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机械与人》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在下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 如图9所示,一把米尺,在O点支起,两边分别挂一样的砝码各4个
和2个,下列情况下,哪种情况还能保持平衡( )
A.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近一个格
B.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远一个格
C.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个钩码
D.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半钩码
3.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B.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4. 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A B C D
5.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6.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
A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7.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的飞机上跳下后,在降落伞尚未打开之前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 )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8.下列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推开弹簧门的过程 B.用力拉弹弓橡皮条的过程
C.弹簧气枪将“子弹”射出去的过程 D.跳水运动员将跳板踏弯的过程
9.如右图,两套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 )
A 用同一套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 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 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D 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10.如下图所示滑轮组,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升高了2m,拉力F 所做的
功为8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
A 160N B 280N C 16N D 28N
11.如上图所示是李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用80N的力, 在10s内把重为120N的物体提升5m,则此过程中( )
A他做的有用功是800J B他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60W
C他做的总功是120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12.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中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η乙,W甲二、填空题(15×1分)
1、右图,一轻质杆OC能绕O轴转动,A为中点,每个钩码重1N。用弹簧秤在C处沿CB斜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秤读数为F1;若将弹簧秤竖直往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秤读数为F2。则F1_____F2(选填“>”、“<”或“=”),F2= N。
2、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纽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
测量 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
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
3、如图所示,物体重G=500N,滑轮重1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_________N,挂钩A承受_____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______N,若绳子
自由端向上拉动0.5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_m。
4、如下图所示,若拉力F=900N,物体A重1500N,不计滑轮重、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 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 ________ N,物体A移动_________ m。
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作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要 N,他每次撑起的高度是40cm,则他每撑一次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
6、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只具有势能的是 .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三、作图题:(8分)
1.下左图是用扳手转动螺母的示意图(螺母的中心为支点O),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
2、下右图,按要求把滑轮组用绳子连起来。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F=G/3 F=G/2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______旋一些(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2)实验中,用右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该钩码的下方,杠杆仍可以平衡。
2、某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次数物理量 l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1)从表中数据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套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五、计算题(23分)
1、如图,求撬动石头应在撬棒上施加多大的力?
2、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6×102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拉力做的功为2×103J,耗时20s。求:(1)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钓鱼杆 B.筷子 C.镊子 D.瓶盖起子
第9题
图
第12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