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置动画效果
普集镇中心小学 焦春梅
教材分析:
“设置动画效果”是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五课“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报告”中的一部分。动画效果是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精彩部分,能方便地将静态演示作品变为动态演示作品。本课通过“自定义动画”来实现幻灯片动画效果的设置。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对自己的作品充满着成功的期待。动画效果以其本身的魅力必将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充分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完成这次精彩的学习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掌握“自定义动画”命令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探索,使学生具备自定义动画设置的能力和合理设置动画效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画效果的设置,增强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成功。
教学重点:自定义动画。
教学难点:合理地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老师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为这首古诗配了一幅意境图,想欣赏一下吗?
师首先播放没有动画效果的《宿新市徐公店》演示文稿
师播放有动画效果的《宿新市徐公店》演示文稿,同时根据古诗的内容边朗诵边放映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师:两次播放这首诗,感觉哪个意境更能吸引你?为什么?
师:老师的幻灯片里插入的文字、人物这些对象能动,这些动画效果更形象地展现了诗中所描写的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你也想让你的幻灯片动起来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设置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这首古诗是学生以前语文课上学过的,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能迅速融入课堂活动中去。学生通过两次播放古诗意境图的对比,出现的动画效果很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本课学习任务。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设置动画效果的对象
师:看了刚才的放映,你知道是给谁设置了动画效果吗?
师:你能在这张幻灯片上找出几个对象?在对他们进行设置动画前,应该先做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在制作幻灯片时插入的文本框、图片、艺术字等这些对象上都可以设置动画效果,并学会如何选定对象,为接下来动画效果的设置奠定操作基础。
2、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设置动画效果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怎样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效果、速度、出现方式、调整播放顺序?
(2)学生练习设置动画效果
(3)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对于学生设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探究,如:
动画效果的设置是否合适:如:
生:花瓣的飘落应该沿曲线缓缓地落下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设置这种效果呢?
生:可以采用设置“动作路径”的方法
学生演示“动作路径”方法的设置
师:大家已经设置了一种动画效果,那怎么更改效果呢?
生:在“自定义动画”窗格中,选定对象的动画效果,单击“更改”按钮,再重新设置动画效果(生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修改动画效果。
速度的设置是否合适:
生:蝴蝶在儿童的惊吓下应该快速地飞走。
师:那怎样设置动画效果的速度呢?
生边演示边说明。
出现顺序的设置是否合适
生:这些对象出现的顺序应该是:花、蝴蝶、儿童、蝴蝶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调整对象出现的顺序呢?
生试操作,讨论方法。
生:可以单击“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下方的“重新排序”的上、下按钮进行调整,也可以直接拖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相应的对象效果进行调整。(生边演示边说明)
生修改作品。
(4)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刚学习动画效果,学生很容易被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的动画效果所吸引,只选择喜欢的而不考虑先后的顺序与设置效果的目的性,显得比较凌乱。通过学生的互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互动解决问题,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操作难点。
(5)学生讨论:设置动画效果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设置动画效果时要有目的的设置,突出文本的意境与演示文稿的主题,以此来确定合适的动画方案。
三、拓展练习,内化认知:
师:下面我们来到“动画城”,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演。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自定义动画”方式设计制作动画片,注意要一边编故事,一边设置丰富的动画效果。看谁的创意最新颖,操作最熟练。
1、小组合作创意制作。
2、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要求:能用自己的作品配合进行故事的讲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学习,设置动画效果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希望大家能将自己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中去,设计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