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质量与密度 自测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质量与密度 自测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07:5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上第5章
质量与密度暑假自测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上第5章
质量与密度
一、填空题。
1、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天平的感量为 
 g;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 
 g。
2、小丽和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将被测物块放入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该宇航员的体积是__
__m3.
4、一名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________m3。
5、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贺兰石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贺兰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贺兰石的质量为 
 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贺兰石的密度是 
 
g/cm3。
6、小红同学要测量一苹果的质量,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则由图中可以看出小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密度之比为3∶4,则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
__;若甲物体的密度是1.5
g/cm3,则乙物体的密度大小是__
__kg/m3.
二、选择题。
8、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将发生改变的是(  )
A.铁块熔化成铁水
B.一块铜压成铜片
C.一块木头带到宇宙飞船中,随飞船升高
D.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
9、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将物体错误地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确定数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
g、10
g和5
g三个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A.63.1
g
B.63.2
g
C.61.8
g
D.61.9
g
10、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比较三个金属球的密度(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11、在社会生活中密度的用途很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将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其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了
D.小兰估测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5
kg(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
12、下面的质量最接近5×107mg的是(  )
A.一只足球的质量
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
C.一个学生的质量
D.一头大象的质量
13、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但忘了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而是在0.2
g刻度处他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了。然后在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加放砝码,当放上10
g和5
g的砝码各一个,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5
g处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那么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14.8
g
B.15.2
g
C.15.3
g
D.15.5
g
14、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大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15、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6、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超过(  )
A.9kg
B.90g
C.9g
D.9mg
17、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个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
C.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除以200
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
1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乙的密度为1.25×103
kg/m3
19、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三、计算题。
20、一块石碑,体积为50
m3,为了测量它的质量,取一块50
cm3的石料作为样品,测得质量为140
g.求石碑的质量是多少?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上第5章
质量与密度暑假自测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上第5章
质量与密度
一、填空题。
1、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天平的感量为 
 g;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 
 g。
【答案】0.2;
16.4;
2、小丽和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将被测物块放入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1)水平 右
 (2)75.6
3、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该宇航员的体积是__
__m3.
【答案】不变
0.06
4、一名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________m3。
【答案】不变 
0.06 
5、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贺兰石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贺兰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贺兰石的质量为 
 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贺兰石的密度是 
 
g/cm3。
【答案】53.4;
2.67。
6、小红同学要测量一苹果的质量,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则由图中可以看出小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游码没在“0”刻度线上
(2)苹果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7、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密度之比为3∶4,则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
__;若甲物体的密度是1.5
g/cm3,则乙物体的密度大小是__
__kg/m3.
【答案】2∶1
2.0×103
二、选择题。
8、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将发生改变的是(  )
A.铁块熔化成铁水
B.一块铜压成铜片
C.一块木头带到宇宙飞船中,随飞船升高
D.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
【答案】D。
9、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将物体错误地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确定数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
g、10
g和5
g三个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A.63.1
g
B.63.2
g
C.61.8
g
D.61.9
g
【答案】C 
10、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比较三个金属球的密度(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答案】B
11、在社会生活中密度的用途很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将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其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了
D.小兰估测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5
kg(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
【答案】A 
12、下面的质量最接近5×107mg的是(  )
A.一只足球的质量
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
C.一个学生的质量
D.一头大象的质量
【答案】C。
13、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但忘了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而是在0.2
g刻度处他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了。然后在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加放砝码,当放上10
g和5
g的砝码各一个,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5
g处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那么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14.8
g
B.15.2
g
C.15.3
g
D.15.5
g
【答案】C
14、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大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答案】B
15、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答案】D 
16、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超过(  )
A.9kg
B.90g
C.9g
D.9mg
【答案】A。
17、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个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
C.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除以200
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
【答案】C
1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乙的密度为1.25×103
kg/m3
【答案】D
19、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答案】C 
三、计算题。
20、一块石碑,体积为50
m3,为了测量它的质量,取一块50
cm3的石料作为样品,测得质量为140
g.求石碑的质量是多少?
解:石料的密度:
ρ===2.8
g/cm3=2.8×103
kg/m3
石碑的质量:
m2=ρV2=2.8×103
kg/m3×50
m3=1.4×105
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