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阿里里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阿里里湘艺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19 20:4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里里》(演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境,并能随音乐律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二、学情分析
《阿里里》是一首质朴的云南纳西族民歌,全
(?http:?/??/?www.21cnjy.com?/?"
\t
"_blank?)歌为上下结构的一段体,五声羽调式,四二拍子。歌曲的旋律简洁纯朴,童趣盎然,加之歌词中多处出现具有纳西族特色的衬词“阿里里”,使歌曲更富有浓郁的民歌风韵。全歌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增强了作品活泼热闹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喜悦春耕的欢乐场面。2·1·c·n·j·y
三、重点难点
1、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里里》。
2、能为歌曲《阿里里》设计打击节奏、身势动作。
3、能感受《阿细跳月》的基本情绪,并能参与表现音乐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建定向
师:请大家听赏彝族民歌《阿细跳月》(图片1),并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即兴律动)mp3。
(二)初步体验
师:(创设情境导入,图片2)欢迎同学们加入我们的“快乐旅行团”。今天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到云南去旅行。21(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3—图片15)。图片16:我们来到了第一站纳西族,出示课件画外音,师:欢迎大家到我们纳西族做客。
(三)学唱歌曲《阿里里》
图片17:纳西族小朋友在文艺汇演中正用歌曲声迎接我们啦..打开mp3播放。
图片18:纳西族人民正载歌载舞。师:刚才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那些歌词吗?点出“阿里里”、“花花赛”和“撒小央”(老师把“阿里里”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阿里里”是云南纳西族民歌中最具有特色的歌曲衬词,“阿里里”、“花花赛”都是衬词,表示“高兴”、“欢乐”的意思。这些衬词就像汉语中的“啊,啦”。
图片19,“撒小秧”,是育种,先把稻种播撒在小秧床上(或小水田里),等秧苗长到一尺左右,再移栽到大水田里(插秧或抛秧)。师示范抛秧和撒杨的动作,学生跟着做。启发学生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让学生珍惜粮食。
图片20:①出示歌曲第一课《阿里里》,师:这首歌是F调,2/4拍。
纳西族人为什么在撒小秧时候要唱歌?(指名回答:因为他们劳动时很开心,很快乐,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儿,所以这首歌情绪——优美、活泼,唱时速度——中速、稍快点)。
②出示歌曲卡片,指名上台选择卡片贴在黑板上,第一名学生挑选第一、二小节,第二名学生挑选三、七小节,第三名学生挑选第四、八小节,第四名学生挑选第五、六、九、十小节的卡片。
③弹唱歌曲(老师边谈边教歌曲一次)。
④用铃鼓、碰铃、三角铁、响板四种乐器,老师用以上乐器各演示一次。
⑤让学生看着图示,边拍边唱曲子一次。
图片21:(音乐知识)节奏记号。师示范,学生跟着拍。
图片22:让男生扮月亮队,女生扮星星队,分别上台表演乐器。
师:两个队表演得都很棒!
图片23:纳西族的小朋友,他们唱这首歌时边唱边跳舞。
图片24:第一课,老师边弹边教歌词一次,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
师:我们分别扮成两个快乐小队,帮纳西族小朋友撒小秧,边劳动边唱《阿里里》。
①师领唱,学生合。
?
②女生领唱,男声合。(角色互换一次)
③指名(卢梓玹)领唱,全班合。
图片25:你们唱得真棒!
图片26:课堂作业:你能将《阿里里》中所用的音从低到高排列吗?
5
?3
?2
?
6
?1
?指名学生上台贴卡片到黑板上。
(四)评价小结:
(图片27)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快乐旅行团从云南归来,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了纳西族小朋友的热情好客、但愿我们每位同学都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把我们湖北民歌待到云南去。最后让我们听着《阿里里》的歌声离开教室(打开mp3)。
图片28:谢谢!
(?五)板书设计:??阿里里
5
3
2
1
6
1
1
6
dodo
la
1
1
6
dodo
la
1
3
3
2
domi
mire
3
2
6
mi
re
la
1
1
6
dodo
la
5
5
3
solsol
mi
1
1
6
dodo
la
1
3
3
2
domi
mire
3
2
6
mi
re
la
5
5
3
solsol
mi
5
5
3
solsol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