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分享“自强不息”的故事,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活动能力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学以致用,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的能力。
【活动难点】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课前准备】
将学生自由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准备活动资料。
本次活动设置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各抒己见—了解内涵(什么是自强)。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设计思维导图;二是搜集名言、格言;三是古典诗词”打擂台“。
第二板块:故事驿站—走进人物(自强的楷模)。分成古代组与现代组进行自强故事大比拼,深入体会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
第三板块:立足祖国—分析意义(为什么要自强)。学生搜集中国由落后挨打到强大自豪的图片或视频,从国家的角度诠释自强的意义,并设计宣传标语。
第四板块:心海潮涌—我要自强(怎样做到自强)。学生采用配乐朗诵、唱歌、演讲、手抄报、书法等方式抒怀。
活动内容的设计旨在锻炼学生的搜集并整理资料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突出语文学科特色。最后通过展示成果,活动评价等途径将以上分工综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互相受益。
另外,活动课前由同学推选出两名活动主持人。规范主持人语言表达,使其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每组可自行制作课件,需要的话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完成。
【课时安排】
这一综合活动计划占两课时课堂教学时间。一课时用来布置,明确学生的活动任务。一课时用以展示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一、教师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同学们,当我们还沉浸在慷慨激昂的旋律中时,再来看几幅图片,然后出示一组清华大学图片,教师语言导入: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清华大学是每个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让我们带着习大大的谆谆教导与无限期待,共同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课——《君子自强不息》!
接下来介绍活动课的程序和内容:第一板块,各抒己见—了解内涵;第二板块,故事驿站—走进人物;第三板块,立足祖国—分析意义;第四板块,心海潮涌—我要自强。之后,请出主持人。四个小组亮相:严谨求实组、开拓进取组、志存高远组、问鼎一流组。
二、活动成果及展示
(一)首先进行第一板块,各抒己见—了解内涵(什么是自强)。由严谨求实组完成,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设计思维导图,二是搜集名言、格言,三是古典诗词打擂台。
要求:两名同学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自强内涵思维导图,并介绍画面内容及创作理念,要有创见;由一名同学结合课件展示搜集的关于自强的名言、格言;由另一名同学结合课件,采用“打擂台”的方式与同学现场互动,分享积累古典诗词。针对同学表现可以简单评价,以鼓励为主,时间在10分钟左右。
小结过渡:自强不息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我国古代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物,分享他们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中国现当代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聆听他们的故事,给灵魂一次洗礼。
(二)第二板块,故事驿站—走进人物(自强的楷模)。由开拓进取组完成,分成古代派与现代派进行自强故事大比拼,深入体会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两派对峙,比一比哪派讲的故事多,讲的声情并茂。据此评出优胜派别。
小结过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元勋邓稼先,天文学家南仁东,所有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都是祖国的钢铁脊梁!自强精神是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传承千载,历久弥新。然而,回首历史,祖国母亲曾经遭受多少屈辱与艰辛,多少无助与彷徨!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第三板块,立足祖国—分析意义(为什么要自强)。
1.学生搜集并展示中国由落后挨打到强大自豪的图片,然后播放视频。
2.
从国家的角度诠释自强的意义,展示课前准备的“自强的意义”宣传标语。
小结过渡:
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百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祖国”。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
(四)第四板块心海潮涌—我要自强(怎样自强)
学生采用配乐朗诵、唱歌、演讲、手抄报、书法展示等方式抒怀言志。
三、活动评价
使用发展性评价,采用活动过程评价和活动水平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1.评价重在过程评价,首先应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认真组织。因为过程中运用了各种知识,锻炼了各项能力,积累了各种体验,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东西。
2.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成为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手段。
总结评价:同学们,这节《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课很成功,你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课前认真搜集整理资料,充分发扬团结互助、合作探究的精神,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大家分享,与同学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你们是幸福的,你们是最棒的,老师为你们而骄傲,实验为你们而骄傲!
四、布置作业:这节活动课,我们了解了自强精神的内涵,分享了古今人物自强的故事,也领会了自强的意义,抒发了自己自强之心声。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把它写成文字吧。参考题目:《中国少年当自强》
结束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让我们齐诵由其改写的作品《少年当自强》,互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