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4.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跟踪训练(解析版)
1.如图甲所示为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图,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线,以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是准确的,内电阻的测量值偏小
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0
Ω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
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I′=0.20
A
2.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合适的实验器材。某同学按如图左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量实验,其中为保护电阻,图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对应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边滑到最右边的过程中,电压表读数一直增大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边滑到最右边的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先减小后增加
C.电源的电动势,内电阻
D.电源的电动势,内电阻
3.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应选用较新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电池的电动势比较大易测量
B.应选用内阻比较大旧电池,使得电压表示数变化大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初始时应放在电阻为零的地方,这样可以保护电压表
D.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U-I图像时,应通过尽可能多的点并画一条直线,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对称的分布在直线两侧
4.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
A.双量程电流表A(量程,);
B.双量程电压表V(量程,);
C.定值电阻(阻值为);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额定电流1A);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额定电流2A)。
(1)为了调节方便,提高测量精确度,实验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填“”或“”)。
(2)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正确连接,注意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正确的位置,并选择正确的电表量程进行连线。(________)
(3)通过多次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利用这些数据在图丙中作出了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出此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内阻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郝伟从回收站找到一块多用电表,发现该电表的电压、电流挡是准确的,而欧姆挡不能使用。拆开电表,经检查发现一定值电阻引线断开,且表内的干电池标签发黄、参数模糊。为测量该电阻的阻值R,及该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他拆下该电阻和电池,并找到一个电阻箱利用图甲的电路进行了下列实验,完成步骤中的填空。
(1)将多用电表置于直流3V挡,黑表笔与a相连,闭合S,红表笔前、后分别与b、c接触。当电阻箱的电阻为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和,则______。
(2)保持黑表笔与a相连,将红表笔与b相接,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多组R的值及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并求出及的值如下表:
在图乙中描出所缺数据点,并作出关系图线_____
。
(3)根据图线可求得该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__V;内电阻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6.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图像时描点不准确.
(2)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______)作用,使得电流表上读出的数值比流过电源的电流(______)一些.U越大,电流表的读数与总电流的偏差就越大,将测量结果与真实情况在U-I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可以得到,.
7.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电动车上电池的电动势E(约为36V左右)和内阻r(约为10Ω左右),需要将一个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内阻Rg约为10kΩ左右)改装成量程为45V的电压表,然后再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以下是该实验的操作过程。
(1)由于不知道该电压表内阻的确切值,该小组将一个最大阻值为50kΩ的电位器RP(可视为可变电阻)与电压表串联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改装,请完成③的填空
①将总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右端,同时将电位器的阻值调为零;
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适当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9V;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调节电位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
④不再改变电位器的阻值,保持电压表和电位器串联,撤去其他电路,即可得到量程为45V的电压表。
(2)该小组利用一个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和改装后的电压表(电压表的表盘没有改变,读数记为U)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测量电路来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小组首先得出了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用E、r和U表示),然后根据测得的电阻值R和电压表的读数U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Ω;
(3)不考虑电压表改装时的误差。利用图乙所示电路测得的电动势E测和内阻r测与真实值E真和r真相比,E测___________E真,r测___________r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某材料长度如图1,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mm。
(2)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和参考电路: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6)
电压表V2(量程1V,内阻约6)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1)
电流表A2(量程2mA,内阻约1)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3)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
定值电阻R3(阻值1)
开关,导线若干
A.
B.
C.
D.
①甲同学想要测量马铃薯电池的电动势(约1.0V)和内阻(约500)。选用合适器材后,应选择最优电路______(填写参考电路对应的字母)进行测量。
②乙同学想要测量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选用合适器材后,应选择最优电路______(填写参考电路对应的字母)进行测量。
9.某同学要测某品牌电话手表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阻值大小为0.5Ω。
(1)闭合开关S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
(2)实验过程中,若某次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示数为___________V;
(3)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电压表U和电流表I的示数,做出U-I图像如图丁所示,则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V,电池的内阻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量一组废旧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废旧电池组:电动势约为,内阻约为
B.电压表:量程为,内阻为
C.电流表:量程为,内阻不超过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E.电阻箱:阻值
F.开关,导线若干
(1)由于电压表量程太小,实验小组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改装了一个的电压表(表盘刻度未改),则电压表应与电阻箱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电阻箱的阻值应为__________。
(2)为了比较精确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与内阻,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代号______。
(3)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设计的合理电路测出的数据绘出的图线(为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则电源的电动势__________,内阻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实验小组要测量某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可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流表、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各一只,电键两个以及导线若干。在研究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量程小,需要把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一倍才能完成实验。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扩大电流表的量程,实验步骤如下:
①断开电键和,把电阻箱的阻值调到__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
②闭合电键,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满偏;
③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电流表___________,此后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的位置不再变动。
(2)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电键、都闭合,调节电阻箱的值,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②重复步骤①,测量并记录多组、数据;
③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步骤②得到的多组数据描点画图。得到的图像如图2所示;
④经测量,图像横轴截距的绝对值为,纵轴截距为,则电源的电动势____________,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则电源的内阻__________。
(3)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在扩大电流表量程的环节中,当电流表读数为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实际上并不等于,而是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从而对后面的测量造成影响,要减小这种误差,应该满足电阻箱连入电路的总电阻____________(填“远大于”或“接近”)电流表电阻。
12.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几欧姆
B.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
V,内阻约为
C.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
V,内阻约为
D.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Ω
E.导线和开关
(1)该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还有一根导线没有连,请补上这根导线(要求在闭合开关前不再调节滑动变阻器)。(______)
(2)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和的示数得到多组数据、,描绘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k,横轴上的截距为a,则电源的电动势________,内阻为________(用k、a、表示)。
13.一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E(约)和内阻r(小于)。图中电压表量程为,内阻:定值电阻;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S为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完成下列填空:
(1)为保护电压表,闭合开关前,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可以选___________
(填“5.0”或“15.0”);
(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下阻值R和电压表的相应读数U;
(3)根据图(a)所示电路,用R、、、E和r表示,得___________;
(4)利用测量数据,做图线,如图(b)所示:
(5)通过图(b)可得___________V(保留2位小数),___________
(保留1位小数);
(6)若将图(a)中的电压表当成理想电表,得到的电源电动势为,由此产生的误差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电动势测量值E测=1.4V,电源内阻测量值为
由图甲电路图可知,相对于电源来说,电流表采用了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电流表所测电流小于流过电源的电流,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电动势的测量值表示为
内阻的测量值表示为
AB错误;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
C错误;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V时,电流表的示数
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由电路接法可知左右两部分并联后与串联,则可知在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则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总电流先减小,右边支路电压增加电阻减小故电流增加,则电流表支路电流先减小,当两支路电阻相等后再向右移动阶段,电流表支路电压减电阻增加故电流表示数还是在减小,故B错误;
CD.则由图像可知当电压为2.5V时,电流为0.50A,此时两部分电阻相等,则总电流为;而当电压为2.4V时,电流分别对应0.33A和0.87A,则说明当电压为2.4V时,干路电流为
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解得电源的电动势
内电阻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BD
【详解】
AB.干电池用久了内阻会变大,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实验时应使用内阻较大的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使得电压表示数变化大故A错误B正确;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初始时应放在电阻最大的地方,这样可以保护电流表,故C错误;
D.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U-I图像时,应通过尽可能多的点并画一条直线,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对称的分布在直线两侧,故D正确。
故选BD。
4.
1.30
0.60
【详解】
(1)[1]一般干电池内阻较小,为了使电流表示数较明显,提高测量精确度,也为了调节方便,实验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2)[2]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电压表量程选3V,内阻一般几欧,电流表量程选0.6A,也可以参考图丙中数据确定量程,实物的连接如图所示
(3)[3][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图线与纵轴交点表示电动势,故此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30V,图线斜率绝对值表示内阻r与的串联值,可得
故内阻为
5.
【详解】
(1)[1]由欧姆定律可知
解得
(2)[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线如图所示:
(3)[3][4]根据实验步骤与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源电动势为:
整理得
由图示图线可知,纵轴截距
图线斜率
解得,电源电动势为
电源内阻为
6.分流
偏小
【详解】
略
7.3
36
8
小于
小于
【详解】
(1)[1]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确定,所以不能采用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改装。但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为15V,所以要想将电压表改装成量程为45V的电压表,电位器承担的电压应该是电压表电压的两倍,由于二者之间是串联关系,所以电位器的阻值应调节为电压表内阻的两倍因此,当电压表的示数为9V时,只需调节电位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变为3V即可;
(2)[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整理可得
[3][4]故由图像可得
解得
E=36V
r=8Ω
(3)[5][6]设电压表和电位器的总阻值为R′,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整理得
而
故有
E测<E真
r测<r真
8.
A
C
【详解】
(1)[1]游标卡尺读数为
[2]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2)[3]因为电池的内阻较大,所以应该电流表分压不显著,定值电阻为1欧姆,对电路起不到保护作用,故没必要使用。故选A;
[4]新干电池内阻较小,电流表分压作用明显,所以应外接,又因为干电池电动势为1.5V,为了保护电路,应使用定值R3,故选C。
9.左
2.40
2.94
0.969
【详解】
(1)[1]
为了让电流由最小值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开始时应滑到最左端。
(2)[2]
电压表量程是3.0V,最小分度是0.1V,由图示可读出电压示数为2.40V。
(3)[3]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
[4]
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电阻与定值电阻之和,故
所以
10.串联
4kΩ
4.0
5.3
【详解】
(1)[1]把量程为3V的电压表改装成量程是4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
[2]串联电阻分压是1V,电压表两端电压是分压电阻电压的3倍,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串联电阻阻值为电压表内阻的,则串联电阻阻值
(2)[3]由题意可知,电流表内阻大于电源内阻,为减小实验误差,相对于电源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4][5]改装后电压表量程是原电压表量程的倍,电压表示数为U时路端电压为,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为
整理得
由图乙可知图象纵轴截距
斜率的绝对值
解得电源电动势
E=4.0V
内阻
r≈5.3Ω
11.最大
半偏
大于
远大于
【详解】
(1)[1]为了保护电路,电阻箱的阻值应调到最大;
[2]若想扩大电流表的量程,需并联一个电阻且为了使量程扩大一倍,电阻应分一半的电流,故此时电流表半偏;
(2)[3][4]电流表量程扩大了一倍,故干路电流为,则有
故有
则
可得的斜率
纵截距
则电源的电动势为
电源的内阻为
(3)[5][6]在闭合开关后,由于并联滑动变阻器,使得回路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增大,即
使通过的电流大于,要减小这种误差,则要求开关闭合前后电阻变化对电流影响很小,故电阻箱接入电路总电阻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
12.
【详解】
(1)[1]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最大。
(2)[2][3]由电路可得
即
故有
解得
13.15.0
1.55
1.0
5
【详解】
(1)[1]为了避免电压表被烧坏,接通电路时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能比电表满偏电压大,则由并联电路分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因此选。
(3)[2]由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化简可得
(5)[3][4]由上面公式可得
由图象计算可得
代入可得
(6)[5]如果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则可有
则此时
因此误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