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量平均速度 课时训练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测量平均速度 课时训练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9 16: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
课时训练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
如图所示是小海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过程的上半程、下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可以增大斜面倾斜程度
D.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大
2.
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
)
A.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3.
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50
m/s
B.15
m/s
C.1.5
m/s
D.0.15
m/s
4.
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
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
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6.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
7.
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
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的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
8.
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的速度时而变大,时而变小
9.
高速公路上为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了距离确定牌。从确定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
m、100
m、200
m标志牌。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定牌开始到200
m标志牌的时间为8
s,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6.25
m/s  
B.12.5
m/s   
C.25
m/s   D.25
km/h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0.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11.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50
m跑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50
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填“起点”或“终点”)处。
(3)发令员小龙发令后小明跑完全程用时8
s,则小明50
m跑的速度是____
m/s。
12.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
m。
(1)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是vB=______m/s。
(2)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是v1=______m/s;小球A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是v2=_______m/s。
(3)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3.如图甲所示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发射场景。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
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
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
s内火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14.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s-t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乙图象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5.
在“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填“陡”或“缓”)。
(3)如果斜面长1.2
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底端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4
s、4
s,求小车通过上半程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v2,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由上表可知:v1____v2,由此可见,物理学中说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多大时,必须指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均速度。
16.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_________;这种测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属于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方法。
(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还需用____。
(3)在实验时,小明发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时间的测量越容易,越准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挡板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
s,则AB段的路程sAB=____
cm,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还未撞击到B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了,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为2.6
s,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四、计算题(12分)
17.
.甲同学用脉搏跳动次数作记录时间的工具,测定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1)甲先测定自己脉搏跳动的规律,结果见下表:
次数
测量时间/s
跳动次数
1
30
44
2
60
90
3
90
135
4
120
179
总计
 ?
 ?
规律
  次每秒?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脉搏每跳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2)甲站在乙同学起跑位置附近指挥起跑,在下达口令的同时,开始数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并注意观察乙同学到达终点时终点同学发出的信号。甲看到终点同学发出的信号时,共数得脉搏跳动22次,请计算乙同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A
5
.B
6.B
7.C
8.B
9.C
二、填空题
10.
64.00,0.02
11.
(1)卷尺
(2)停表,终点
(3)6.25
12.
(1)0.8
(2)0.5,1.3
(3)变大
13.
104,52
14.
刻度尺、停表,气泡的速度是2.5
cm/s
三、实验探究题
15.
(1)刻度尺
(2)停表,缓
(3)0.25,0.3,
<,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
16.
(1)v=,间接
(2)秒表
(3)斜面倾角越小,物体速度变化越慢,物体运动时间越长;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4)40.0,0.25,大
(5)0.40
四、计算题
17.
解:(1)根据甲同学测定的结论可知:总计测量时间300s,总计脉搏跳动次数448次,平均1.49次/s,为便于使用可近似为1.5次/s,即其脉搏每跳动一次用时约0.67s。
(2)乙同学跑100m所用的时间为t=≈14.7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v=≈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