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辛亥革命十先烈纪念碑(重庆鹅岭公园)
为了纪念张培爵、张伯祥、邹杰、梁渡、
淡春谷、席成元、张威、罗绳彦、周国琛、
程钟汉等十位先烈,在1911至1916年为挽救民族危亡,为重庆的光复与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
中
山
与
辛
亥
革
命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整
合
课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孙中山
请结合“人物扫描”,归纳孙中山早期主要的人生经历。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这是我的夏威夷,我在这里长大和受教育,在这里我开始懂得什么是现代、文明政府,这样的政府意味着什么。”
——美国檀香山孙中山纪念公园碑文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孙中山认为“医亦救人苦难术”,而且“行医最能为功于社会”。
医术救人所救有限‥‥‥政治既可以为大善,也可以为大恶,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
对比二则材料,思考孙中山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变化?
医人
医国
弃医从政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接受西方
教育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改良
革命
“试观日本一国,仿效西方,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孙中山提出什么政治主张?
《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在美国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1894.11
1895.10
广州起义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或主张)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美国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
秘密宣誓的地方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主张用暴力推翻满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在美国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1894.11
1895.10
广州起义
陆皓东(1868-1895)
广州起义是孙中山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1895年11月7日陆皓东在起义失败后英勇就义。
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在美国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1894.11
1895.10
广州起义
1896-年
流亡海外、伦敦蒙难事件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1.
据图分析孙中山在流亡海外期间是如何继续坚持革命?
2.结合课本P39“相关史事”,思考:伦敦蒙难事件造成怎样的影响?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在美国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1894.11
1895.10
广州起义
1896年
流亡海外、伦敦蒙难事件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1898年
戊戌变法
19世纪末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章炳麟
(1869—1936)
邹容
(1885—1905)
陈天华
(1875-1905)
这些著作表达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然则公理之为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
——《革命军》
我汉人本有做世界主人的势力,活活被满洲残害,弄到这步田地,亡国灭种,就在眼前,你道可恨不可恨呢?
——《警示钟》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这些思想家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邹容公园
邹容,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宣传家。出生在四川巴县(今重庆渝中区)。
19岁,完成举世震惊的《革命军》。在当时风行全国,成为鼓动人民参加革命的号角,讨伐清政府的檄文。
20岁,入狱,被折磨致死。
1912年2月被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
邹容
(1885—1905)
邹容烈士纪念碑
2.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根据地图分析革命团体具有哪些特点?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美国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1894.11
1895.10
广州起义
1896年
伦敦蒙难事件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1905年
组建中国同盟会
1898年
戊戌变法
19世纪末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905—1911年
先后领导多次反清起义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核定全国地价,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16字纲领
解读
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结合教材P41知识拓展,说说你对同盟会政治纲领内容的理解。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或主张)
机关刊物
性质
中国同盟会
《民报》
1905年
日本
东京
孙中山(总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或主张)
机关刊物
性质
中国同盟会
《民报》
1905年
日本
东京
孙中山(总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阐发
统一领导核心
统一领导机构
统一指导思想
统一机关刊物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
——孙中山《革命原起》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者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广州
黄花岗起义
根据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1906年
1907年
徐锡麟、秋瑾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1911.4
孙中山、黄兴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06-1911年,革命党人还相继领导过云南河口起义、浙皖起义、广州新军起义等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均告失败。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3.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
黄花岗72烈士墓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结合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
…绝笔于此…
…。
——黄兴(绝命书)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夫男儿在世,当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方声洞(与父绝命书)
牺牲时年仅25岁
吾至爱汝(你),…
…以天下人为念,所以敢先汝而死。
…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后参加科举考试,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离开考场。
牺牲时年仅24岁
吾至爱汝(你),…
…以天下人为念,所以敢先汝而死。
…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
…绝笔于此…
…。
——黄兴(绝命书)
“夫男儿在世,当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方声洞(与父绝命书)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黄花岗起义烈士名单(部分)
林觉民:24岁
方声洞:25岁
林
文:24岁
饶国梁:23岁
庞
雄:20岁
宋玉琳:31岁
……
吾至爱汝(你),…
…以天下人为念,所以敢先汝而死。
…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
…绝笔于此…
…。
——黄兴(绝命书)
“夫男儿在世,当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方声洞(与父绝命书)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革命党人体现了哪些宝贵的精神和品质:
前赴后继
浴血奋斗
…
…
黄花岗起义烈士名单(部分)
林觉民:24岁、方声洞:25岁、
林
文:24岁、饶国梁:23岁、
庞
雄:20岁、宋玉琳:31岁
……
三、应时而动
----武昌首义、曙光初现
1911年10月11日,
湖北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标志着武昌是全国第一个脱离清政府而独立的地区。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11月22日,重庆蜀军政府宣布独立。
1911.11.18
长寿首举义旗;
1911.11.20
涪陵、忠县、武
隆、彭水、酉阳、
黔江、秀山独立;
1911.11.22
重庆蜀军政府成
立,标志清王朝
在重庆封建专制
统治的覆灭。
——摘自周勇《重庆通史》(一)
三、应时而动
----武昌首义、曙光初现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
1912年
3月
1911年
10月10日
狭义: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狭义的辛亥革命
广义: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广义的辛亥革命
概念阐释
三、应时而动
----武昌首义、曙光初现
武昌起义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独立。
80天——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摘编自《1911-1912:辛亥首义阳夏之战》
学生思考:
为什么武昌起义会引发全国革命形势如此迅猛发展?
数字辛亥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美国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1894.11
1895.10
广州起义
1896年
流亡海外、伦敦蒙难事件
1901年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1905年
组建中国同盟会
1898年
戊戌变法
19世纪末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906—1911年
先后领导多次反清起义
1911.10.10
武昌起义
四、循史而思
----感悟历史、启迪今天
1.孙中山做出哪些人生选择?
2.
分析个人选择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3.孙中山为什么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逸仙者,迄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
孙中山的人生轨迹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1840-19世纪60年代年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
1875年
1879年
赴美国檀香山求学
,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在澳门、广州行医。
1892年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1894年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美国檀香山创办兴中会
1894.11
1895.10
广州起义
1896年
伦敦蒙难事件
1901年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1905年
组建中国同盟会
1898年
戊戌变法
19世纪末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906—1911年
先后领导多次反清起义
1911.10.10
武昌起义
四、循史而思
----感悟历史、启迪今天
近代
民主革命先行者
四、循史而思
----感悟历史、启迪今天
课堂小结
一、因时而变
——艰难抉择、敢为人先
四、循史而思
----感悟历史、启迪今天
三、应时而动
----武昌首义、曙光初现
二、顺势而为
----革命历程、举步维艰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近代
民主革命先行者,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的历史巨变
1840年
变局
危局
1895年
残局
1901年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1919年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四、循史而思
----感悟历史、启迪今天
19世纪60年代
变器
洋务运动
1898年
维新变法
变法
变道
1911年
辛亥革命
中国人探索之路……
每个人物的崛起一定都有时代的原因,没有这个背景,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们自身的素质、他们的追求不重要,这些恰恰构成了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最终站到了时代的前面,而不是被时代的浪头卷走。
——傅国涌《大商人》
惟愿诸君
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演讲(1905年8月13日)
四、循史而思
----感悟历史、启迪今天
相关网站:
1、辛亥革命纪念馆
http://xhgm.china1840-.cn/
2、孙中山纪念馆
http://szs..cn/
3、辛亥革命博物馆
http://www./
乡土资源:
《渝中人文》简明读本
刘志敏主编
延伸学习
谢
谢
光
临
指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