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检测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检测题(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9 08:55:4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检测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桂林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质中分子的运动状态跟温度无关
B.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2.(海南中考)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产生的水蒸气将试管塞冲向空中。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顺序为

B

A.内能——机械能——化学能
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
3.(苏州中考)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4.对公式c=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是吸热或放热有关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变化大小成反比
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沿海地区不像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那么大,其主要原因是砂石与水相比具有较小的

C

A.体积
B.密度
C.比热容
D.质量
6.(北部湾中考)灵山县是“中国荔枝之乡”,为了让远方的好友能吃到新鲜的荔枝,邮寄时会把冰袋和荔枝一起装入泡沫箱。加入冰袋是为了

A

A.利用冰块熔化吸热
B.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荔枝的内能
C.加快荔枝水分蒸发
D.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少荔枝的内能
7.(桂林中考)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内燃机的实际工作效率可达100%
B.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同种燃料
C.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
D.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1,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C

A.1∶2
B.2∶1
C.3∶2
D.4∶1
9.用一铁钉顶住轮胎气门芯一会儿,胎内压缩气体迅速从气门放出。用手摸一下气门会发现

B

A.很热,因为气体通过气门时剧烈摩擦导致内能增加
B.很冷,因为气体排出时迅速膨胀做功导致内能减少
C.温度不变,因为放气时气体没有做功过程
D.温度不变,因为放气时气体摩擦做功与膨胀做功相等
10.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11.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A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12.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A

时间t/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3.如图所示是加热烤肠的情景,增加烤肠内能的方法是热传递;为了让烤肠不致被烤焦且均匀受热,店主将烤肠放在石子上烤而不直接放在铁锅内烤,是因为石头的比热容比铁大。
      
14.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降低(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内能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桂林中考)我国于2019年5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升空时,燃料燃烧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6.(玉林中考)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若完全燃烧10
g的酒精,则能释放出3×105J的热量。(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
17.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如图所示的是工作循环中的压缩冲程,若飞轮转动40周,则对外做功20次。
18.(无锡中考)某辆行驶的小轿车,其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如图所示,若输入的化学能为2
000
J,输出的动能为300
J。则输出的内能和声能共计1
700J;输出的有用能量是动能,则小轿车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15%。
19.(桂林中考)近年来,冬季取暖有了新方法:利用石墨烯电热涂料供暖。涂料通电发热后,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房间内空气的内能。一间空房的地面面积是14
m2,高为3
m,在房间的三面墙上各涂有某品牌石墨烯电热涂料1
m2,该涂料的单位发热功率为1
200
W/m2。现同时给它们通电,5
min内可使室温升高10
℃,此过程中房间内平均每秒钟损失的热量是1
780J。[空气密度为1.3
kg/m3、空气比热容为1.0×103
J/(kg·℃)]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8分)
2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后温度变化”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烧杯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实验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沙子
20
25
29
34
38

20
21
22
23
24
(1)实验中,加热时间长短实质上反映了沙子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图乙所示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如图所示。
(3)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4)已知c水=4.2×103
J/(kg·℃),在1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400
g、温度为55
℃的水,吸收8.4×104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45℃。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4)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3.0×105J。
(5)若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液体温度/℃
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
燃料的热值/J·kg-1
1
15
35
2.4×106
2
15
2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10
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2.4×104J,燃料2的热值是1.2×106J/kg。
(6)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小(选填“大”或“小”),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或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液体完全吸收)。
四、综合应用(第22题10分,第23题12分,共22分)
22.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备受人们青睐。小明用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90
℃,用时约10
min。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
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多少热量;
(2)若这个过程中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0%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天然气。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
J/(kg·℃)×3
kg×(90
℃-20
℃)=8.82×105
J;
(2)由η=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1.47×106
J,
由Q放=Vq得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V===0.042
m3。
23.(铁岭中考)如图是一辆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货车满载时,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
m2,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
Pa。货车到送货地点要经过一座路面平直的桥梁,这座桥限重55
t。(g取10
N/kg,柴油的热值q=4.3×107
J/kg)
(1)请通过计算货车满载时车和货物的总质量,判断货车是否允许通过这座桥。
(2)货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00
kW,求货车受到的阻力。
(3)若货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以20
m/s的速度在该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7.2
km,消耗柴油的质量是多少?
解:(1)货车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力:FN=pS=5×105
Pa×1
m2=5×105
N,
因为水平,所以G=F=5×105
N,
货车满载时的质量:m===5×104
kg=50
t<55
t,
所以这辆货车允许通过;
(2)由P===Fv得,货车受到的牵引力:
F===1×104
N,
因为货车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阻=F=1×104
N;
(3)汽车牵引力做的功W=Fs=1×104
N×1.72×104
m=1.72×108
J,
由η=得,消耗柴油放出的热量:
Q放===4.3×108
J,
消耗柴油的质量:m柴油===10
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检测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桂林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中分子的运动状态跟温度无关
B.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2.(海南中考)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产生的水蒸气将试管塞冲向空中。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顺序为


A.内能——机械能——化学能
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
3.(苏州中考)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4.对公式c=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是吸热或放热有关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变化大小成反比
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沿海地区不像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那么大,其主要原因是砂石与水相比具有较小的


A.体积
B.密度
C.比热容
D.质量
6.(北部湾中考)灵山县是“中国荔枝之乡”,为了让远方的好友能吃到新鲜的荔枝,邮寄时会把冰袋和荔枝一起装入泡沫箱。加入冰袋是为了


A.利用冰块熔化吸热
B.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荔枝的内能
C.加快荔枝水分蒸发
D.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少荔枝的内能
7.(桂林中考)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燃机的实际工作效率可达100%
B.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同种燃料
C.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
D.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1,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1∶2
B.2∶1
C.3∶2
D.4∶1
9.用一铁钉顶住轮胎气门芯一会儿,胎内压缩气体迅速从气门放出。用手摸一下气门会发现


A.很热,因为气体通过气门时剧烈摩擦导致内能增加
B.很冷,因为气体排出时迅速膨胀做功导致内能减少
C.温度不变,因为放气时气体没有做功过程
D.温度不变,因为放气时气体摩擦做功与膨胀做功相等
10.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11.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12.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时间t/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3.如图所示是加热烤肠的情景,增加烤肠内能的方法是
;为了让烤肠不致被烤焦且均匀受热,店主将烤肠放在石子上烤而不直接放在铁锅内烤,是因为石头的比热容比铁

      
14.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桂林中考)我国于2019年5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升空时,燃料燃烧后通过做功,把
能转化为
能。
 
16.(玉林中考)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
;若完全燃烧10
g的酒精,则能释放出
的热量。(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
17.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如图所示的是工作循环中的
冲程,若飞轮转动40周,则对外做功
次。
18.(无锡中考)某辆行驶的小轿车,其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如图所示,若输入的化学能为2
000
J,输出的动能为300
J。则输出的内能和声能共计
J;输出的有用能量是动能,则小轿车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

19.(桂林中考)近年来,冬季取暖有了新方法:利用石墨烯电热涂料供暖。涂料通电发热后,通过
方式改变房间内空气的内能。一间空房的地面面积是14
m2,高为3
m,在房间的三面墙上各涂有某品牌石墨烯电热涂料1
m2,该涂料的单位发热功率为1
200
W/m2。现同时给它们通电,5
min内可使室温升高10
℃,此过程中房间内平均每秒钟损失的热量是
J。[空气密度为1.3
kg/m3、空气比热容为1.0×103
J/(kg·℃)]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8分)
2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后温度变化”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烧杯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实验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沙子
20
25
29
34
38

20
21
22
23
24
(1)实验中,加热时间长短实质上反映了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图乙所示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
(4)已知c水=4.2×103
J/(kg·℃),在1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400
g、温度为55
℃的水,吸收8.4×104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

2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

(4)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5)若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液体温度/℃
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
燃料的热值/J·kg-1
1
15
35
2.4×106
2
15
2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10
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
J,燃料2的热值是
J/kg。
(6)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小(选填“大”或“小”),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四、综合应用(第22题10分,第23题12分,共22分)
22.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备受人们青睐。小明用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90
℃,用时约10
min。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
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多少热量;
(2)若这个过程中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0%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天然气。
23.(铁岭中考)如图是一辆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货车满载时,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
m2,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
Pa。货车到送货地点要经过一座路面平直的桥梁,这座桥限重55
t。(g取10
N/kg,柴油的热值q=4.3×107
J/kg)
(1)请通过计算货车满载时车和货物的总质量,判断货车是否允许通过这座桥。
(2)货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00
kW,求货车受到的阻力。
(3)若货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以20
m/s的速度在该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7.2
km,消耗柴油的质量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