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乘法 1.卫星运行时间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1.创设良好的认知准备状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设计先通过复习活动,激发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再要求学生算一算,为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创造良好的认知准备状态。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迁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教学设计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并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自己掌握了估算、笔算等多种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一)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口算。24×3= 35×2=25×4=
15×6=13×7=
13×3=2.估算。28×39≈
11×71≈3.列竖式计算。54×12=
27×49=4.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1.快速口算,然后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过程。2.进行估算,交流并说出估算过程。3.列竖式计算,交流并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4.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2.估算。27×12≈( )39×28≈( )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2)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再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3)探究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4)全班共享。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对比这些方法和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并明确各自的优缺点。(5)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1.阅读课件出示的内容。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如绕地球2圈、5圈、10圈各需要多少时间?在解答的过程中理清数量关系。2.(1)独立思考,然后汇报。列式为114×21。(2)独立思考后交流估算方法。方法1:把114看作100,100×21=21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100。方法2: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方法3: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3)独立计算,同桌交流。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拆分法、转化法、列竖式计算等。(4)板演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讨论交流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明确列竖式计算的优越性。(5)总结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填空。253×42=253×( )+253×( )362×58=( )×58+( )×58+( )×584.填一填。5.列式计算。(1)一个乘数是95,另一个乘数是345,积是多少?(2)17个112是多少?6.东华小学共有学生135人,实验小学的学生人数是东华小学的16倍,实验小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7.用竖式计算。126×27 259×34
三、巩固提升。(16分钟)
1.完成教材31页“练一练”2题。2.完成教材31页“练一练”3题。
1.独立解答,全班汇报订正。2.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算法。
8.在□里填入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一)114×21=2394(分)
第2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二)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口算。0×90= 40×80=32×30=
70×140=300×30=
25×30=2.估算。38×39≈ 41×71≈3.列竖式计算。104×7= 320×9=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1.口算,然后交流口算结果。2.估算,然后交流估算过程。3.列竖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4.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口算。60×2= 30×80=21×40=
28×80=400×50=
25×40=2.估算。31×29≈
92×35≈3.列竖式计算。702×7=
430×6=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一)教学“试一试”问题一。1.课件出示:尝试计算408×23,引导学生说一说要注意什么。2.组织学生估算这个算式的结果。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交流计算过程,总结算法。(二)教学“试一试”问题二。1.课件出示问题:下面各题可以怎样计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54×312= 210×47=2.组织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3.引导学生优化算法。4.组织学生讨论:哪种算法更简便?
(一)1.观察题目,理解题意,讨论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独立思考后,交流估算过程,并估算出结果。3.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然后进行汇报。两位数和中间有0的三位数相乘时,注意不需要进位的就写0占位,需要进位的可直接写上进位数。(二)1.观察题目,理解题意。思考计算步骤和方法,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列竖式计算后汇报计算过程。3.讨论各种算法的优缺点,选出自己喜欢的算法,并说出理由。4.通过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位数多的乘数放在上面乘相对简便些。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选择。(1)400×520最简便的写法是( )。(2)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积最小是( )。A.100000 B.10000C.1000(3)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A.3
B.4C.5(4)508×40,积是( )。A.2320
B.20320C.2032
三、巩固提升。(16分钟)
1.完成教材32页“练一练”4题。2.完成教材32页“练一练”5题。
1.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2.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5.( )里最大能填多少?( )×45<198274×( )<4300( )×63<300995×( )<51006.四(2)班有45名学生,每人交书费108元,四(2)班一共交书费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