拉第 B.狄塞尔 C.爱迪生 D.奥托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A.法拉第,不符合题意;
B.狄塞尔,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便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奥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最基础的知识,比较简单。
20.(2021·营口)“普林西普的左轮手枪在决定性的天——1914年6月28日——发出的枪声传遍了全世界,枪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A.三国同盟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三国协约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C.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4年6月28日 ,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1.(2021·营口)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B.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推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者就业机会
D.新政降低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这是新政的特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不符合题意;
C. 推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者就业机会 ,不符合题意;
D. 新政降低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22.(2021·营口)到1942年6月,德军迅速向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挺进。9月,德军空袭斯大林格勒,在这个时刻,斯大林命令“不后退一步”,号召他的军队进行“卫国”战争。次年2月,德军投降。这场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莫斯科保卫战,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于1942年6月,结束于次年2月,结果德军战败,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偷袭珍珠港,不符合题意;
D.柏林战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交战双方、地点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23.(2021·营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其中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组织是( )
A.欧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欧盟,不符合题意;
B.亚太经合组织,不符合题意;
C.上海合作组织,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组织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联合国,它成立于1945年二战结束后,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4.(2021·营口)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以下关于世贸组织说法正确的有( )
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②世贸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
③可向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④世贸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1995年 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其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主要职能 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可向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的是联合国,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6分)
25.(2021·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家电等新兴行业,一些中国品牌发力创新、注重质量,不仅在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还与国外市场精准对接,给海外消费者带来更多智慧和绿色新体验。随着中国制造业优化升级,“中国制造”正向着“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迈进。
——《人民日报》(2021年5月19日)
材料二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科学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相关知识回答,四大发明作为“中国智造”,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请问其中发明于宋代的是哪两项?
(2)材料二中“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回顾历史,1970年,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什么?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哪位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设计的哪一个交通工具在英国首运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哪一种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什么时代?
【答案】(1)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翟志刚。
(3)火车(或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4)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电气时代。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了贡献;宋朝时期,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0年,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设计的交通工具火车(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依据材料三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 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店里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故答案为:(1)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2)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翟志刚。
(3) 火车(或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4)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电气时代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都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四题的第一问,需要学生归纳,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归纳回答,后面的两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6.(2021·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铭记光辉历史,汲取奋进力量。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某校八年级举办“百年党史"展览活动,各班级分别设计了“开天辟地”、“最低纲领”、“指明方向”、“当家作主”、“历史决策”等展示主题:
根据展示主题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开天辟地”主题展览内容,中共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根据展览内容及所学,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最低纲领”主题展览内容,请回答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
(3)根据“指明方向”主题展览内容,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七大为哪一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4)学生在准备“当家作主”主题展览时,他们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写出两点即可)
(5)在“历史决策”主题中,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一座城市?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有何感悟和认识。
【答案】(1)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中共二大
(3)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
(4)开国大典图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音像资料等
(5)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的召开,为抗日战争的 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准备“当家作主”主题展览时,可以收集 开国大典图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音像资料等;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改革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
(6)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故答案为:(1)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中共二大;
(3)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
(4) 开国大典图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音像资料等
(5) 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
(6)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点评】(1)(2)(3)(5)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只能准确记忆,没有什么技巧;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读懂题干含义,即知道当家做主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6)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7.(2021·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哪次战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开辟第二战场”的是哪次战役?哪次会议决定“苏联对日宣战”? “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答案】(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流砥柱
(2)凡尔登战役
(3)诺曼底登陆战役;雅尔塔会议;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4)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或者叫卢沟桥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依据材料一信息“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可以看出,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凡尔登战役;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第二战场的是诺曼底登陆;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故答案为:(1)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流砥柱
(2)凡尔登战役
(3) 诺曼底登陆战役;雅尔塔会议;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4)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细心读材料找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二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3)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辽宁省营口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1·营口)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2.(2021·营口)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3.(2021·营口)《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正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王祯
4.(2021·营口)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下表空白处应正确填写的内容是( )
皇帝 措施
隋文帝 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进土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唐太宗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武则天 创立殿试制度
A.汉武帝 B.唐玄宗 C.隋炀帝 D.明太祖
5.(2021·营口)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B.最远到达欧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6.(2021·营口)1662年,他率领军队收复台湾。他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派人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材料中的“他”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康熙 D.郑成功
7.(2021·营口)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1727年,清朝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澎湖巡检司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台湾府
8.(2021·营口)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杨靖宇 B.图二林则徐 C.图三赵登禹 D.图四邓世昌
9.(2021·营口)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0.(2021·营口)“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以下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B.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11.(2021·营口)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12.(2021·营口)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致辞表示: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始终与祖国荣辱相依、休戚与共,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B.孙中山 C.邓小平 D.朱德
13.(2021·营口)国庆70周年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展示着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以下排序能够正确反映我国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是( )
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②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③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④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14.(2021·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下人物与成就匹配正确的选项是( )
A.屠呦呦——籼型杂交水稻 B.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C.邓稼先——青蒿素 D.钱学森——青蒿素
15.(2021·营口)“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柔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 )
A.联邦制 B.共和制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16.(2021·营口)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小丽和小雷同学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制作如下年代尺,请你帮他们完成空白处的内容。(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C.约克镇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17.(2021·营口)“三权分立”即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机构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下列文件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权利法案》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18.(2021·营口)这场战争参战的350万人中绝大多数为志愿兵。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
19.(2021·营口)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捷。我们在电灯下学习得益于哪位发明家的发明成果?( )
A.法拉第 B.狄塞尔 C.爱迪生 D.奥托
20.(2021·营口)“普林西普的左轮手枪在决定性的天——1914年6月28日——发出的枪声传遍了全世界,枪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萨拉热窝事件
21.(2021·营口)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B.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推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者就业机会
D.新政降低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2.(2021·营口)到1942年6月,德军迅速向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挺进。9月,德军空袭斯大林格勒,在这个时刻,斯大林命令“不后退一步”,号召他的军队进行“卫国”战争。次年2月,德军投降。这场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23.(2021·营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其中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组织是( )
A.欧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
24.(2021·营口)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以下关于世贸组织说法正确的有( )
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②世贸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
③可向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④世贸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6分)
25.(2021·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智能家电等新兴行业,一些中国品牌发力创新、注重质量,不仅在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还与国外市场精准对接,给海外消费者带来更多智慧和绿色新体验。随着中国制造业优化升级,“中国制造”正向着“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迈进。
——《人民日报》(2021年5月19日)
材料二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5月16日)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科学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相关知识回答,四大发明作为“中国智造”,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请问其中发明于宋代的是哪两项?
(2)材料二中“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回顾历史,1970年,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什么?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哪位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设计的哪一个交通工具在英国首运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哪一种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什么时代?
26.(2021·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铭记光辉历史,汲取奋进力量。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某校八年级举办“百年党史"展览活动,各班级分别设计了“开天辟地”、“最低纲领”、“指明方向”、“当家作主”、“历史决策”等展示主题:
根据展示主题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开天辟地”主题展览内容,中共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根据展览内容及所学,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最低纲领”主题展览内容,请回答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
(3)根据“指明方向”主题展览内容,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七大为哪一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4)学生在准备“当家作主”主题展览时,他们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写出两点即可)
(5)在“历史决策”主题中,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一座城市?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有何感悟和认识。
27.(2021·营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
——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哪次战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开辟第二战场”的是哪次战役?哪次会议决定“苏联对日宣战”? “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礼治,不符合题意;
C.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
D.依法治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最基础的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答案】B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评价汉武帝
【解析】【分析】A.张骞出使西域,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班超出使西域,不符合题意;
D.丝绸之路的开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最基础的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C
【知识点】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A.华佗,不符合题意;
B.蔡伦,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医药著作,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王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最基础的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A.汉武帝,不符合题意;
B.唐玄宗,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 进土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明太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看出这是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再结合所学知识识记回答。
5.【答案】B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A. 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欧洲西海岸,因此 最远到达欧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是错误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不正确”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6.【答案】D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A.关天培,不符合题意;
B.陈化成,不符合题意;
C.康熙,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1662年,他率领军队收复台湾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郑成功,他于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又对台湾进行管理和开发,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比如时间、地点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还是要求牢记课本基础知识。
7.【答案】C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A.设置澎湖巡检司,不符合题意;
B.设置伊犁将军,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设置台湾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回答,注意这些机构设立的时间及管理地区。
8.【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图一杨靖宇,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这里的图二人物是林则徐,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图三赵登禹,不符合题意;
D.图四邓世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识记这是林则徐,再来分析识记备选项人物回答。
9.【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旋涡,从此,中国遭受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找新出路的探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不符合题意;
C.护国战争,不符合题意;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封建制度的终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说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是错误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不符合题意;
C.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不符合题意;
D.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注意题干中的“错误”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1.【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淞沪会战,不符合题意;
D.武汉会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比较简单。
12.【答案】C
【知识点】“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A.毛泽东,不符合题意;
B.孙中山,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朱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比较简单。
13.【答案】C
【知识点】钢铁长城;海、陆、空军的建设;导弹部队的组建与发展;新时代强军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是在2012年,②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是在1949年,③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是在2015年,④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是在1956年,因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识记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再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回答,还是要牢记基础知识。
14.【答案】B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A. 屠呦呦——籼型杂交水稻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邓稼先——青蒿素 ,不符合史实;
D. 钱学森——青蒿素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5.【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A.联邦制,不符合题意;
B.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C.中央集权制,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拥有最高权利,国王权利受到严格限制,这种制度就是君主立宪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注意理解君主立宪制等政治体制。
16.【答案】D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A.波士顿倾茶事件,不符合题意;
B.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不符合题意;
C.约克镇战役,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程,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看出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程,再结合所给的时间,识记发生的事件回答。
17.【答案】A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权利法案》,不符合题意;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不符合题意;
D.《宅地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18.【答案】D
【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
B.法国大革命,不符合题意;
C.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内战,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黑人奴隶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北方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南方地区反对,最终爆发了战争,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为了扭转战局,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9.【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A.法拉第,不符合题意;
B.狄塞尔,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便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奥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最基础的知识,比较简单。
20.【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A.三国同盟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三国协约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C.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4年6月28日 ,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1.【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这是新政的特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不符合题意;
C. 推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者就业机会 ,不符合题意;
D. 新政降低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22.【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莫斯科保卫战,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于1942年6月,结束于次年2月,结果德军战败,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偷袭珍珠港,不符合题意;
D.柏林战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交战双方、地点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23.【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欧盟,不符合题意;
B.亚太经合组织,不符合题意;
C.上海合作组织,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组织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联合国,它成立于1945年二战结束后,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4.【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1995年 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其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主要职能 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可向冲突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的是联合国,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25.【答案】(1)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翟志刚。
(3)火车(或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4)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电气时代。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了贡献;宋朝时期,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0年,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设计的交通工具火车(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依据材料三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 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店里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故答案为:(1)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2)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翟志刚。
(3) 火车(或蒸汽机车);蒸汽时代。
(4)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电力;电气时代
【点评】本题的前三题,都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四题的第一问,需要学生归纳,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归纳回答,后面的两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6.【答案】(1)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中共二大
(3)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
(4)开国大典图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音像资料等
(5)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的召开,为抗日战争的 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准备“当家作主”主题展览时,可以收集 开国大典图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音像资料等;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改革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
(6)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故答案为:(1)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中共二大;
(3)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
(4) 开国大典图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音像资料等
(5) 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
(6)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点评】(1)(2)(3)(5)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只能准确记忆,没有什么技巧;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读懂题干含义,即知道当家做主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6)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7.【答案】(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流砥柱
(2)凡尔登战役
(3)诺曼底登陆战役;雅尔塔会议;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4)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或者叫卢沟桥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依据材料一信息“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可以看出,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凡尔登战役;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第二战场的是诺曼底登陆;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故答案为:(1)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流砥柱
(2)凡尔登战役
(3) 诺曼底登陆战役;雅尔塔会议;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4)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细心读材料找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二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3)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