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圆的面积(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圆的面积(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对圆的面积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几点:1.重视知识的铺垫。课前复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相关的计算,为有梯度地学习新课作铺垫。2.重视实践操作的作用。在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弄清圆与所转化的图形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圆形纸片学生准备: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2.组织学生说一说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交换学习目标。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汇报。2.说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1)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2)我们通常用( )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用字母表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____。
二、利用公式,解决问题。(18分钟)
1.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提问: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就是求谁的面积。(2)课件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独立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题。2.探究圆的其他面积计算公式。思考:要想求出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你能用字母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吗?3.应用公式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16页中间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明确利用哪一个公式来解决问题。4.探究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其他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利用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1)观察,讨论问题,明确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就是求圆的面积。(2)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独立完成。2.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圆=π(d÷2)2S圆=π(C÷π÷2)23.利用已知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S圆=π(C÷π÷2)2=3.14×(125.6÷3.14÷2)2=1256(m2)4.小组合作、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
一个圆形水池的半径是3
m,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4.判断。(1)半径是2
cm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2)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3)已知圆的直径,可以求出圆的周长。( )
三、巩固应用。(10分钟)
1.一个圆形杯垫的半径是5
cm,这个杯垫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有一个圆形蓄水池,它的周长约是31.4
m。它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3.完成教材17页“练一练”3题。引导学生再次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读题,理解题意。直接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独立完成。2.同桌之间交流,明确要想求出圆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圆的半径。所以利用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可先求出半径是多少,再直接利用公式解答。3.小组合作,探究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其他方法。
5.小明用两根长度都是31.4米的铁丝分别围成正方形和圆,围成的正方形和圆的面积一样大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6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1.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二)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推得:圆的面积=2πr×r÷2=πr2圆的面积的字母公式:S=π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