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18 23:15: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变酸、水力发电
B.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C.
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D.
光合作用、木炭燃烧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3.
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4.
A
B
C
D
5.
下列变化与其他三个本质不同的是(

A.
加热使石蜡熔化
B.
冰雪融化
C.
用木材制家具
D.
用粮食酿酒
6.
下列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
发光发热
B.
逐渐变短
C.
火焰周围熔化
D.
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7.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火星四溅
B.
发光
C.
放出大量热
D.
生成黑色固体
9.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铜作导线,是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常用氮气做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用二氧化碳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
医疗抢救中使用氧气,是由于氧气能燃烧
10.
如果不慎误服硫酸铜引起中毒,下列可以用来解毒的是(

A.
0.9%的生理盐水
B.
鸡蛋清
C.
0.1%的葡萄糖溶液
D.
白醋
11.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
水力发电
B.
煤燃烧发电
C.
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
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二、填空题
12.
氯化铁溶液显_______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呈______色,通常可以通过这个反应来检测______的存在。
13.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A.
酒精燃烧
B.
蜡烛熔化
C.
火柴燃烧
14.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有能量变化.
(1)2016年11月3日,中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采用芯级2台氢氧发动机与助推器8台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①这10台发动机点火后燃料燃烧都会有物质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②下列有关煤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编号)
A.煤油就是煤焦油B.煤油是石油加工后的产品C.煤油是混合物
(2)将装有水的纸盘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水沸腾了但纸盘并没被烧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编号)。
A.纸盘的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B.酒精灯火焰温度不够高
C.水带走了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
D.水将纸盘和空气隔开了
15.
如图,加热密封锤形玻璃泡内的碘颗粒,观察到玻璃泡内充满紫红色气体。
(1)该变化属于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空隙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
16.
小科发现取自实验室的镁带表面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
(1)小科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______(填化学式)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
(2)进一步查阅资料后获知,任何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时,颜色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由此,小科认为原来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A.正确??????B.不正确???????C.可能不正确
(3)小科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究…
此探究过程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讨论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
a.
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b.手摸烧杯有______的感觉?
c.
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由上可知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变化。
(2)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______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光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变化。
【结论】猜想______(填“一”或“二”)正确。
四、解答题
18.
如何判断一瓶在市场上销售的无水酒精中是否掺水?
19.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分析归纳:
(1)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______;
(5)酒精具有的用途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D
D
C
D
D
B
A
二、填空题
11.

血红
Fe3+
12.
(1)蜡烛熔化、掉落
(2)AC
13.
(1)①CO2、H2O
②BC
(2)AC
14.
(1)物理
(2)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
15.
(1)O2
(2)C
(3)答案开发,只要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及科学本质方面有所感悟即可
16.
(1)热

化学
(2)物理

四、解答题
17.
取少量白色硫酸铜粉末置于试管中,滴加该酒精少量,若硫酸铜粉末变蓝色则说明掺水。
18.
(1)①②③
(2)④
(3)⑥
(4)⑦
(5)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