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日历
课题
看日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在整理数据、观察数据活动中,能发现某些月份天数相同、2月份天数有时不同的简单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在识记大、小月的活动中,能积极思考记忆的方法,并能清晰的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识记大月和小月教学难点
能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的规律,并能选择喜欢且有效的方法记忆月份的特点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但是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并不陌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学时要突出以下两点:1.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间单位时、分、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熟知的有意义的日子、纪念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2.关注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看日历(一)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3分钟)
1.课件出示儿歌,和学生一起唱:“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2.引出新课: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一日。今天我们就通过“看日历”来研究“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1.和老师一起唱儿歌。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12分钟)
1.组织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附页1中的内容,汇报发现。3.课件出示教材67页表格。组织学生把2013年到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填完表格后汇报自己的发现。4.课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引导学生明确大月和小月。
1.自由交流。2.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年历卡,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发现。3.填写表格后汇报自己的发现:一年中12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1,3,5,7,8,10,12月每个月有31天;4,6,9,11月每个月有30天;2月份的天数很特殊,2013年、2014年、2015年的2月份有28天,2016年的2月份有29天。4.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一年之中,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3.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三、实践操作,掌握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2分钟)
1.讨论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出示课件)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各月份的天数。(1)歌诀记忆法。(2)拳头记忆法。
1.自由交流后集体汇报,理解并掌握记忆大、小月的方法。2.同桌间互背歌谣,互相出拳头指说、提问进行记忆。
4.填空。(1)今年的1,2,3月一共有( )天。(2)8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3)北京奥运会( )年召开,这一年是( )年,有( )天。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10分钟)
1.判断。(1)每年都有365天。( )(2)爸爸出差了,9月31日回来。( )2.抢答题。(1)一年有多少个月?(2)哪几个月有31天?(3)9月1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4)11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1.独立完成,交流结果并汇报。2.积极抢答,其他学生评价。
5.今年的上半年有( )天,全年有( )天。
五、课堂总结。(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看日历(一)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有31天→大月4,6,9,11月有30天→小月2月
第2课时 看日历(二)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课件出示复习题。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年、月、日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日历”了解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谈自己对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的了解。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判断下面各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一月( )五月( )九月( )十二月( )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出示教材68页中的两张统计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附页2中的2009~2016年2月份的天数自主填表,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2.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自己总结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3.引导学生推算自己18岁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4.播放一段小故事,讲述平年和闰年的来历。(出示课件)
1.交流汇报: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2.自主学习,掌握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小组交流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通过观察第二张统计表,得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一般都是闰年。3.通过推算,自由回答。4.听故事,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来历。
2.元旦、儿童节、教师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小月?3.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1920年 1986年2024年 2015年1900年
三、巩固练习。(13分钟)
1.找一找,写一写。1996~2010年中有几个闰年?2.猜生日。(1)奇思的生日是一年中的倒数第三天,他的生日是( )。(2)妙想刚过完生日,是9月份的最后一天,她的生日是( )。
1.自主查找、计算,并与同桌交流,说明理由。2.同桌交流推算结果,并集体验证。
4.小丽今年12岁,但是她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看日历(二)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