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6 09: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人物风采
b《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苏联(国籍)作家,他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等。
《童年》小说主人公:阿廖沙
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眼睛——表现了外祖母的生活态度
A 黑眼珠儿闪烁着气愤的光芒。 对生活中种种不幸愤愤不平
B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宽容、快乐
C 通过她的眼睛,从她的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坚强、乐观
这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外祖母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乐观、坚毅的个性。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1)运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是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三个修饰语,十分重要,“终身的”、“最知心的”、“最了解”、“最珍贵”表现了外祖母在“我”的生活中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的位置。
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
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3)外祖母对“我”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她那乐观的精神、坚毅的性格,使“我”有了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一面》节选自《鲁迅回忆录》,作者阿累。
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刻画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同时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b《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作家。
本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通过具体记叙和描写七件小事: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看老师写字、排除小纠纷、梦中寻师。
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作者余玮,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
b《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北宋政治家。
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请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寡( )学术,及( )为( )相
2.晚年手不释( )卷( )
3.虽( )多忌克
4.而能以( )天下事为( )己任
5.尝( )奏荐某人为( )某官
6.普明日复( )奏其人
7.普颜色( )不变
8.太祖乃( )悟,卒( )用其人

等到

放下

虽然

当作
曾经
任、做
又、再
脸色

终于

太祖常劝以读书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普又以其人奏
跪而拾之以归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及为相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介词,拿,用)
(把)
(将)
(连词,然后)
(担任,做)
(作为)
(担任,做)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这幅画的颜色很鲜。
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
(形容人过分谨慎)
(形容不干净、肮脏)
(面容脸色)
(色彩)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被处决了。
(处理决断)
(枪毙)
1.
2.
3.
翻译下列句子,说说原句与译句有何不同。
1.太祖常劝 以读书。
2.读之竟日。
3.普明日复奏 其人。
4.碎裂奏牍掷 地。
宋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劝他。
(之)
(省略,倒装)
整天读书。
(状语后置)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那个人。
(荐)
(不可省略)
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于)
(把字句,省略)
刻苦读书的成语
悬梁刺股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 囊萤映雪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
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忘却世俗
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练 习
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一联为传世绝唱,极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赞赏:
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出现两个成语:
诗中以动衬静,突出后禅院寂静的一句是:
诗中运用使动用法的词是哪两个?
知人论世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为“ ”。
子美
诗圣
李杜
诗史
“三别”
“三吏”
杜工部
少陵野老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 《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现代女诗人。
这首诗运用“询问—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特点。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
该诗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起到了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的效果。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