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4电势能与电势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4电势能与电势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9 16: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4电势能与电势
课时练(解析版)
1.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已知试探电荷q在场源电荷Q的电场中具所有电势能表达式为Er=(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r为试探电荷与场源电荷间的距离)。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Q2分别固定在x坐标轴的x=0和x=6cm的位置上。x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B是图线与x的交点,A点的x坐标是4.8cm,图线上C点的切线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荷Q1、Q2的电性相反
B.电荷Q1、Q2的电荷量之比为1∶4
C.B点的x坐标是8cm
D.C点的x坐标是12cm
2.如图所示,两条完全相同的圆弧形材料AOB和COD,圆弧对应的圆心角都为120?,圆弧AOB在竖直平面内,圆弧COD在水平面内,以O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两弧形材料均匀分布正电荷,P点为两段圆弧的圆心,已知P点处的电场强度为E0、电势为φ0,设圆弧AO在圆心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产生的电势为φ,选无穷远的电势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E=E0,φ=φ0
B.E=E0,φ=φ0
C.将质子(比荷)从P点无初速释放,则质子的最大速度为
D.若两段弧形材料带上的是等量异种电荷,x轴上各点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为零
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模拟电场线的显形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场是由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
B.该电场是由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
C.该电场中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D.该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4.如图所示,一电子在外力作用下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做匀速运动。A、B两点关于O点对称,电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所受电场力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C.电子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A、B两点和无穷远处电势不相等
5.如图所示,Q1、Q2为两个等量同种带正电的点电荷,在两者的电场中有M、N和O三点,其中M和O在Q1、Q2的连线上(O为连线的中点),N为过O点的垂线上的一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Q1、Q2连线的中垂线位置可以画出一条电场线
B.若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放在M、N和O三点,则该点电荷在M点时的电势能最大
C.若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从M点移到O点,则电势能减少
D.若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从N点移到O点,则电势能增加
6.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区域内,O点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c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C.e、f两点电势相同
D.a、c两点电势相同
7.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势
B.电场强度
C.同一电荷在A点受力较大
D.同一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8.如图所示,真空中静止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A、B为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位置。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EpA,在B点的电势能为EpB。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等于(  )
A.
B.
C.
D.
9.如图甲所示,在某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与Ox轴重合,取O点电势为零,Ox方向上各点的电势随x轴坐标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  )
A.沿Ox方向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
B.电子所受电场力沿x轴负方向
C.电子的电势能将一直增大
D.电子运动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10.如图所示,、是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在a、b点分别固定有+Q和-Q的点电荷,现将b点处点电荷-Q以顺时针方向沿圆弧从b点移到c点,关于圆心O点处的电势和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越来越小
B.电场强度先变大后变小
C.电势保持不变
D.电势不断降低
11.两等量异种点电荷垂直纸面放置(图中未画出),O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在点电荷连线的中垂面上有以O点为圆心的一个圆和一条直线如下图所示,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为M、N两点。则(  )
A.直线上M、N两点的电势不相等
B.将某一检验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可能做正功
C.M、N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D.相对于中垂面上其它点,O点的场强最大
1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等量正电荷,OO'为两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P点在垂直平分线上,四边形ONPM为菱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和O点的电势相等
B.N点和M点场强相同
C.电子在N点和M点具有相同的电势能
D.电子由P到O的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
13.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V、10V、2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V/cm
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
-2V
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的低12eV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2eV
14.如图(a),竖直面内,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固定着一根与电场方向平行的足够长光滑绝缘细杆,杆上O、C两点和两个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B恰好构成菱形OACB,令x轴与杆重合,以O点为坐标原点,规定水平向左为
A、B电荷在x轴上产生的合场强的正方向,用Em表示该合场强的最大值,则该合场强在x轴上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现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套在杆上,使其从
O点由静止释放,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若E0=Em,小球将在OC之间做往复运动
B.若Eo>Em,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C.若移走B电荷,仍从O点释放小球,则小球运动到OC连线中点时对杆的弹力一定最大
D.若移走B电荷,仍从O点释放小球,则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最大值为
15.如图所示,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的质量分别是和,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物体相连,倾角为的斜面处于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物体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且轻绳恰好伸直,然后撤去外力,直到物体获得最大速度,且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此过程中(  )
A.撤去外力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物体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对于物体、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电场力做功小于该系统增加的机械能
D.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大于物体电势能的减少量
16.某电场中有A、B、C三点,三点的电势分别是,,,现有一电荷量的点电荷P。求:
(1)该点电荷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大?
(2)若将P从A移到B,则静电力做功多少?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3)若将P从B移到C,则静电力做功多少?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17.如图甲所示,电荷量为q=1×10-4的带正电的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方向沿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的质量;
(2)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块运动4s过程中;其电势能的改变量;
18.如图1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为直角,∠B=60°,O为BC中点,A、B的距离为2m。电场方向沿AO方向。在A点放一试探电荷,其受力与电荷量之间的的关系如图2中直线所示。
(1)若O点电势为零,求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大;
(2)将一电荷量为q=0.3C的正电荷从B点沿BAC移动到C点,求:静电力所做的功并分析在此过程中该电荷的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19.在一个点电荷Q的电场中,以点电荷Q的位置为原点O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在其中A、B两点分别放置试探电荷,试探电荷受到静电力的大小F跟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的关系分别如图2中直线a、b所示。已知A点的坐标为(0.3
m,0)。
(1)求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A和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B。
(2)求B点到点电荷Q的距离rB。
(3)将一试探电荷从B点移动到A点,请根据点电荷场强分布的特点,自选两条移动路径证明,电场力做的功WBA与路径无关(在图中画出所选择的路径)。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2g的小球a穿在光滑的水平绝缘细杆上,杆长为1m,小球a带正电,电荷量为q=2×10-7C,在杆上B点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2×10-6
C的正电小球b。小球a在F=0.018N的向右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向B运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变。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两个小球可看做点电荷,已知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球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当a球的速度最大时,ab两球之间的距离;
(3)已知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势为,式中k为静电力恒量,Q为点电荷电量,r为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则a球从A运动到中点O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电势能
故电势
那么场源电荷附近电势正负和场源电荷正负一致,故由图可得原点处电荷带正电,处电荷带负电,故A正确;
B.点处电势为零,故有
所以,电荷、的电荷量之比
故B错误;
C.点处电势为零,根据电势为零可得
可得
解得所以点的坐标
故C正确;
D.点电荷周围场强
两场源电荷电性相反,那么两场源电荷在点的场强方向相反,点电势变化为零,故点场强为零,根据叠加定理可得两场源电荷在点场强大小相等,故有
解得
故D正确;
本题由于选择错误的,故选B。
2.B
【详解】
AB.设圆弧AO在圆心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由对称性可知圆弧BO、CO、DO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都为E,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得,圆弧AOB在圆心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方向沿x轴正方形,同理可得圆弧COD在圆心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方向沿x轴正方向,所以在P点处的合电场强度为
联立解得
由于电势是标量,圆弧AO在圆心P处产生的电势为,则圆弧BO、CO、DO在圆心P处的电势都为,则P点处的总电势为
解得
故B正确,A错误;
C.从P点无初速度释放质子,到达无穷远处时速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

故C错误;
D.若两段弧形材料带上的是等量异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在x轴上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场强为零,正负电荷产生电势数值相等,电势叠加结果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B.由图片中电场线形状特征判断,该图片是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特征图,A错误,B正确;
C.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得,A点场强大小大于B点场强大小,C错误;
D.由于不知道哪边是正电荷,哪边是负电荷,电场线方向不能确定,即不能确定两点电势的高低,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电场线分布如图
A.根据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知,从A→O→B,电场强度的方向不变,水平向右,电场强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电子所受电场力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A正确;
B.A、B两点关于O点对称,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错误;
CD.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A、B两点和无穷远处电势相等,根据
则电子的电势能相等,C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
A.等量同种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其连线的中点处场强为零,因此不可能有一条电场线穿过,所以在Q1、Q2连线的中垂线位置不能画出一条电场线,故A错误;
B.根据等量同种正电荷形成的电势的特点可判定:图中M、N、O三点电势大小的关系为
根据电势能
可判定带正电的点电荷在M点时的电势能最大,故B正确;
C.从M点到O点,电势是降低的,所以电场力对带电荷量为的点电荷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故C错误;
D.从N点到O点,电势是升高的,所以电场力对带电荷量为的点电荷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AB.点电荷周围的场强为,则球心的球面上的各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均沿半径向外,再与匀强电场的场强合成可知,b、d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所以电场强度不同;a、c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等,故AB错误;
CD.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是一个等势面,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且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所以有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减低,所以由题图知
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由于不知所放电荷的电性,所以不能确定该电荷在A、B两点电势能的大小,故AD错误。
故A错误;
BC.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由题图可知,电场强度
所以,同一电荷在A点受电场力较小,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A与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从A到B根据电场力做的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有
联立解得
故选D。
9.A
【详解】
A.图乙的斜率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乙可知,沿Ox方向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A正确;
B.由图乙可知,沿x轴正方向电势升高,所以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则电子所受电场力沿x轴正方向。B错误;
C.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电势能减少。C错误;
D.根据选项A可知,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则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错误。
故选A。
10.AC
【详解】
AB.将b点处点电荷-Q顺着圆弧沿顺时针从b点移到c点,两个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夹角越来越大,因此O点的合场强越来越小,A项正确,B项错误;
CD.在+Q电荷的电场中O点电势不变,在-Q电荷的电场中O点电势也不变,因此O点的电势始终不变,C项正确,D项错误;
故选AC。
11.CD
【详解】
A.由于等量异号电荷的连线的中垂面为等势面,直线上M、N两点处的电势相等,故A错误;
B.由于等量异号电荷的连线的中垂面为等势面,故将某一检验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动到N点,电场力不做功,故检验电荷的电势能不变,故B错误;
C.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关于其连线对称,而
M、N两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故M、N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C正确;
D.等量异号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场强最大,故图中O点的场强最大,故D正确。
故选CD。
12.CD
【详解】
A.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如图:
可知,P点和O点不在同一等势面上,因此P点和O点电势不相等,选项A错误;
B.根据叠加原理可以知道,N、M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场强不同,选项B错误;
C.由图可以知道N和M点电势相等,电子在N点和M点具有相同的电势能,选项C正确;
B.电子由P到O的过程中逆着电场线移动,故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正确。
故选CD。
13.ABD
【详解】
A.因ab电势相同,则ab连线是等势面,则过c点做ab的垂线即为场强方向,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选项A正确;
B.因为
解得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
φO=
-2V
选项B正确;
C.a点的电势比c点低12V,则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的高12eV,选项C错误;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
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4.BD
【详解】
A.根据静电力对小球做的功,从O到C,两电荷对小球做功为零,对小球做正功,故小球在C点的速度不为零,则小球不是做往复运动,故A错误;
B.当Eo>Em时,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B正确;
C.若移走B电荷,仍从O点释放小球,从O到C力先变大后变小,又变大再变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在OC连线中点时对杆的弹力不是最大,故C错误;
D.若移走B电荷,仍从O点释放小球,只有A产生的电场和匀强电场,原来两电荷的最大电场强度为Em,现在单个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m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BD。
15.AD
【详解】
A.撤去外力的瞬间,AB一起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A正确;
B.物体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此时绳子拉力为15N,对物体A有
解得
B错误;
C.根据功能原理,非重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对于物体、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电场力做功等于该系统增加的机械能。C错误;
D.电场力为
解得
撤去拉力瞬间,绳子拉力为
之后,绳子拉力一直大于电场力,所以拉力对物体B做的功大于电场力对物体B做的功。根据功能关系,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
电场力对物体B做的功等于物体电势能的减少量。所以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大于物体电势能的减少量。D正确。
故选AD。
16.(1),,;(2),电势能增大了;(3),电势能减小了
【详解】
(1)根据电势能公式得
,,
(2)根据功的公式得
根据功能关系得
(3)
根据功的公式得
根据功能关系得
17.(1)1kg;(2)0.4;(3)减少56J
【详解】
(1)在2秒到4秒内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前2秒物块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在2秒到4秒内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有
(3)由题意可得,由图像得前2秒内的位移为
在2秒到4秒内物块的位移
则电场力的功为
则电势能减少了
18.(1)12V、6V、-6V;(2)见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电场强度为
由几何关系可知,AO、BO、CO距离均为d=2m,则A点电势为
V
B点电势为
V
C点电势为
V
(2)由几何关系,BC距离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将电荷由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
从B至A过程,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从A至C过程,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全过程中电场力做了3.6J的正功,故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3.6J。
19.(1)40N/C,2.5N/C;(2)1.2m;(3)证明见详解
【详解】
(1)由场强定义式,得

(2)由


(3)如图所示
连接OB,以Q所在处的原点O为圆心,分别过A做圆弧与OB相交于C、过B做圆弧与x轴相交于D,则所选两条路径分别为从B到C到A和从B到D到A。CA和BD分别为点电荷Q的等势面,沿等势面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为零;BC和DA分别沿半径方向,根据到点电荷距离相等的各点场强大小相等的场强分布特点可知,试探电荷分别从B到C和从D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在每小段距离上做的功都对应相等。因此,电场力做功与这两条路径无关,只取决于初位置B和末位置A。
20.(1)7.2m/s2;(2)0.447
m;(3)
【详解】
(1)a球受力如图,
由库仑定律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当a球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设此时ab两球相距r0
所以ab两球之间的距离为0.447m;
(3)据题意知:a球在A点的电势能为
a球在O点的电势能为
所以从A到O的过程中,a球的电势能变化量为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