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蒸发 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汽化和液化(蒸发 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6-05 18:40:17

文档简介

§4·2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简析教材
“汽化和液化”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安排,该节内容分3个课时,本说课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蒸发的特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液体蒸发要吸热。
前面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对物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些知识还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学生难以合理解释其它物态变化,更难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学习“汽化和液化”,这样对物态变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使整个物态变化体系更加完整,为今后学习“分子的运动”内容奠定了宏观方面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区别汽化和液化,知道蒸发的特点。
能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
确认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 借助实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② 正确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获取必要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汽化现象,树立节约用水观。
教学重点、难点
蒸发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汽化现象,探究蒸发的规律,确认蒸发要吸热,对学生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①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②确认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需要用到对照和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于初一新生而言操作难度较大,在课堂中会出现一些意外生成,所以该实验的探究将成为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情景导入法、抛锚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等的教学方法,设计“情景”导入新课,借助“抛锚”导出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探究”生成蒸发快慢的因素。多种方法的有效组合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析,结合前一节 “熔化和凝固”的学习经验,本节课的学习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以控制变量为导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设计方案,开展探究;
3、互动交流,归纳总结;
4、完成学案,知识生成。
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抛锚1】晾衣服的学问。下例事实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的快。
(2)把衣服撑开凉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
(3)衣服在有风时凉比在无风时凉干得快。
【抛锚2】用滴管分别取一滴水和一滴酒精滴在手背上,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的手背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创设两个具有指向性的情景,“抛”出要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2.点拨教学,猜想问题。
可能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3.设计实验,探究问题。
探究活动1:酒精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同种液体)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情况 蒸发快慢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探究活动2:酒精和水哪种液体蒸发的快?(不同种液体)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情况 哪种液体蒸发快
相同 相同 相同
设计意图:将探究实验设计成学案形式(表格),让学生边探究边填写,从而降低学生操作难度,达成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认识。
4.适时评价,拓展问题。
【说一说】说说下图中,哪些是加快蒸发,哪些是减慢蒸发
【比一比】不同灌溉方式的比较,播放视频(西南旱灾)。
设计意图:展示生活的具体实例,设计问题进行拓展,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并结合视频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5.巩固发展,升华问题。
在抛锚2中酒精涂在手背上有凉快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探究活动3:液体蒸发是否会吸热?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_____℃。
(2)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读数是_____℃ 。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观察读数怎样变化?
  。最低的温度是 。
【想一想】小明到游泳池游泳,上岸后感到比在水中冷些,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内在的知识得到升华。
阅读:生活中的科学——沙漠冰箱
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入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的作用。你能解释“沙漠冰箱”的工作原理吗?
设计意图:推出“沙漠冰箱”这一神奇的发明,让学生体会科学带来的奥妙,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评价设计(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1.下列事例中,不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把瓶中的水倒入盘中
B.把湿衣服从树荫下移到阳光下
C.把湿毛巾挂在电风扇前吹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2.在室温下,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里拿出来后它的温度会( )
A.升高 B.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3.看图说话。水烧开后水的这种汽化现象叫蒸发吗?
设计意图:设计这幅图片,呈现“意犹未尽”,目的是为下节课教学埋下伏笔!
气态
液态
汽化
蒸发
沸腾
特点
影响快慢因素
吸热

2





化(共21张PPT)
§4.2 汽化和液化
胡梦娜
8号
生物091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汽化和液化”是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安排,该节内容分3个课时,本说课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蒸发的特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液体蒸发要吸热。本节是在学习了熔化和凝固的基础上,对汽化和液化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也为升华和凝华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物质三态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因此,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且蒸发现象接触较多,感到易学,只要增加丰富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说教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来确认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一、 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区别汽化和液化,知道蒸发的特点。
能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
确认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正确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获取必要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汽化现象,树立节约用水观。
二、 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情景导入法、抛锚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等的教学方法,设计“情景”导入新课,借助“抛锚”导出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探究”生成蒸发快慢的因素。多种方法的有效组合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 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析,结合前一节 “熔化和凝固”的学习经验,本节课的学习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以控制变量为导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用酒精棉球在黑板上写“汽化”两个字,待黑板干了以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黑板上的酒精哪儿去了?”待学生回答“酒精跑到空气中”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和汽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循序渐进,展开新知
又问:“这些字,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是不是都会变干?也就是这种汽化不受温度限制。引出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汽化现象。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类似于“酒精跑到空气中” 的蒸发现象。
湿衣服晾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擦在手上的酒精一会就没了。通过学生举例可以加深学生对蒸发概念的理解。
提问:根据蒸发的定义,液体在任何的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那么在不同的温度下液体蒸发的快慢一样吗?影响蒸发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通过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为下面探究作铺垫
3.设计实验,探究问题。
探究活动1 酒精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给出几种晾衣服的图片提问:湿衣服要快速晾干的话,可以有哪些方法?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酒精蒸发的快慢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情况 蒸发快慢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3).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对同一种液体,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
(2).通过flash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完成下表。
不同的液体在相同的条件下,蒸发快慢一样吗
探究活动2 不同的液体蒸发快慢一样吗
用滴管分别取一滴水和一滴酒精滴在手背上,观察哪个先蒸发完?
结论:不同液体在相同条件下蒸发快慢不同
将探究实验设计成(表格)形式,让学生边探究边填写,从而降低学生操作难度,达成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认识。
通过展示生活的具体实例,设计问题进行拓展,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
4.适时评价,拓展问题。
蒸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们要尽量增大或加快蒸发,有时则要尽量减少或减缓蒸发。
【说一说】说说下图中,哪些是加快蒸发,哪些是减慢蒸发
5.巩固发展,升华问题。
在活动2中酒精涂在手背上有凉快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探究活动3:液体蒸发是否会吸热?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以上现象可得出蒸发时吸热。
这步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内在的知识得到升华。
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量出酒精的温度,并停留一会儿,看示数是否变化;再把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现象: 1、温度计插入酒精内部,示数不变。——酒精内部没有发生蒸发现象
2、温度计拿出,示数先下降,再回升,最后不变。——拿出来酒精就蒸发吸热致冷了,所以示数先下降;后来酒精完全蒸发了,温度计测的室温,所以示数又要回到室温,最后不变。
蒸发吸热的应用
【想一想】小明到游泳池游泳,上岸后感到比在水中冷些,这是为什么?
以此来巩固学生对蒸发吸热的理解。
6.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1.下列事例中,不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把瓶中的水倒入盘中
B.把湿衣服从树荫下移到阳光下
C.把湿毛巾挂在电风扇前吹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2.在室温下,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里拿出来后它的温度会( )
A.升高 B.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水烧开后水的这种汽化现象叫蒸发吗?
设计这幅图片,呈现“意犹未尽”,目的是为下节课教学埋下伏笔!
7.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形式:蒸发与沸腾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应用:吸热致冷作用。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