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课时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9 16: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3.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课时练(解析版)
1.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决定导体电阻率大小的因素是(  )
A.导体的电阻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
D.导体的材料
2.两根材料和长度均相同的合金丝a、b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中A、B所示,则a、b电阻Ra、Rb以及横截面积Sa、S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Ra>Rb,Sa>Sb
B.Ra>Rb,Sa<Sb
C.Ra<Rb,Sa>Sb
D.Ra<Rb,Sa<Sb
3.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材料有关
B.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纯金属的电阻率比合金的电阻率小
D.产生超导现象时,材料的电阻为零,但材料的性质没有变,材料的电阻率不为零
4.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仍为I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C.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D.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5.如图所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的导体,R1边长为2L,R2边长为L,若R1的阻值为8Ω,则R2的阻值为(  )
A.4Ω
B.8Ω
C.16Ω
D.64Ω
6.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不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而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C.由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由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R、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7.实际生活中,输电线路的电阻不能忽略,根据电阻定律可知(  )
A.导线越长,电阻越小
B.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C.电阻率越大,电阻越小
D.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8.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现将它截成相等的两段,再将它们并联起来,测得阻值为3Ω,则电阻丝原来的电阻值为(  )
A.3Ω
B.6Ω
C.9Ω
D.12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
B.实现静电屏蔽一定要用密封的金属容器,金属网不能起到屏蔽作用
C.金属电阻温度计常用纯金属做成,是利用了纯金属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
D.在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一下,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10.如图甲、乙所示两个电路,电源内阻不计,甲图中电源电动势是乙图中电源电动势的两倍,导线电阻不计。两正方形线框由粗细均匀的不同材料电阻丝制成,两线框边长相等,电阻丝粗细相同。甲图中导线接在左,右边框的中点,乙图中导线接在左、上边框的中点,若两线框的电功率相同,甲图中电阻丝的电阻率为ρ,则乙图中电阻丝的电阻率为(  )
A.
B.
C.
D.
11.小磊家安装一路专线为额定功率1.5kW的空调供电,用去的铜导线长100m,横截面积2.5mm2,已知铜的电阻率为,如果空调能够正常工作,这段导线上损失的电压最接近(  )
A.1.2V
B.4.6V
C.24V
D.46V
12.家用电热水器,在使用时具有漏电危险,当发生漏电时,电流会经过水管中的水,流到人体而发生意外事故。“隔电墙”可以在--定程度上保护人体的安全,其装置如图(1),其内部结构是一个螺旋状的绝缘管道,结构如图(2),它实则上是将水管的水道变得更细更长,安装位置如图(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漏电时“隔电墙”能完全隔断电流。
B.“隔电墙”是靠减小水流速度来减小电流的。
C.“隔电墙”是通过增加管道中水的电阻来保护人体安全的
D.“隔电墙”是通过增加管道中水的电阻率来保护人体安全的
13.离地面高度5.0×104m以下的大气层可视为电阻率较大的漏电介质,假设由于雷暴对大气层的“电击”,使得离地面高度5.0×104m处的大气层与带负电的地球表面之间形成稳定的电场,其电势差约为3×105
V。已知,雷暴每秒钟给地球充电的电荷量约为1.8×103C,地球表面积近似为5.0×1014
m2,则(  )
A.该大气层的等效电阻约为600Ω
B.该大气层的平均漏电电流约为1.8×103
A
C.该大气层的平均电阻率约为1.7×1012Ω·m
D.该大气层的平均电阻率约为1.7×108Ω·m
14.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钢丝,原来的电阻为R,则(  )
A.截去,剩下部分的电阻变为
B.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电阻变为2R
C.对折后,电阻变为R
D.均匀拉长,使截面积为原来的,电阻变为4R
15.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ρ=8×106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视为长度20cm、横截面半径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刚好发生反应。求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
16.如图所示,一只鸟站在一条通电的铝质裸导线上,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85mm2,导线上通过的电流为400A,鸟两爪的距离为5cm,铝的电阻率
。求鸟两爪间的电压。在解题过程中你对小鸟的电阻做了怎样的近处理?为什么?
17.一根铜导线长度是60cm,横截面积是0.5mm2,它的电阻是多少?一根输电用的铜导线长度是10km,横截面积是1cm2,它的电阻又是多少?为什么做电学实验时可以不考虑连接用的导线的电阻,而输电线路需要考虑导线的电阻?(已知常温下)
18.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体铜柱的a、b端,c、d端,e、f端分别接入电路,已知其电阻率为ρ铜,计算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分别是多大。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电阻率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率只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故选D。
2.B
【详解】
I-U图象中直线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可知,A的阻值要大于B的阻值;再由可知,材料和长度均相同的两导体,截面积越小则电阻越大,故说明A的截面积要小于B的截面积。
故选B。
3.C
【详解】
A.电阻率的大小与温度和材料本身都有关,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故A错误;
B.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
C.电阻率跟导体的材料有关,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故C正确;
D.产生超导现象时,超导体的电阻率为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AB.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导线长度要变为原来的2倍,金属丝电阻率不变,由电阻定律可知,导线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
电压U不变,由欧姆定律
可知,电流变为原来的
,选项AB错误;
CD.电流I变为原来的,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的电子数n不变,每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不变,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vS可知,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变为原来的,选项D正确,C错误。
故选D。
5.B
【详解】
由公式
长度比为2:1,横截面积比为2:1,所以两电阻比为1:1,则R2的阻值为8Ω,故B正确。
故选B。
6.A
【详解】
A
D.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不仅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而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导体的电阻R、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无关,D错误,A正确;
B.导体的电阻的电阻有无与导体中电流的存在有无无关,B错误;
C.由
可知,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C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导线越长,电阻越大,电阻率越大,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设电阻丝原来的电阻值为R,根据电阻定律可知所截后的每根电阻丝电阻值为
由题意可知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R=12Ω
故选D。
9.A
【详解】
A.电源的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对同一种电池而言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A正确;
B.实现静电屏蔽不一定要用密封的金属容器,金属网也能起到屏蔽作用,B错误;
C.电阻温度计就是利用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制成的,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C错误;
D.在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一下,这是静电现象,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设甲图中线框每边的电阻为,则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设乙图中线框每边的电阻为,则其接入电路的总电阻为,由题意有
其中
计算得
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乙图中电阻丝的电阻率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得工作电流为
根据电阻定律得到导线的电阻为
则正常工作时在这段导线上损失的电压为
故B正确。
故选B。
12.C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
水的电阻率不变,在该情况下,将水流变长,横截面积变小来增大电阻,减小电流,从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故选C。
13.BC
【详解】
AB.该大气层的平均漏电电流约为
该大气层的等效电阻为
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可得,该大气层的平均电阻率约为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4.CD
【详解】
A.根据电阻定律可知,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则截去,剩下部分的长度为原来的则电阻变为,所以A错误;
B.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利用材料体积不变,由体积公式,则长度变2l,面积将减,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
电阻变为4R,所以B错误;
C.对折后,长度减为
,面积增大为,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
电阻变为R,所以C正确;
D.均匀拉长,使截面积为原来的,则长度为原来的2倍,所以电阻变为4R,则D正确;
故选CD。
15.0.31μA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髓质神经纤维的电阻为
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故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0.31μA。
16.,把小鸟的电阻看成无穷大,因为小鸟的电阻相对这段导线来说要大很多
【详解】
根据
鸟两爪间导线的电阻为
根据欧姆定律得鸟两爪间的电压
在解题过程中,把小鸟的电阻看成无穷大,因为小鸟的电阻相对这段导线来说要大很多
17.,,见解析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
可得铜导线的电阻为
铝导线的电阻为
做电学实验时可以不考虑连接用的导线的电阻,因为通过上边求解可以看出,做电学实验时连接用的导线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而输电线路因为距离很远导致电阻不能忽略。
18.;;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当接入a、b端时,电阻

当接入c、d端时电阻

当接入e、f端时,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