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单元测试附答案沪 第1章声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单元测试附答案沪 第1章声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9 10:2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1章声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了一声,
秒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
?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
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
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
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
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3.
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
音调相近
B.
频率相近
C.
音色相近
D.
响度相近
4.
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重敲音调高
B.
轻敲响度大
C.
两次敲击音色不同
D.
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
5.
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
A.
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6.
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7.
通过声音可辨识同学,主要是每个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语速
8.
在大型民族乐器合奏中,我们能明显地区分出二胡和笛子,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9.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可行的是
?
A.
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
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
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B.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C.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
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清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
如图所示,在繁华的闹市设立噪声检测器,该仪器能测定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频率
D.
音色
12.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则可听到钢尺发出声音不同的是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3.
在生活中常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
?、
?都能发声。
14.
如图所示,甲同学对着天坛的回音壁轻声说话,在另一端的乙同学能清晰地听到甲的声音,这是因为甲同学发出的声音经回音壁多次
?
传入乙同学耳中。
15.
弹吉他时,
?在振动,吉他手的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声音的
?在改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弦的同一音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16.
下列事实中,说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①听广播;②“
超”检査;③振动的喇叭前的蜡烛火焰来回摇摆;④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17.
小明在教室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邻居张大伯,这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大伯说话“声音洪亮”,是指他说话声音的
?。
18.
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
是乐音的波形,图
?
是噪声的波形。
19.
修理工在厨房修理桌子时,不停地敲击物体,发出响声,小华在隔壁的房间里学习,为避免被这种声音干扰,她采取下面三种方案:()把房间的门窗关严;()暂时用耳塞塞住耳朵;()让修理工在被敲的地方垫块棉布。在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20.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和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和
?图。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
21.
为了研究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通过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他先挂上个钩码,并用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如图()所示,他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听到弦发出较高的音调;然后他增大

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比()低;最后他减少琴弦一端的钩码个数,如图()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又比()低。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与()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
?
时,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分析比较图()与()的实验现象可得:
?。
答案
1.
B
【解析】
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


人到高山的距离:

2.
A
【解析】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村民耳中的,故A正确;
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因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村民根据音色,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故D错误。
3.
C
【解析】ABC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是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音色相近,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
D
5.
C
6.
A
7.
C
8.
C
【解析】不同乐器,材质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9.
C
10.
D
【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有关,在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故A错误;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
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故C错误;
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清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11.
A
【解析】闹市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为了检测闹市噪声的强弱,即响度,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12.
B
13.
气体;液体;固体
14.
反射
15.
琴弦;音调;响度;音色
16.
①②;③④
17.
音色;响度大
18.
甲;乙
【解析】乐音的波形图比较规则。
19.
传播过程;人耳;声源
20.
甲;乙;乙;丙
【解析】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丙振动频率大,丁振动频率更大,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甲振幅最小,丁的振幅较大,乙和丙振幅相同,振幅最大,响度相同。
21.
(1)
松紧相同
??????(2)
同一琴弦,长度相同,越松的琴弦音调越低
第1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