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44张PPT 含音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44张PPT 含音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9 07: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表述最准确的是(

A.都是由鸦片输入引发的战争
B.都与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关
C.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和扩大
D.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1.
下列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2.
A.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①火烧圆明园
②英军炮轰广州

签订《北京条约》④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
俄国
C.美国
D.法国
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C
B
D
能够复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




1.
2.
3.
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树立忧患意识及远大理想,增强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说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痛中华山河破碎
硝烟再起
第一篇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标志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侵略者
主凶
帮凶






探究提示1:(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先自主探究,有疑问师友合作)
根据表格提示,结合图示,复述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说一说
一、试一试:
2.结合《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标志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侵略者
主凶
帮凶






探究提示1:(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根据表格提示,结合图示,复述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试一试:
1856年
1860年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广州
北京
天津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疯狂的西方商人
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3.6亿
人均
0.75便士
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人均934.5便士
洪都拉斯
中国
14600人
1


1246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口
国名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我们要修约!!!
期望中的失望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中国
战争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拒绝
提出修约
借口
直接原因
扩大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
迫使清政府屈服
修约
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抵制商品倾销
自然经济
(根本
原因)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856年10月初,一艘中国商船“亚罗号”停泊黄浦,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香港华人。为了方便走私,该船曾在香港英国政府领过登记证。10月8日,广东水师搜捕了窝藏在船上的几名中国海盗和涉嫌船员。虽然登记证已经过期12天,但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认为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国政府道歉。为避免事态扩大,叶名琛释放了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亚罗号事件”就成了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清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1857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因为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他们发动战争的借口。
二、说一说
会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标志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侵略者
主凶
帮凶






探究提示1:(速读课文8-11页第一段,完成以下任务)
根据表格提示,结合图示,复述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试一试:
1856年
1860年
打开中国市场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英法
美俄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清政府战败,签订……
炮轰
攻陷
直逼
签订《

再占
进攻
火烧
签订《

广州
北京
天津
广州
广州
天津
天津条约
天津
北京
圆明园
北京条约
二、说一说
2.结合《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沙俄侵占领土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增开天津为商埠
4、赔款额增加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西北地区
东北、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二、说一说
2.结合《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沙俄侵占领土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增开天津为商埠
4、赔款额增加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侵犯中国主权
2、抢占中国市场
3、扩张侵略势力
6、破坏领土完整
5、增加经济负担
4、摧残国人体质
丧失更多主权
营口
烟台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汕头
琼州
淡水
台湾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天津
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东南沿海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
两次鸦片战争
侵略势力扩张:
进一步加深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总理衙门的设置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夏宫”犯下的罪行
火烧圆明园
——维克多?雨果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来文明精华。
圆明园




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朗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
西洋风格的大理石和上面雕刻的中国传统图案,显露出中西合璧的风格。
史诗园林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收藏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承载着极其珍贵的中华历史和文明。
圆明园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让那些残破颓败的废城昭示着国耻!如果我们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是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我们就应该留着这块伤疤,让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奋起直追!
 
——中国近代史专家茅海建
以史为鉴
第二篇章
论兴衰勿忘国耻
1、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落后的封建制度
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落后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科技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要提高综合国力
议一议
2、看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万园之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说说你的感想与启示。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大英博物馆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历史的伤痛
海晏堂—著名的“十二生肖铜像”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雨果的愤怒
——法国作家雨果《致贝特勒上尉的信》
文明无国界
无论是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人类共同文明。今天,我们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在和平年代里,不忘国耻,奋起直追。
勇担当复兴圆梦
牢记使命
第三篇章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打算怎样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畅所欲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勤于实践、开拓创新,增强个人能力
不怕困难,刻苦勤奋,弘扬民族精神
携手共进新时代
齐心同圆中国梦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间:


者:
1856—1860年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法
帮凶:
滔天罪行
俄国:
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火烧圆明园
俄国
国家:
条约:
《瑷珲条约》

果:

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
英法:


清政府战败,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B
A.战争赔款太少
B.通商口岸太少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输入受阻
2.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3.《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做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
)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殖民者
C.法国殖民者
D.法、俄殖民者
反馈练习
A
B
5.在1858年,一位中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沙俄士兵的阻挠,他驱逐渔夫的理由是(
)
A.这是中俄《瑷珲条约》规定的
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
C.这是中俄《北京条约》规定的
D.沙皇俄国的实力比中国强大
D
4.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句话反映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反馈练习
A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