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2021-2022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检测卷(二)(试卷+答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版2021-2022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检测卷(二)(试卷+答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23 11:29: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检测题(二)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特别提醒:
1.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答案一律用黑色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及有关说明。
3.
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相应题号的方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图1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2.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AB,D为AC的中点,若DC=4
cm,则AB的长是(  )
A.3
cm
B.6
cm
C.8
cm
D.10
3.
一个角的补角大于余角的3倍,这个角是(  )
A.大于45°的锐角
B.45°
C.90°
D.135°
4.
∠A的补角是∠C,∠C又是∠B的余角,则∠A一定是(  )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无法确定
5.
从点O出发有五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的个数是(
)
A.
4个
B.
5个
C.
7个
D.
10个
6.
两个角是锐角,它们的和(  )
A.是锐角
B.是直角
C.是钝角
D.以上都有可
7.
直线m外一点P,它到直线m上点A、B、C的距离分别是6cm、5cm、3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  )
A.3cm
B.5cm
C.6cm
D.不大于3cm
8.
若∠A=20°18′,∠B=20°15′30〞,∠C=20.25°,则(  )
A.∠A>∠B>∠C
B.∠B>∠A>∠C
C.∠A>∠C>∠B
D.∠C>∠A>∠B
9.如果用A表示1个立方体,用B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C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正视图为(  )
(?http:?/??/?www.m?/??)
A.
(?http:?/??/?www.m?/??)
B.
(?http:?/??/?www.m?/??)
C.
(?http:?/??/?www.m?/??)
D.
(?http:?/??/?www.m?/??)
10.
如图所示,已知射线OC平分∠AOB,射线OD,OE三等分∠AOB,又OF平分∠AOD,则图中等于∠BOE的角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A方向是北偏东40°
B.OB方向是北偏西15
°
C.OC方向是南偏西30°
D.OD方向是东南方向。
12.已知:线段AC和B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AC=5cm,BC=3cm,线段AC和BC中点间的距离是(  )
A.6
B.4
C.1
D.4或1
13.
如图所示,已知A、O、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OC=∠BOC=∠EOF=90°,则∠AOE的余角有(  )
(?http:?/??/?www.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
如图所示,∠1=∠2,若∠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够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为(  )
(?http:?/??/?www.m?/??)
A、30°
B、45°
C、60°
D、7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5.把如图折叠成正方体,如果相对面的值相等,则一组x、y的值是

16.
A是线段BC外的任意一点,那么总有(用“>”或“<”填空):BC_
_AB+AC.
17.如图所示为正方体的一种平面展开图,各面都标有数字,则数字为﹣6的面与其对面上的数字之和为 
 .
(?http:?/??/?www.m?/??)
18.
如图,点B、O、C在同一条直线上,∠AOB=90°,∠AOE=∠BOD,下列结论:①∠EOD=90°;②∠COE=∠AOD;③∠COE=∠BOD;④∠COE+∠BOD=90°.其中正确的是
.
三、解答题(共60分)
19.计算(第(1)小题每题6分,第(2)小题8分,共14分)
(1)
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的2倍的差是平角的三分之一,求这个角.
(2)
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AB,D为AB的中点,若BD=1.5
cm,求AC的长.
20.
(8分)
读题、画图、计算并作答:
画线段AB
=
3cm,在线段AB上取一点K,使AK
=
BK,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
=
3B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AD
=AB。
(1)求线段BC、DC的长;
(2)点K是哪些线段的中点?
21.
(8分)如图所示,点O是直线AB上一点,OE,OF分别平分∠AOC和∠BOC,若∠AOC=68°,则∠BOF和∠EOF是多少度?
22.(8分)
一位画家有若干个边长为1cm的正方体,他在地面上把它们摆成如图(三层)的形式,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柒上颜色。
(1)图中的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
(2)一点颜色都没柒上颜色的正方体有多少个?
(3)如果画家摆按此方式摆成七层,那又要多少个正方体?同样柒上颜色,又有多少个正方体没有柒上一点颜色?
23.(10分)把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重叠在一起.
(1)如图23-1,当OB平分∠COD时,则∠AOD和∠BOC的和是多少度?
(2)如图23-2,当OB不平分∠COD时,则∠AOD和∠BOC的和是多少度?
24.
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
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
(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此时C点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可以证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西

A
D
23-2
23-1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20
.(
满分
8


21.

满分
8


22


满分
8


)
(
七年级上数学单元检测试卷
第四章(二)答题卡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本人所在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填写在密封线内。
2.
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其他部分作答,请注意题号顺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规定区域内,否则答案无效。
3.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1.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后,
重新填涂所选项;
2.填涂的正确方法是:
3.每题2分,满分28分;
)
(
学校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______
试室
座位号
___________


线





)
(
题号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得分
)
(
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填涂所选项,否则答案无效。
)
(
1
[A]
[B]
[C]
[D]
8
[A]
[B]
[C]
[D]
2
[A]
[B]
[C]
[D]
9
[A]
[B]
[C]
[D]
3
[A]
[B]
[C]
[D]
10
[A]
[B]
[C]
[D]
4
[A]
[B]
[C]
[D]
11
[A]
[B]
[C]
[D]
5
[A]
[B]
[C]
[D]
12
[A]
[B]
[C]
[D]
6
[A]
[B]
[C]
[D]
13
[A]
[B]
[C]
[D]
7
[A]
[B]
[C]
[D]
14
[A]
[B]
[C]
[D]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
(
二、填空题
(本大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
15

16

17

18

三、解答题
(本大题满分60分)
19


满分14分,
第(1)小题每题6分,第(2)小题8分


1

(2)
)
(
请勿在此处作任何标记
)
(
23.

满分
10


)
(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
(
24.

满分
12


)
(
第3页(共4页)
)
(
第4页(共4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检测题(二)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D
7.D
8.A
9.C
10.C
11.A
12.D
13.B
14.C
二、填空题。
15.
x=-6,y=7;
16.
<;
17.-11

18.①②④;
三、解答题
19.(1)
解:设这个角为x度,则由题意可知:
(180-x)-2(
90-x)=60
解得:x=60
答:这个角为60度。
(2)
解:由题意可知:
如果点C在点BD左侧,则有:
AB=2BD=3cm,
BC=AB=1cm,
则:AC=2cm.
如果点C在点B右侧,则有:
AB=2BD=3cm,
BC=AB=1cm,
则:AC=4cm.
20.
解:由题意可知:
(1)
BC=1.5cm,
CD=6cm.
(2)点K是线段AB、线段CD的中点.
21.
解:由题意可知:
∠AOC+∠BOC=180°,
又OE,OF分别平分∠AOC和∠BOC,
则:∠EOF=(∠AOC+∠BOC)=90°,
∠BOF=(180°-∠AOC)=(180°-68°)=56°.
22.
解:由题意可知:
(1)1+4+9=14个;
(2)1个;
(3)=140个;=55个.
23.
解:由题意可知:
∠BOC=∠COD=45°;
∠AOD=90°+∠COD=135°;
∠BOC=90°-∠B=60°;
∠AOC=90°-∠BOC=30°;
∠AOD=∠AOC
+90°=120°;
24.
解:由题意可知:
(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
∵PD=2AC,
∴BD+PD=2(PC+AC),即PB=2AP,
∴点P在线段AB上的处。
(2)如图:
①∵AQ-BQ=PQ,
∴AQ=PQ+BQ;
又AQ=AP+PQ,
∴AP=BQ,
∴PQ=AB,
∴=.
②当点Q'在AB的延长线上时
AQ'-AP=PQ'
所以AQ'-BQ'=PQ=AB
所以=1.
(3)
的值不变.
证明:略。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