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五章 第二节人体的呼吸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台州)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下列表述肺的是( )
A. B.
C. D.
2.(2021八下·嘉兴期末)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C.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3.(2020八上·浙江期末)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4.(2021八下·苍南期末)如图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静坐和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处于长跑状态
B.曲线A表示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高
C.曲线B处于静坐状态
D.曲线A表示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
5.(2021八下·杭州期末)在“人的呼吸”模拟实验中,a、b、c分别是玻璃管、气球、锥形罩,各自模拟气管、肺、胸腔,有关图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模拟呼气过程
B.b鼓起,有气体吸入
C.底部橡皮膜向下拉,相当于横膈膜下降
D.c内的气压小于a
6.(2021八下·乐清期末)乐乐在运动时,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肺泡内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C.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7.(2021八下·吴兴期末)如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从甲到乙时膈肌在不断舒张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从乙到甲肺内气压始终小于大气压
8.(2021·温州模拟)下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乙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C.④处氧气浓度大于③ 处氧气浓度
D.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9.(2021八下·杭州月考)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肺泡 B.血液 C.组织细胞 D.心脏
10.(2021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关于呼吸运动时胸廓的体积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图A表示膈肌收缩,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减小,导致吸气
B.图A表示膈肌舒张,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呼气
C.图B表示膈肌舒张,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减小,导致吸气。
D.图B表示膈肌收缩,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呼气
11.(2021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编号2模拟肺 B.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C.手向下拉4,2处气压比3处大 D.手向下拉4,气球会变大
12.(2021九下·柯桥月考)下图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曲线Ⅰ可能为运动状态 B.曲线Ⅱ可能为平静状态
C.曲线Ⅰ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慢 D.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13.(2020八上·江北月考)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14.(2020九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物质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通过呼吸作用完成了甲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扩散作用完成了乙处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通过异化作用完成了组织细胞内的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
15.(2020八上·浙江期末)下列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结构是( )
A.皮肤 B.胃壁 C.血管 D.肺泡
16.(2020八上·浙江期末)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17.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
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支气管⑤气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⑦肺泡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18.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平静呼吸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19.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的关系是( )
A.外界>肺泡>气管 B.气管>肺泡>外界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20.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丙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C.甲内血液来自内脏的左心房 D.丙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二、填空题
21.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丧失运输 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22.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个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构成的呢?用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帮助我们理解:如图所示,将一大块萝卜不断等分,测量切块的边长,计算切块的表面积并求和。
(1)通过“切块表面积之和”这一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由于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从而提高 的效率。
(2)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积的结构,该结构的名称是 。
23.(2021八下·苍南期末)如图为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写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 (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F中进行了 。
24.(2021八下·浦江期末)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曲线BC段表示 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选填“吸气”或“呼气”)
(2)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
25.(2021八下·拱墅期末)如图甲所示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 (选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选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2)图乙中A表示 (填写气体名称),其通过 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26.(2021·余姚模拟)2020年,我国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战斗在疫情的最前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在救治重症肺炎患者时,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膜肺”,如图)功不可没,图“氧合器”模拟 这一呼吸过程,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7.如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这特点有利于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A表示的是 (气体)进入血液的过程,B表示 (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含量增多的气体是 ,含量减少的气体是 。
28.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一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 点,此时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
29.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在人体呼吸时的作用为 。
A.温暖、清洁空气 B.气体进出的通道
C.对空气进行湿润处理 D.以上都对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 。
(3)图乙所示的气体按照d方向离开肺泡时,图甲中[3] 应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30.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是 ,③是 ,⑤是 。
(2)[⑥]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 的场所。
(3)图中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②]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要说笑,以免食物进入[④] ,引起猛烈咳嗽。
三、解答题
31.(2021八下·杭州月考)当感染“非典”、新冠肺炎等疾病时,病人最后往往会因为肺部呼吸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此时为挽救患者生命只能借助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帮助病人进行呼吸。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下图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人工肺替患者肺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
(2)血液流经人工肺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变 , 二氧化碳含量变 。
(3)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肋间内肌和膈肌 时,肺会收缩导致呼气;上图中 阶段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
(4)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如所用膜材料应该只允许 通过而不能让 渗出,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5)使用人工肺时,需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再回输至患者体内,目前仍面临许多风险。请写出一项使用人工肺时可能导致的风险 。
32.(2020·上城模拟)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毫升。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毫升。经测定还表明,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类别 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
吸入气 20.96 0.03
呼出气 16.20 4.5
肺泡气 14.0 5.6
(1)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
(2)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
(3)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
33.(2020·三门模拟)跑步是一种极为简单、人人都能进行的运动项目,能锻炼人的心脏,增加机体的最大摄氧量,增强人体的活动能力。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一种普遍的防治疾病的手段。下图是研究人员获得跑步速度与摄氧量的关系图。由图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人体的摄氧量不断增加。请从能量转化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摄氧量为什么会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四、实验探究题
34.“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瓶内均装入澄清石灰水。
(1)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 ,向乙瓶 。(均选填“吸气”或“呼气”)
(2)经向两瓶内分别呼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
(3)在本实验中,乙瓶的作用是 ,甲瓶的作用是 。
35.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选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36.(2018八上·宁波月考)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 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 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
(2)在实验中设置 A 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37.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用夹子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被 ;当 和 舒张,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五、说理题
38.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39.为什么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40.简述气体交换的结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解答】A是脑;
B是肺;
C是肝脏;
D是心脏;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根据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解答即可。
【解答】A、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A不符合题意;
B、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的多,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少,因此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少,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上升,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吸气时,膈肌勺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 径均增大,胸腔容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升高,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而人体中血红蛋白运输的氧气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所以人要加快呼吸而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因此运动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增加。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不符合题意;
B、曲线A表示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低,B不符合题意;
C、曲线B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C不符合题意;D、曲线A呼吸效率低,呼吸深度较低,因此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该实验模拟“人的呼吸”,吸气时,人的肺体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人的肺内。
【解答】A、向下拉橡皮膜时,瓶内的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变大,气球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故模拟的是人吸气时的过程,A符合题意;
B、b鼓起,有气体吸入,B不符合题意;
C、底部橡皮膜向下拉,相当于横膈膜下降,使锥形罩容积扩大,因此气体吸入,C不符合题意;
D、由于c内的气压小于a,因此外界空气进入气球,模拟吸气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那么图示分析肺泡内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如图中乙;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乙图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解答】 ④处因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氧气浓度小于③处氧气浓度;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选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
【解答】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A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B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 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 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1是气管、支气管、2是肺,3是胸廓、4是膈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装置中编号2模拟肺,故A正确不合题意;
手向下拉4膈肌,胸廓扩张,2肺随之扩张,即气球会变大,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I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不符合题意;
B、II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B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I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C符合题意;
D、II图曲线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频率较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
【解答】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或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解答】A、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或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暗红色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图中甲处二氧化碳、氧气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B错误,符合题意;
C、图中乙处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动脉血中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使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同化作用是指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是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
【解答】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直径变小,胸廓的容积变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肺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吸气时正好相反。
【解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系统组成结构解题即可。
【解答】气体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然后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想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故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①鼻腔→②咽→③喉→⑤气管→④支气管→⑦肺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气体入肺,是在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肺扩张,胸廓扩大,气体出肺,在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回缩,胸廓缩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解答】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当膈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依次是外界>气管>肺泡,C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肺循环的血液变化和血液流动.可以从肺循环方面来切入。
【解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通过血液循环流入左心房,故血管丙将血液流回心脏的左心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1.【答案】血红蛋白;氧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解答】一氧化碳造成中毒的原因是: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故答案为:血红蛋白;氧
22.【答案】(1)气体交换
(2)小肠绒毛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分析:通过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以知道:切块越小、切块表面积之和越大,如下表:
切块边长切块数切块表面积818×8×4×1=256
484×4×4×8=5142642×2×4×64=1024·········
【解答】(1)通过类比可知: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皱襞和绒毛的存在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故答案为:(1)气体交换;(2)小肠绒毛。
23.【答案】(1)A→C→B→D→E→F
(2)气体交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根据气体进入肺的顺序解答。
(2)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解答】(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A鼻腔、C咽、B喉、D气管和E支气管,最后进入F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因此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A→C→B→D→E→F。
(2)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F中进行了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A→C→B→D→E→F(2)气体交换
24.【答案】(1)呼气
(2)增大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1)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2)AB段属于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胸腔的体积是增大的。
故答案为:(1)呼气(2)增大
25.【答案】(1)吸气;收缩
(2)二氧化碳;扩散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解答】(1)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图乙中A表示二氧化碳,其通过扩散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故答案为:(1)吸气;收缩(2)二氧化碳;扩散
26.【答案】(1)收缩
(2)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2)由图可知,ECMO接在心脏上腔静脉处,血液从上腔静脉处进入ECMO,经ECMO后接到肺静脉回到左心房(或接到主动脉处)主要替代了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部分和替代心脏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据此确定ECMO技术主要设备中的氧合器替代的器官。
【解答】(1)由于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胸廓上下径增大,肺随之扩大,这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泡),进行吸气,当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时,吸气完成,因此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处于收缩。
(2)ECMO技术从甲、乙分析可知,主要是来替代完成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和替代心脏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肺循环主要是来完成血液中氧气的补充的,主要结构是肺,ECMO技术中的氧合器是血液经过时给血液补充氧气的,所以氧合器替代的是人体的肺。
故答案为:(1)收缩(2)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7.【答案】(1)肺泡、血液
(2)氧气;二氧化碳
(3)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解答】(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这特点有利于肺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所谓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平衡为止,因此图中A表示的是氧气(气体)进入血液的过程,B表示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
(3)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故答案为:(1)肺泡、血液 (2)氧气 二氧化碳 (3)氧气 二氧化碳
28.【答案】呼气;扩大;C;等于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呼气和吸气时肺内气压和大气压的关系及呼吸肌的变化。
【解答】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图中AB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BC段则表示吸气,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扩大 。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所以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C点。
故答案为:呼气;扩大;C;等于
29.【答案】(1)D
(2)二氧化碳
(3)膈肌;舒张;大于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解答】(1)图甲中的1表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是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图中的2表示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而且对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
(2)图乙中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利于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a为二氧化碳,从而进入肺泡排出体外。
(3)图乙所示气体按照d方向离开肺泡时,甲图中的3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表示呼气的过程, 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故答案为:(1)D(2)二氧化碳(3)膈肌;舒张;大于
30.【答案】(1)鼻腔;喉;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
(3)咽;气管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作用。
【解答】(1)①是鼻腔,③是喉 ,⑤是支气管。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⑥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②咽,它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呼吸和吞咽这两种动作不能同时进行,以免食物误入④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故答案为:(1)鼻腔;喉;支气管(2)肺;气体交换(3)咽;气管
31.【答案】(1)进行气体交换
(2)多;少
(3)舒张;Ⅱ
(4)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液/液体/血浆/水
(5)出血、感染、凝血等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人工肺替代的是肺,根据肺的作用解答;
(2)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A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减少,氧气的成分增多。
(3)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4)人工肺的作用其实就是进行气体的交换,不能让血液等成分渗出;
(5)使用人工肺时,肯定要进行手术,且血液要流到体外再进入体内,那么肯定面临出血、感染等风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所以,人工肺模拟的是肺的气体交换的功能。
(2)血液流经人工肺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多, 二氧化碳含量变少。
(3)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完成呼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完成吸气,完成吸气动作的一瞬间,肺内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所以,上图中Ⅱ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
(4)运用人工肺代替动物肺的研究实验膜式人工肺使用数万根中空纤维集束组成,每根中空纤维表面上布满了微孔,这些孔极小,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使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5)使用人工肺时,需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再回输至患者体内,目前仍面临许多风险。使用人工肺时可能导致的风险:出血、感染、凝血等。
32.【答案】(1)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有肺泡组成,肺泡中的气体与血液进行着气体交换。交换主要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并不能将氧气全部利用;
2、肺泡中的氧气参与了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未进行肺泡留在呼吸道中的气体并未参与交换;
3、从提供的数据中得出呼吸运动中人对氧气的利用率的高低。
【解答】(1) 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 ,是因为在呼吸道中有未参与交换的气体存在,这部分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是相同的,所以肺泡气出来后与这部分气体混合,氧气的含量升高了,同理CO2的含量降低了。所以答案为: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
(2)由上面分析可知, 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
(3)上述事实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
故答案为:(1)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 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33.【答案】人在跑步时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人的动能(或机械能),人的动能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则呼吸作用加强,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因此摄氧量会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出能量;
(2)动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就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呼吸作用时,将释放出的能量转化为人的动能。
34.【答案】(1)呼气;吸气
(2)甲
(3)对照;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石灰水的浑浊就越明显。
【解答】(1)如图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吹气,因为甲瓶中的弯管是深入到石灰水中的,如果向甲瓶吸气就会把瓶中的石灰水吸进口腔内。乙瓶中的弯管没深入到石灰水中,而直管是深入到石灰水的,应该向乙瓶中吸气,因为,如果向乙瓶中吹气,乙瓶中的气压增大,会把石灰水从直管中压出。
(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吸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氧气,因此,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甲瓶,因为向甲瓶吹气后,吹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本实验,是向甲瓶中吹入二氧化碳,因此,甲瓶的作用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乙瓶起对照作用。
故答案为:(1)呼气;吸气(2)甲(3)对照;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5.【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要想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有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首先应除掉原来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II中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验证二氧化碳存在一般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
【解答】(1)吸气时A中通过的是空气,其内含有的二氧化碳量较小,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但能除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了不吸入B装置内的液体,需要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2)呼气时要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由于呼出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故B中的石灰水变浑;
(3)A瓶内的试剂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瓶内的试剂是为了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36.【答案】(1)石灰水变浑浊
(2)对照作用,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并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各组织细胞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吸入气体成分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解题,人体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20.96%,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4%;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16.40%,二氧化碳含量约为4.10%。
【解答】(1)因为人体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进入肺泡,随呼气呼出体外,故多次呼气后,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2)在实验中,A试管是验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两者形成对照,证明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来自呼气,而不是空气;
(3)人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活的组织细胞;故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活的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1)石灰水变浑浊;(2)对照作用,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并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3)各组织细胞。
37.【答案】(1)B;较多的二氧化碳
(2)对照(或对比)
(3)C
(4)吸入;肋间外肌;膈肌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通过分析实验,可以得出答案。(1)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人处于吸气状态时,膈肌收缩,胸腔体积增大,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大;当人处于呼气状态时,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小。(2)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1)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呼出的气体进入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B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设置A试管进行对比。(3)由于组织细胞更新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4)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B;较多的二氧化碳;(2)对照(或对比);(3)C;(4)吸入;肋间外肌;膈肌
38.【答案】①肺泡的数目比较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输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也就是与周围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这一功能执行的条件是,肺泡的表面积大,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薄,从这两个条件找出肺泡具备该条件的结构特点,便是以上三条特点。
【分析】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39.【答案】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
故答案为: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分析】此题考查鼻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40.【答案】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再进入下一次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通过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再进入下一次的气体交换。
【分析】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1 /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五章 第二节人体的呼吸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台州)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下列表述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解答】A是脑;
B是肺;
C是肝脏;
D是心脏;
故答案为:B。
2.(2021八下·嘉兴期末)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C.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根据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解答即可。
【解答】A、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A不符合题意;
B、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的多,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少,因此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少,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020八上·浙江期末)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上升,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吸气时,膈肌勺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 径均增大,胸腔容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升高,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1八下·苍南期末)如图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静坐和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处于长跑状态
B.曲线A表示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高
C.曲线B处于静坐状态
D.曲线A表示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而人体中血红蛋白运输的氧气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所以人要加快呼吸而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因此运动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增加。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不符合题意;
B、曲线A表示的呼吸频率比曲线B低,B不符合题意;
C、曲线B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C不符合题意;D、曲线A呼吸效率低,呼吸深度较低,因此每次呼出与吸入时的气体量比曲线B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1八下·杭州期末)在“人的呼吸”模拟实验中,a、b、c分别是玻璃管、气球、锥形罩,各自模拟气管、肺、胸腔,有关图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模拟呼气过程
B.b鼓起,有气体吸入
C.底部橡皮膜向下拉,相当于横膈膜下降
D.c内的气压小于a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该实验模拟“人的呼吸”,吸气时,人的肺体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人的肺内。
【解答】A、向下拉橡皮膜时,瓶内的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变大,气球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故模拟的是人吸气时的过程,A符合题意;
B、b鼓起,有气体吸入,B不符合题意;
C、底部橡皮膜向下拉,相当于横膈膜下降,使锥形罩容积扩大,因此气体吸入,C不符合题意;
D、由于c内的气压小于a,因此外界空气进入气球,模拟吸气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2021八下·乐清期末)乐乐在运动时,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肺泡内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C.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那么图示分析肺泡内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1八下·吴兴期末)如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从甲到乙时膈肌在不断舒张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从乙到甲肺内气压始终小于大气压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如图中乙;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1·温州模拟)下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乙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C.④处氧气浓度大于③ 处氧气浓度
D.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乙图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解答】 ④处因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氧气浓度小于③处氧气浓度;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选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1八下·杭州月考)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肺泡 B.血液 C.组织细胞 D.心脏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
【解答】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1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关于呼吸运动时胸廓的体积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图A表示膈肌收缩,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减小,导致吸气
B.图A表示膈肌舒张,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呼气
C.图B表示膈肌舒张,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减小,导致吸气。
D.图B表示膈肌收缩,胸廓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呼气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图示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A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B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021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编号2模拟肺 B.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C.手向下拉4,2处气压比3处大 D.手向下拉4,气球会变大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 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 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1是气管、支气管、2是肺,3是胸廓、4是膈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装置中编号2模拟肺,故A正确不合题意;
手向下拉4膈肌,胸廓扩张,2肺随之扩张,即气球会变大,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2021九下·柯桥月考)下图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曲线Ⅰ可能为运动状态 B.曲线Ⅱ可能为平静状态
C.曲线Ⅰ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慢 D.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I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不符合题意;
B、II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B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I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C符合题意;
D、II图曲线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频率较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0八上·江北月考)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
【解答】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2020九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物质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通过呼吸作用完成了甲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扩散作用完成了乙处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通过异化作用完成了组织细胞内的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或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解答】A、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或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暗红色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图中甲处二氧化碳、氧气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B错误,符合题意;
C、图中乙处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动脉血中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使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同化作用是指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是指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2020八上·浙江期末)下列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结构是( )
A.皮肤 B.胃壁 C.血管 D.肺泡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
【解答】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2020八上·浙江期末)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直径变小,胸廓的容积变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肺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吸气时正好相反。
【解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
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支气管⑤气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⑦肺泡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系统组成结构解题即可。
【解答】气体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然后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想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故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①鼻腔→②咽→③喉→⑤气管→④支气管→⑦肺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平静呼吸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气体入肺,是在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肺扩张,胸廓扩大,气体出肺,在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回缩,胸廓缩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的关系是( )
A.外界>肺泡>气管 B.气管>肺泡>外界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解答】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当膈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依次是外界>气管>肺泡,C符合题意。
故选:C
20.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丙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C.甲内血液来自内脏的左心房 D.丙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肺循环的血液变化和血液流动.可以从肺循环方面来切入。
【解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通过血液循环流入左心房,故血管丙将血液流回心脏的左心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21.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丧失运输 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答案】血红蛋白;氧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解答】一氧化碳造成中毒的原因是: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故答案为:血红蛋白;氧
22.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个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构成的呢?用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帮助我们理解:如图所示,将一大块萝卜不断等分,测量切块的边长,计算切块的表面积并求和。
(1)通过“切块表面积之和”这一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由于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从而提高 的效率。
(2)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积的结构,该结构的名称是 。
【答案】(1)气体交换
(2)小肠绒毛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分析:通过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以知道:切块越小、切块表面积之和越大,如下表:
切块边长切块数切块表面积818×8×4×1=256
484×4×4×8=5142642×2×4×64=1024·········
【解答】(1)通过类比可知: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皱襞和绒毛的存在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故答案为:(1)气体交换;(2)小肠绒毛。
23.(2021八下·苍南期末)如图为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写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 (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F中进行了 。
【答案】(1)A→C→B→D→E→F
(2)气体交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根据气体进入肺的顺序解答。
(2)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解答】(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A鼻腔、C咽、B喉、D气管和E支气管,最后进入F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因此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肺的途径:A→C→B→D→E→F。
(2)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空气进入呼吸系统后在F中进行了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A→C→B→D→E→F(2)气体交换
24.(2021八下·浦江期末)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曲线BC段表示 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选填“吸气”或“呼气”)
(2)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呼气
(2)增大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1)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2)AB段属于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胸腔的体积是增大的。
故答案为:(1)呼气(2)增大
25.(2021八下·拱墅期末)如图甲所示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 (选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选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2)图乙中A表示 (填写气体名称),其通过 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答案】(1)吸气;收缩
(2)二氧化碳;扩散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解答】(1)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图乙中A表示二氧化碳,其通过扩散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故答案为:(1)吸气;收缩(2)二氧化碳;扩散
26.(2021·余姚模拟)2020年,我国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战斗在疫情的最前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在救治重症肺炎患者时,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膜肺”,如图)功不可没,图“氧合器”模拟 这一呼吸过程,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答案】(1)收缩
(2)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2)由图可知,ECMO接在心脏上腔静脉处,血液从上腔静脉处进入ECMO,经ECMO后接到肺静脉回到左心房(或接到主动脉处)主要替代了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部分和替代心脏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据此确定ECMO技术主要设备中的氧合器替代的器官。
【解答】(1)由于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胸廓上下径增大,肺随之扩大,这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泡),进行吸气,当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时,吸气完成,因此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处于收缩。
(2)ECMO技术从甲、乙分析可知,主要是来替代完成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和替代心脏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肺循环主要是来完成血液中氧气的补充的,主要结构是肺,ECMO技术中的氧合器是血液经过时给血液补充氧气的,所以氧合器替代的是人体的肺。
故答案为:(1)收缩(2)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7.如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这特点有利于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A表示的是 (气体)进入血液的过程,B表示 (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含量增多的气体是 ,含量减少的气体是 。
【答案】(1)肺泡、血液
(2)氧气;二氧化碳
(3)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解答】(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这特点有利于肺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所谓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平衡为止,因此图中A表示的是氧气(气体)进入血液的过程,B表示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
(3)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故答案为:(1)肺泡、血液 (2)氧气 二氧化碳 (3)氧气 二氧化碳
28.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一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 点,此时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
【答案】呼气;扩大;C;等于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呼气和吸气时肺内气压和大气压的关系及呼吸肌的变化。
【解答】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图中AB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BC段则表示吸气,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扩大 。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所以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C点。
故答案为:呼气;扩大;C;等于
29.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在人体呼吸时的作用为 。
A.温暖、清洁空气 B.气体进出的通道
C.对空气进行湿润处理 D.以上都对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 。
(3)图乙所示的气体按照d方向离开肺泡时,图甲中[3] 应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1)D
(2)二氧化碳
(3)膈肌;舒张;大于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解答】(1)图甲中的1表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是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图中的2表示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而且对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
(2)图乙中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利于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a为二氧化碳,从而进入肺泡排出体外。
(3)图乙所示气体按照d方向离开肺泡时,甲图中的3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表示呼气的过程, 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故答案为:(1)D(2)二氧化碳(3)膈肌;舒张;大于
30.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是 ,③是 ,⑤是 。
(2)[⑥]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 的场所。
(3)图中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②]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要说笑,以免食物进入[④] ,引起猛烈咳嗽。
【答案】(1)鼻腔;喉;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
(3)咽;气管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作用。
【解答】(1)①是鼻腔,③是喉 ,⑤是支气管。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⑥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②咽,它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呼吸和吞咽这两种动作不能同时进行,以免食物误入④气管,引起猛烈咳嗽。
故答案为:(1)鼻腔;喉;支气管(2)肺;气体交换(3)咽;气管
三、解答题
31.(2021八下·杭州月考)当感染“非典”、新冠肺炎等疾病时,病人最后往往会因为肺部呼吸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此时为挽救患者生命只能借助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帮助病人进行呼吸。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下图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人工肺替患者肺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
(2)血液流经人工肺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变 , 二氧化碳含量变 。
(3)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肋间内肌和膈肌 时,肺会收缩导致呼气;上图中 阶段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
(4)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如所用膜材料应该只允许 通过而不能让 渗出,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5)使用人工肺时,需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再回输至患者体内,目前仍面临许多风险。请写出一项使用人工肺时可能导致的风险 。
【答案】(1)进行气体交换
(2)多;少
(3)舒张;Ⅱ
(4)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液/液体/血浆/水
(5)出血、感染、凝血等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人工肺替代的是肺,根据肺的作用解答;
(2)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A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减少,氧气的成分增多。
(3)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4)人工肺的作用其实就是进行气体的交换,不能让血液等成分渗出;
(5)使用人工肺时,肯定要进行手术,且血液要流到体外再进入体内,那么肯定面临出血、感染等风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所以,人工肺模拟的是肺的气体交换的功能。
(2)血液流经人工肺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多, 二氧化碳含量变少。
(3)正常人的肺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完成呼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完成吸气,完成吸气动作的一瞬间,肺内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所以,上图中Ⅱ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
(4)运用人工肺代替动物肺的研究实验膜式人工肺使用数万根中空纤维集束组成,每根中空纤维表面上布满了微孔,这些孔极小,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使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5)使用人工肺时,需将患者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再回输至患者体内,目前仍面临许多风险。使用人工肺时可能导致的风险:出血、感染、凝血等。
32.(2020·上城模拟)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毫升。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毫升。经测定还表明,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类别 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
吸入气 20.96 0.03
呼出气 16.20 4.5
肺泡气 14.0 5.6
(1)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
(2)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
(3)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
【答案】(1)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有肺泡组成,肺泡中的气体与血液进行着气体交换。交换主要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并不能将氧气全部利用;
2、肺泡中的氧气参与了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未进行肺泡留在呼吸道中的气体并未参与交换;
3、从提供的数据中得出呼吸运动中人对氧气的利用率的高低。
【解答】(1) 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 ,是因为在呼吸道中有未参与交换的气体存在,这部分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是相同的,所以肺泡气出来后与这部分气体混合,氧气的含量升高了,同理CO2的含量降低了。所以答案为: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
(2)由上面分析可知, 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
(3)上述事实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
故答案为:(1)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 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 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33.(2020·三门模拟)跑步是一种极为简单、人人都能进行的运动项目,能锻炼人的心脏,增加机体的最大摄氧量,增强人体的活动能力。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一种普遍的防治疾病的手段。下图是研究人员获得跑步速度与摄氧量的关系图。由图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人体的摄氧量不断增加。请从能量转化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摄氧量为什么会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答案】人在跑步时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人的动能(或机械能),人的动能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则呼吸作用加强,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因此摄氧量会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出能量;
(2)动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就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呼吸作用时,将释放出的能量转化为人的动能。
四、实验探究题
34.“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瓶内均装入澄清石灰水。
(1)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 ,向乙瓶 。(均选填“吸气”或“呼气”)
(2)经向两瓶内分别呼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
(3)在本实验中,乙瓶的作用是 ,甲瓶的作用是 。
【答案】(1)呼气;吸气
(2)甲
(3)对照;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石灰水的浑浊就越明显。
【解答】(1)如图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吹气,因为甲瓶中的弯管是深入到石灰水中的,如果向甲瓶吸气就会把瓶中的石灰水吸进口腔内。乙瓶中的弯管没深入到石灰水中,而直管是深入到石灰水的,应该向乙瓶中吸气,因为,如果向乙瓶中吹气,乙瓶中的气压增大,会把石灰水从直管中压出。
(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吸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氧气,因此,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甲瓶,因为向甲瓶吹气后,吹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本实验,是向甲瓶中吹入二氧化碳,因此,甲瓶的作用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乙瓶起对照作用。
故答案为:(1)呼气;吸气(2)甲(3)对照;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5.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选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要想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有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首先应除掉原来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II中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验证二氧化碳存在一般是使用澄清的石灰水。
【解答】(1)吸气时A中通过的是空气,其内含有的二氧化碳量较小,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但能除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了不吸入B装置内的液体,需要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2)呼气时要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由于呼出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故B中的石灰水变浑;
(3)A瓶内的试剂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瓶内的试剂是为了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36.(2018八上·宁波月考)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 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 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
(2)在实验中设置 A 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答案】(1)石灰水变浑浊
(2)对照作用,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并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各组织细胞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吸入气体成分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解题,人体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20.96%,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4%;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16.40%,二氧化碳含量约为4.10%。
【解答】(1)因为人体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进入肺泡,随呼气呼出体外,故多次呼气后,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2)在实验中,A试管是验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两者形成对照,证明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来自呼气,而不是空气;
(3)人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活的组织细胞;故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活的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1)石灰水变浑浊;(2)对照作用,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并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3)各组织细胞。
37.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用夹子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被 ;当 和 舒张,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答案】(1)B;较多的二氧化碳
(2)对照(或对比)
(3)C
(4)吸入;肋间外肌;膈肌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通过分析实验,可以得出答案。(1)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人处于吸气状态时,膈肌收缩,胸腔体积增大,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大;当人处于呼气状态时,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外界气压比胸腔气压小。(2)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1)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呼出的气体进入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B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设置A试管进行对比。(3)由于组织细胞更新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4)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1)B;较多的二氧化碳;(2)对照(或对比);(3)C;(4)吸入;肋间外肌;膈肌
五、说理题
38.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答案】①肺泡的数目比较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输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也就是与周围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这一功能执行的条件是,肺泡的表面积大,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薄,从这两个条件找出肺泡具备该条件的结构特点,便是以上三条特点。
【分析】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39.为什么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答案】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
故答案为:鼻能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所以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分析】此题考查鼻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40.简述气体交换的结果
【答案】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再进入下一次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通过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再进入下一次的气体交换。
【分析】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