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文档属性

名称 论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06 09: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永远的孔子
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
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林神道
孔子墓
孔子和弟子们

繁体字
甲骨文
编纂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南宋朱熹把《论语》 《中庸》 《大学》 《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及《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主张仁义,以德服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深刻。不少句子被人们当作人生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用重要地位。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
愠 说
三省 罔
殆 诲
女 知
焉 凋
wǎng
dài
huì

zhì
yān
diāo
yùn
yuè
xǐng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时常
通“悦”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1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理解: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与个人修养:
不断温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
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
射(射箭)、御(驾车)、数、书。既要学书本
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2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
为人 谋 而不 忠 乎?与朋友交
而不 信 乎? 传 不 习 乎?

每天
泛指多次
反省
谋划
尽心竭力
诚实
传授的学业
复习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这一点)


3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习旧课,领悟新知。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
有害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4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教导
教诲
通“汝”

认识事物
(的道理)吧

代词,这
通“智”
聪明智慧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5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相同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修养
7
子曰:“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虚数,几个人

相当于“于之”
在其中
他们的
优点
好的方面
顺从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及思想修养: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 ”
停止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思想体系
核心——“仁”的概念:
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并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子曰:“岁寒,然 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
这样
凋谢
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

不要


理解: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大概
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返回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
仁以为己任。

为,替。
为,做。
为,是。
为,作为。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wèi)
(wéi)
为,因为。
为,为了。
为,作为。
为,被。
可以为师矣。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
可以
可以,可以凭借。
可以,能够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诲女知之乎……
知,了解。
知,知道。
知,知道。

学而时习之。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之,代词。
文言虚词: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而不忠乎……
学而不思则罔……
任重而道远。

而,承接。
而,转折。
而,并列。
文言代词: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余忆童稚时。
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