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RJ
六年级上
语文园地四
本次口语交际是说服别人支持自己做一件事情。
请你支持我
口语交际
如何说服别人支持你
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
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与同学交流,总结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交际指导
妈妈,您辛苦了,喝杯茶休息一下吧。妈妈,我想和您说一件事:我想在家里养一只小狗。您看,第一,小狗可以吃我们剩下的饭菜,不会造成浪费。第二,小狗非常可爱,您不在家时,它可以陪我玩,这样我就不会老黏着您,耽误您工作了。第三,小狗可以保护我们,有坏人来了,它会提醒我们。我保证训练它到固定场所大小便,给它勤洗澡,不会污染咱家的环境。我一定会照顾好它,不给您添麻烦,这样还可以锻炼我的自立能力呢。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交际范例
◇说服同学,在班里设立“生物角”。
同学们,打扰大家了,我想在班里设立“生物角”,请大家听听我的建议吧。其一,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能够美化教室的环境,活跃教室的气氛。其二,同学们在课间布置、观赏这些生物时,不仅能丰富课余生活,还能陶冶情操,增长课外知识。其三,同学们在照料这些生物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责任意识呢。大家不用担心,谁家里有不想养的生物都可以带来,不用额外破费啦。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义卖活动。
校长,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我们想组织一次义卖活动,请您听听我的想法吧。其一,我们可以把手里闲置的物品通过义卖的形式变换成现金,以学校名义捐给希望工程。其二,校园义卖活动可以让我们从小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其三,可以丰富校园生活,让我们在活动中提高组织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您不用担心,我们每个班级都会选出两个负责人来维持义卖秩序,保护学生安全,不会给学校添麻烦的。请您考虑考虑吧。
习
作
笔尖流出的故事
从课本上提供的三组环境和人物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习作指导
习作构思
材料
故事情节
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一组
因误会引发矛盾:淘气包折丁香花→班长批评折花行为→班主任调解矛盾,发现真相:送花给生病的同学
以班长为视角:对折花气愤→对班主任冷静处理不满→发现真相后羞愧
第二组
帮助流浪狗:发现流浪狗→喂食流浪狗→流浪狗跟着回家→收养流浪狗
以陆天为视角:同情流浪狗→担心父母不收养→父母同意收养后激动
第三组
捉“鬼”:去树林捉萤火虫→看见黑影→用石头砸→黑影张牙舞爪→回家喊人捉鬼→“鬼”是一块破布
以铁蛋为视角:看见黑影好奇→看见黑影舞动害怕→发现黑影真相后不好意思
思维导图
祖孙月下夜话
秋夜,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夜空,洒下一抹清辉。月光笼罩着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屋内,昏暗的烛光摇摇曳曳。①
①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习作例文
“咳……咳……咳……”尽量压低的咳嗽声断断续续地传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眯缝着眼,身子尽量探向微弱的烛光,左手拿着一件小孩儿的衣裳,右手捏着针线,颤巍巍地缝补着。咳嗽声又起,老人的双肩不停地抖动起来……②
这一切,扰了夜的静谧,也吵醒了床上那个拱起的“小土丘”。
②
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位孱弱、年迈而又慈爱的老者形象。
铁蛋醒了。“爷爷,怎么咳得这么厉害呀?”铁蛋揉揉蒙眬的双眼,下床来到爷爷身旁,用小巴掌轻拍老人的背,帮老人理顺气息。③
“爷爷,睡觉吧,我衣服够穿,不用再给我做新的了……”
“呵呵呵……喀!喀!喀……小兔崽子长大喽,也懂事了……爷爷不困,你去睡吧,明早还要上学呢!
”
“爷爷,妈妈和爸爸过年的时候就会回来,会给我带回好多好多衣服呢!
嗯……爷爷,我想听故事,你搂着我睡,行吗?
”
③铁蛋稚嫩的语言和动作无不透露出他的懂事、乖巧。
“你个小机灵鬼!好……好……爷爷陪你!”④
“从前……”老人那充满慈爱的声音填满了整个房间。不一会儿,铁蛋熟睡的呼吸声传来,嘴角时不时上扬,脸上堆着化不开的幸福。
“爸爸妈妈,你们回来了……”铁蛋又在说梦话了。⑤
“唉……”望着窗外的月亮,老人深叹一口气,月儿何时才能长圆呢?⑥
老人给铁蛋掖了掖被角,也进入了梦乡。
④语言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凄清的月夜下,祖孙二人留守家乡、相互依靠的情景。
⑤虚幻的梦境把铁蛋内心渴望父母陪伴的真情展露无遗。
⑥老人的一声叹息饱含了无限的内心独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名师总评
小作者以流畅的文笔,将祖孙二人夜话时心酸又不失温暖的情景勾勒出来,画面真挚感人。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和动作描写真实生动,把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心酸、无奈展露无遗,引人深思。
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交流内容
交流展示
通过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例如,“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语言描写表现了老支书临危不乱、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例如,《桥》中老支书与小伙子发生冲突的情节,表现了老支书的铁面无私;老支书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的情节,表现了老支书伟大的父爱。
关注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形象。例如,《桥》中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表现了情势的危急,衬托了老支书的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个经典情节。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
抓住人物语言读出果敢豪迈之气;抓住动作“飞身上马、掷于地上”读出干脆利落;抓住环境描写“关外鼓声大振”,读时语气要重,节奏要有顿挫感,让人感觉心惊胆战;抓住结尾“其酒尚温”略作停顿,读出敬佩之情。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体会:
密集使用省略号、问号、感叹号来表现桑娜从忐忑不安到下定决心的心理变化。如,体恤丈夫——害怕丈夫突然回来——责问自己——作好决断。从桑娜的心理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疼爱丈夫、同情孤儿和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体会:
“我”内心的思绪变化:为战友心痛——担心暴露——不忍心看——忍不住不看——盼望出现奇迹——心如刀绞。“不忍心看”和“忍不住不看”,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不忍心看”,表现了战友间相互关心的感情,烈火烧在邱少云的身上,也烧在作者的心里,他痛苦得“心像刀绞一般”;“忍不住不看”,邱少云面临着危险,随时都会死去,作者多想多看自己的战友一眼啊!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坏事了!会让我回答哪个问题呢?怎么办?还有两位同学就到我了,我刚才开小差了,根本没听清老师在讲什么……回答不出怎么办?
老师会不会批评我?
……同学们会不会笑话我?……要是让叫家长怎么办?
呀——轮到我前桌了,下一个就是我了……不知不觉我脸上已经爬满了汗珠。
示例:上课按“排火车”方式回答问题时的忐忑不安:
日
积
月
累
···································
回
乡
偶
书①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②无改鬓毛衰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①偶书:随便写的诗。
②乡音:家乡的口音。
③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诗意】
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到老才回乡,乡音没有改变但两鬓头发已白了。小朋友见到了都不认识,笑着问:客人从哪里来啊?
诗歌感情自然、真挚,从自身和儿童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乡愁与淡淡的感伤。
【主题】
【赏析】
“乡音无改”表达了诗人无论漂泊何方,都难忘血浓于水的桑梓之情,“鬓毛衰”表达出诗人离乡五十余年物是人非的淡淡惆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杭州市萧山区)人,早年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唐代诗人。少以文词知名,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性放旷,好饮酒,善谈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