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习题精练-普通用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习题精练-普通用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9 09:3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C.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
碳酸氢铵水氨气二氧化碳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
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b管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点燃前要检验其纯度
C.
a、b两管所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为
D.
电解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源,与b管相接的电源一端为正极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
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镁氧气氧化镁
B.
乙烯氧气二氧化碳水
C.
氧化汞汞氧气
D.
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河水经过加明矾吸附,再过滤可变成澄清的纯净水
C.
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
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变化不能证明的事实是?
?
A.
氢气具有可燃性
B.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
如图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制取氢气的步骤是甲乙丙丁
C.
使用量筒可以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D.
图丁:利用图示方法收集氢气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
A.
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B.
检验二氧化碳:
??
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D.
碳酸分解:?
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气的密度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B.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C.
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
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某同学对“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备注中,错误的是
A.

B.

C.

D.

不锈钢电热水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利用金属的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导热性
B.
导电性
C.
延展性
D.
耐腐蚀性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B.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C.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
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下列实验中,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何种金属表面有划痕
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
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如图所示。
A.
B.
C.
D.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液氮用作冷冻剂
D.
铜用于制作导线
二、填空题
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活性炭净水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层
______、______水中的杂质。
实验室中通过
______操作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水,利用
______可验证得到的水是软水。
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______都可证明水是氢、氧元素组成的。
在下列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序号: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物质的用途
酒精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点燃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先汽化成酒精蒸气??????????,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氢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
?
?
?
?
?
?的气体,氢气具有可燃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
?
?
?
?
?。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
?
?
?
?
?
?
??。
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分解产生?;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
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及结论: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烧杯内壁??????凝结有??????,说明氢气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该实验也说明了水是由??????。若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须??????。
三、实验题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水的两个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1所示水的蒸发实验中,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
?
?
?
?
?
?
?发生了改变。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水分子并没有改变,只是?
?
?
?
?
?
?
?
?
?
?
?
??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化属于??????????变化。
图2所示电解水实验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a管内产生的气体为??????????,若通电过程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为20mL,则a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mL,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从宏观角度看,该过程中物质的种类??????????,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
?
?
??,因此可以推知,水是由??????????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而??????????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因此,可以推知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对比图1和图2两个实验,可以知道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
?
?
?
?
?
?
?。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线a处连接电源的??????????极,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导线b处连接电源的??????????极,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是??????????。试管A、B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同时也验证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
?
?
?
?
?
?
??。
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基本反应类型是??????????。
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图甲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乙所示实验,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该管内产生约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
?
?
?
?
?mL气体。
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
?
?
?
?
?
?
?
?组成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木炭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2.【答案】B
【解析】A.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正极得到的是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B正确;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b管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电解使用的电源是直流电源,与b管相接的电源一端为正极,D正确。
4.【答案】C
【解析】混淆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的关系,不能正确分析实验结论是解答此类题目的易错之处。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内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被点燃,
b管内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故
C错误。
5.【答案】C
【解析】略
6.【答案】A
【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B、河水经过加明矾吸附,再过滤后的水中还含有微生物、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净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能说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7.【答案】D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解: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叙述正确;
B.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时,应先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先固后液,再将装置固定,最后收集,叙述正确;
C.将图丁中所示装置装满水,然后将氢气由短管通入,水则由长管流出,在此处放置一量筒,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氢气体积,叙述正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丁装置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导管进入,叙述错误。
故选:D。
9.【答案】B
【解析】A.表达式中反应物中有C元素,生成物中没有C元素,故A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不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B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
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中氨气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故C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不正确;
D.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中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故D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不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只有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才可能发生爆炸。
11.【答案】B
【解析】解:A、氧化铜为黑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时先通入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进行加热,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解:A、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耐腐蚀性,说明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是化学性质。
故选:D。
13.【答案】A
【解析】A、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因为通常情况下碳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反应,是化学性质;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反应,是化学性质;
D、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是因为硫酸能和铅的氧化物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铜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何种金属表面有划痕,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如果变黑色,说明铜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是探究铜片是否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答案】吸附?
过滤?
蒸馏?
肥皂水?
电解水
【解析】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或异味,同时活性炭层还能除去一些难溶性杂志;故填:吸附、过滤;
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所以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为软水,因此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故填:蒸馏;肥皂水;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证明水是氢、氧元素组成的;故填:电解水。
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或异味分析;
根据蒸馏的净化程度较高以及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分析;
根据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氢、氧元素组成的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17.【答案】
【解析】解:酒精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属于物质的用途,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点燃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先汽化成酒精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属于物理性质。
18.【答案】无;无;难;小;最小;氢气氧气水;检验氢气纯度
【解析】解: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具有可燃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检验氢气纯度。
19.【答案】
;化合反应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合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20.【答案】淡蓝?热?略?水雾?氧气?化合?氢气氧气水??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验纯或检验纯度
21.【答案】状态;分子间的间隔;物理
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氢气;40;水氢气氧气;发生改变;没有改变;氢、氧两种元素;分子;原子;重新组合;氢原子和氧原子
水分子
【解析】解:图1所示水的蒸发实验中,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水分子并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图2所示电解水实验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a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若通电过程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为20mL,则a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40mL,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从宏观角度看,该过程中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因此可以推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可以推知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对比图1和图2两个实验,可以知道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22.【答案】负;氢气;正;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3.【答案】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氢气或;5?
氢、氧两种元素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