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明朝疆域图,明确明朝疆域的四至及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2、在梳理和概括明朝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的基础上,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探讨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总结朝代更替的教训和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明王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王朝海疆和内陆边疆的问题及治理
难点:明王朝政治制度变化的认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要求:标划重点,核心知识点当堂掌握
1、明朝建立的时间?都城?
2、内阁建立的时间?职能?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意义?主要目的?结果?
4、明朝海禁政策的原因?抗倭斗争的民族英雄?
5、明朝在边疆设立哪些机构进行治理?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明军北伐,推翻了元朝。
(二)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废宰相
材料1
(胡惟庸)独相数岁,骄横擅权。太祖杀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勤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材料2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朱元璋:《皇明祖训》
思考:明朝废宰相制度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回顾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专权;
根本原因:相权阻碍君主专制强化
拓展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演变:秦:三公九卿;西汉:中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宋代:二府三司;元朝:中书省;明朝:废宰相制度;
拓展:明初四大案:即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和郭桓案,是明太祖为消灭他认为对朝廷有威胁的人、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而策划的著名四大事件或屠杀。仅胡惟庸案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除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等1公、21侯,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
2、设内阁--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材料3
据载在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之内,诸司奏章即多达1660件,共3391事。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4:
明太祖置殿阁(华盖殿、英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摘编自《明史·职官志》
材料5:
解缙,明代著名才子,18岁中解元,19岁中进士。永乐元年明成祖设立内阁,解缙为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是内阁七人中官品最高者。解缙等人随侍成祖,“从容献纳”,“朝夕左右”,“勤慎”有加。内阁并没有固定官署,没有属员。
—摘编自《明史·解缙传》
据材料指出明太祖和明成祖分别设置了哪些官职或机构辅助自己?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
明成祖:设内阁(参与机务)
材料6:
宣宗即位后,内阁只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由杨士奇等“用小票默书,贴各疏面以进”,这就是票拟批答。
——
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
据材料指出,杨士奇等阁员政治生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内阁新增了哪一职权,这是否意味着内阁具有了国家政治的主要决策权?
地位提高;票拟权;否(参与决策)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名词解释
票拟: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批红:内阁大臣
“票拟”后,皇帝用红字做批示。批红高于票拟。
材料6
万历初年,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因此史书记载“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尔”,真的是这样吗?
材料7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内阁首辅=宰相吗?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宰相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其地位十分巩固。制度赋予其决策大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到后面有了票拟权,但无批红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宰相制
内阁制
相似
职能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
地位
(权力来源)
最高行政机构,法定
(制度赋权)
政务咨询机构,非法定(皇帝信任)
权力
参与决策,统领百官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
对皇权作用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无法制约,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宦官参政
材料8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
①司礼监获得批红权
②宦官负责提督东厂、西厂,控制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郑和下西洋(1405-1433)
“朝贡”--中国与海外诸国所进行的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
材料9
所有来中国朝贡的国家中,只有朝鲜贡来的东西可能比得到的赏赐多,而其他所有朝贡的国家,得到的赏赐远远大于带来的贡品。一次朝贡中,得到“500%甚至600%的利润回报是不足为奇的。
——据(日)朝仓弘教《世界海关和关税史》整理
主要目的:宣扬国威,维护朝贡贸易
概况: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3.影响:
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消极方面: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二)海禁政策与抗倭斗争
1.海禁政策
十四世纪时明朝政府对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对此,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明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
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中外交流发展。
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经历了一个多变的
过程。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明末海禁的废弛。这些政策对明朝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抗倭斗争
材料10
“两夷仇杀,毒流廛[chán]市”。
——明·嘉靖《宁波府志》
材料11
自杭州北新关西剽淳安,突徽州…径侵南京…是役也,贼不过六七十人,而经行数千里,杀戮战伤者几四千人,历八十余日始灭…
——《明史·卷二百十·外国三》
明政府下令废除浙闽市舶司,倭寇益众。戚继光、俞大猷二将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官方维护“朝贡”体制)
(三)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
材料12
国际经济网络,已在逐渐成形,将欧、亚、非、美四个大陆与太平洋的许多岛屿都编织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之内。然而,明朝政府并未察觉这一正在进行的巨变,仍以防守海疆的角度,制定官方的海禁。
——《万古江河》
16C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濠镜澳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归纳明朝中央政府处理与蒙古、西藏、东北等地关系方式及其意义
(一)边疆管理
材料13
出大宁,至庆州,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问道兼程,进至百眼井。
——《明史·蓝玉传》
材料14
(永乐五次北征)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
——《明史·列传·卷三十七》
对蒙古族:修筑长城,战争、和议、朝贡贸易
对女真族:奴儿干都司,封授
对藏族:封授,行都指挥使司,任用藏族上层人士
意义:巩固了边疆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明清易代
1600年前后
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
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进攻明朝
1636年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
随后,农民起义开始大规模爆发,尤其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更是声势浩大。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1644年
清军联合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又打败了李自成,趁机进关,占据北京。
板书设计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明朝的建立
(二)、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2.东南沿海的“倭患”
3.欧洲殖民者的侵略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明朝的边疆管理
2.明清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