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9 18:1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乘法 3.神奇的计算工具
课题
神奇的计算工具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算式的运算。教学难点
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1.简化已有经验的教学,突出重点、难点。计算器的使用虽然是课程改革以后新增加的内容,但处于现代社会的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之前,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简单操作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尝试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这样的设计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梳理他们对计算器的认识,又简化了基本知识的教学。2.重视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体会计算器的应用价值。在设计本节课时,始终将“用计算器”的思想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两组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帮助学生摆脱一味依赖计算器的思想。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计算器的帮助下,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再进行运用。这些设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计算器的神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投影仪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揭示课题。(5分钟)
1.出示计算题:1358642×989。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交流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引导设疑: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3.简介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师:今天我们不研究古老的算筹计算,也不研究计算机的操作,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板书课题)
1.尝试计算,感觉到计算起来非常困难。2.同桌之间讨论,引出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会很快算出结果。3.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常用的计算工具有哪些?你认为用哪个计算更快,更方便?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功能。(1)说一说对计算器上常用功能键的认识。(2)课件演示或实物投影指认功能键。
INCLUDEPICTURE
"../../../../../../郭艳红/2015S/2015转WORD/教学全解四年数学上北京师大版/HYY5K.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郭艳红/2015S/2015转WORD/教学全解四年数学上北京师大版/HYY5K.TIF"
\
MERGEFORMAT
2.使用计算器。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练习题。(1)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题。(2)组织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说一说计算的步骤和方法。(3)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这些题,你有什么感受?
1.(1)自主说一说对计算器上各常用功能键的认识及作用。(2)通过观看课件演示,加深对计算器的了解,并和同桌交流一下感受。2.结合实际例子说一说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1)用计算器计算课件出示的四则混合运算题。(2)汇报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3)汇报感受:用计算器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能算出我们没有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对我们的计算很有帮助。
2.填空。(1)ON/C键是(  )键。(2)CE键是(  )键。3.用计算器计算。7895+1295=8513+6852-620=666×777+6879=9999÷33×586=8541236÷(9854-7854)=6852×(435÷29)=4.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129+3855=(  )÷56=(  )-9865=(  )×623=(  )-29999=(  )-8952=(  )
三、探索规律。(6分钟)
1.用计算器算一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任选一个自然数→×878→-765→×2→+2000→-470→÷1756→?2.组织学生多选几个自然数进行计算,尝试探索其中的规律。
1.独立计算,汇报计算结果,并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规律。2.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自然数进行计算,尝试探索,汇报发现的规律。
5.照样子写一写。38+83→12193+39→132+231→36378+87→165+(  )→(  )+(  )→(  )+(  )→(  )
四、巩固提升。(10分钟)
1.完成教材36页“练一练”2题。2.完成教材36页“练一练”4题。
1.独立估一估,填一填,用计算器检验。2.同桌自由组成算式后,全班交流,共同讨论积最大的算式的特点。
6.括号内可以填什么数?先估计,再用计算器检验,找到合适的答案。
五、课堂总结。(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开机及清屏键:ON/C运算符号键:+ - × ÷等号键:=数字键: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