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四则混合运算(一)
第1课时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堂导入-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冀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1.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2.结合具体事例,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3.在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1)5×8=40 287+40=(
)
(2)98÷7=14 325-14=(
)
(3)36×8=288 288+67=(
)
327
287+5×8=287+40=327
311
325-98÷7=325-14=311
355
36×8+67=288+67=355
先填空,再把下面每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并计算。
每箱有24瓶。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①用连加法计算
24+24+24+1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每箱有24瓶。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②先算3箱的瓶数,再加箱外的12瓶。
24×3
=72(瓶)
72+1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24×3
=72(瓶)
72+12
=84(瓶)
先算乘法,我是这样写的:
24×3+12
=72+1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24×3
=72(瓶)
72+12
=84(瓶)
先算乘法,我是这样写的: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12+24×3
=12+72
=84(瓶)
买整箱的葡萄酒,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
480÷6=80(元)
86
-
80=6(元)
先算整箱的每瓶……
答: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6元钱。
买整箱的葡萄酒,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
86
-480÷6
=86
-
80
=6(元)
可以写成一个算式。
答: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6元钱。
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86
-480÷6
=86
-
80
=6(元)
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法、除法。
12+24×3
=12+72
=84(瓶)
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246÷6
40×5
-162
240
-24×6
220
-175÷5
=24+41
=65
=200
-162
=38
=240
-144
=96
=220
-35
=185
2
电子城上半月卖出计算机850台,下半月卖出计算机的台数是上半月的2倍。
(1)这个月共卖出计算机多少台?
850+850×2
=850+1700
=2550(台)
答:这个月共卖出计算机2550台。
2
电子城上半月卖出计算机850台,下半月卖出计算机的台数是上半月的2倍。
(2)下半月比上半月多卖出计算机多少台?
850×2
-
850
=1700-
850
=850(台)
答:下半月比上半月多卖出计算机850台。
1.
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法、除法。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填空。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
(1)12+36-28这个算式里,应先算(
)法,再算(
)法。
(2)56
÷7×9这个算式中,应先算(
)法,再算(
)法。
加
减
除
乘
2
1.6+2×3=24?
(
)
2.10+5÷5的结果是3。
(
)
3.25+75÷5=100÷5=20。
(
)
4.200-200÷4=0÷4=0
(
)
判断题。
ⅹ
ⅹ
ⅹ
ⅹ
3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
)。
加减法
B.
乘除法
C.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2.12×400÷300=(
)
36
B.
16
C.
6
D.
26
选择题。
B
B
4
解决问题。
(1)展览馆举行画展,下午参观的有87人,是上午参观人数的3倍。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87÷3+87
=29+87
=116(人)
答:这一天一共有116人参观。
4
解决问题。
(2)展览馆举行画展,下午参观的有87人,上午参观人数是下午参观人数的3倍。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87×3+87
=261+87
=348(人)
答:这一天一共有348人参观。
4
解决问题。
(3)公园里有杨树56棵,柳树的棵数比杨树的3倍少12棵。公园里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
56×3-12+56
=168-12+56
=156+56
=212(棵)
答:杨树和柳树一共有212棵。
4
解决问题。
(4)学校买3个篮球花294元,买一个足球花了58元。
3×294
+
58
=882+58
=940(元)
答:一共花了940元。
自己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一共花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