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
让我们起航
3测量的历史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
1.
对一些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小明本人的身高约为
B.
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C.
讲台的高度约为
D.
万里长城的长度约为
2.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
?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D.
微米
3.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4.
某同学测一本
页的书的总厚度是
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
厘米
B.
毫米
C.
厘米
D.
毫米
5.
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量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尺寸最合理
?
A.
分度值是
,长度是
的学生用尺
B.
分度值是
,长度是
的皮卷尺
C.
分度值是
,长度过
的钢卷尺
D.
游标卡尺
6.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
B.
、
C.
、
D.
、
7.
某同学在测量时忘记给测量结果写上单位,下列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
?
A.
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B.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C.
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大约为
D.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厚度大约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8.
长江居世界河流长度第三位,全长约
?;初二某学生的身高约
?(填入合适的单位)。
9.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
的长度为
?
。
10.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厘米,细钢丝的直径是
?亳米(保留两位有效小数)。
11.
如图所示,用
、
两把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
?(选填“”或“”)刻度尺的测量结果更精确。
12.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的测量值分别是
、
、
、
,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最终的测量结果是
?
。
13.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所绕
圈铜丝的
长度为
?
,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
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
?决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
?有关。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5.
某同学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将一把木质刻度尺如图所示放置,其错误是:
①
?;
②
?;
③
?。
16.
某同学为测定一本精装小说每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的步骤:
a.量出这本书的厚度,记为
;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线没有磨损;
c.数得整本小说共
页;
d.计算得每张纸的厚度为
。
(1)其中有问题的步骤是哪些?如何改正?
(2)将改正后的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为
?。(用序号表示)
四、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共24分)
17.
给下列测量的记录,补上恰当的单位。
(1)活动铅笔芯的直径为
?;
(2)某同学的身高
?;
(3)写字台的长度是
?。
18.
单位换算:
(1)
千米
?
米
?厘米;
(2)
厘米
?
分米
?
米;
(3)
毫米
?
微米
?米。
答案
1.
B
2.
D
【解析】人的头发丝直径约
,
已知“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接近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
所以病毒直径在
左右。
3.
B
【解析】图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处开始,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错误。
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B正确;
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C错误;
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D错误。
4.
C
5.
C
【解析】学生尺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故A错误;
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显偏大,不合适用来测量窗框的长,故B错误;
分度值是
毫米,量程是
米的钢卷尺用来测窗框合适,故C正确;
游标卡尺不适合用来测量窗框的长,故D错误。
6.
D
【解析】由图可知,在()
之间有
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
,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
的刻线,金属片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
,所以金属片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
7.
C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
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身高在
左右,个别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
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地板砖的边长为
,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略大于此数值,在
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食指宽度约
,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8.
千米;分米
【解析】长江全长约
千米;
初二某学生的身高约
分米。
9.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上
之间有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左侧与
刻度线对齐,末端刻度值为
,而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
10.
;
11.
;(
都可以);;(
都可以);
12.
();
【解析】测量数据中最后一位为估计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四个测量值中,
与其他三个值偏差较大,这不是读数误差造成的,而是读数错误,即该数据错误,应去掉。物体的长度
。
13.
;偏小
【解析】(1)刻度尺上
之间有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
;线圈左侧与
对齐,右侧与
对齐,所以线圈的宽度为
;
(2)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会导致线圈宽度测量结果偏小,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小。
14.
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测量的要求
15.
①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16.
(1)
小说的封皮和正文纸张的厚度不同,所以步骤
有问题;小说的页数和纸的张数不同,一张纸是
页,所以步骤
有问题;改正:.应去掉精装小说的封面、封底,量出其中小说纸的总厚度,记为
;.数得去掉精装小说的封面、封底后,小说书的页数
,则小说书纸的张数为
张。
??????(2)
17.
(1)
毫米
??????(2)
米
??????(3)
分米
18.
(1)
;
??????(2)
;
??????(3)
;
第1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