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优同步训练 —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优同步训练 —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0 09: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同步训练(人教版)
课题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化学式
D.化学计量数
2.关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符号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B.“△”表示点燃、加热
C.“+”表示“和”或“与”
D.“=”表示生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有时是可以拆开的
B.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有时可改动化学式中的小字码,但不常用
C.化学方程式配平是为了计算的方便
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是固体,因此反应中只要有固体生成就必须标示“↓”
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应为
A.FeS
B.Fe2S3
C.FeO
D.FeS2
5.下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1:3
B.4:1:2
C.3:1:2
D.3:1:3
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2H2↑+O2↑
B.S+O2SO2↑
C.HCl+Na2CO3=NaCl+H2O+CO2↑
D.2HgO2Hg+O2↑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说了一句话:甲: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乙:各物质的分子分数比为2:1:2;丙:是化合反应;丁:各物质质量比为:1:8:9;符合他们语言内容的方程式为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
?)
A.
B.
C.
D.
9.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3在MnO2催化下放出O2,使红磷燃烧.同时Sb2S3也可与O2反应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Sb2S3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A.Sb2S3+8O2Sb2S3+3SO2
B.Sb2O3+9O2Sb2O3+3SO2
C.2Sb2S3+8O22Sb2O3+6SO2
D.2Sb2S3+9O22Sb2O3+6SO2
10.化学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学式为
A.CuO
B.NO2
C.N2O
D.NO
1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20℃和101kPa下体积比为1:3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3
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
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2.对aC
2
H
2
+bO
2
=m
CO
2
+n
H
2
O中,系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a+b-m+n
B.2a=m
C.m=n
D.b=m+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
1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15.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
(2)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
(3)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
(4)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
16.有一同学写出下列几个化学方程式:
①KMnO4K2MnO4+MnO2+O2↑
②4P+5O22P2O5
③H2+O2H2O2
④2Al+O22AlO
⑤C+O2CO2↑
⑥2H2+O2H2O
其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有_____(填序号,下同),没有配平的有_____,未注明或注错反应条件的有_____,“↑”“↓””符号使用不当的有_____。
17.请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
(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34
2
2
16
反应后质量/g
2
24
20
x
①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
②x的数值为_____。
(3)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硅的化学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18.如图是镓元素的相关信息。
(1)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则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图中数字“8”的含义为_________。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镓原子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在化合物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五个镓原子_____;两个镓离子______。
(4)镓能与沸腾的水反应:2Ga+6H2O2Ca(OH)3+3X↑,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判断X化学式的依据是_________。
1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l)__Cu2(OH)2CO3__CuO+__H2O+__CO2
(2)__C+__Fe2O3__Fe+__CO2
(3)__C2H2+__O2__CO2+__H2O
(4)__H2S+__O2__SO2+__H2O
参考答案
1.D
【解析】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的个数,它是个整数值,当它是1时省略不写),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的过程。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故选D。
2.B
【解析】A、“↓”表示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此选项正确;
B、“△”表示加热,不能表示点燃,此选项错误;
C、“+”表示“和”或“与”,此选项正确;
D、“=”表示生成,此选项正确。
故选B。
3.A
【解析】A、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有时是可以拆开的,如2KClO32KCl+3O2↑,KClO3被拆开,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改动化学式中的小字码,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方程式配平是为了使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是固体,但并不是反应中只要有固体生成就必须标示“↓”,反应物中有固体时,生成物固体的后面不需要标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会改变,因此可以据此判断R的化学式应为FeS2,故选D.
5.C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图可知,反应后仍含有1个A分子,说明反应前的4个A分子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A分子的数目为3、B分子的数目为1、生成的C分子的数目为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故选C。
6.D
【解析】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选项错误;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选项错误;
C、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没有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此选项错误;
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gO2Hg+O2↑,此选项正确。
故选D。
7.C
【解析】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不是2:1:2,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28×2):32:(44×2)=7:4:11,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2):32:(18×2)=1:8:9,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1:2,且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D
【分析】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是:符合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一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必须做到:化学式正确、已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气体符号等使用正确。
【解析】A、,气体符号使用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生成物化学式错误,产物应该是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
C、,不符合客观事实,过氧化氢分解应该生成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D、,完全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9.D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Sb2S3和O2,生成物为Sb2O3和一种气体。
所以A中生成物错误,B中反应有错误,即可排除A、B两选项;
C选项没有配平,D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Cu:3,H:8,N:8,O:24,反应后Cu:3,H:8,N:6,O:22,X前有化学计量数2,故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D。
11.C
【解析】A、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1:2,所以根据给定的提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则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2而不是1:3。错误;
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一个分子,而原气体为4个分子,所以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四分之一,而不是三分之一,错误;
C、反应后氧气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所以反应后气体分子为2,而反应前为4个,根据给定的提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体积的二分之一,正确;
D、反应后气体为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1:1,所以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4。错误。
故选:C。
12.B
【解析】
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由碳原子数不变,得2a=m,同理得:2a=2n,即a=n;2b=2m+n;选B
13.4P+5O22P2O5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
【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3)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故填:2H2+O22H2O
14.2OH﹣
+6
Cl2
【解析】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
(2)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高铁酸钠中,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
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4=0
x=+6
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生成物中有2个钠原子、2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物中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所以X是Cl2。
15.2H2O22H2O+O2↑
2H2O2H2↑+O2↑
4P+5O22P2O5
3Fe+2O2Fe3O4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4)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16.③④
①⑥


【解析】其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有③④,是因为氢气燃烧生成水,不能生成过氧化氢,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没有配平的有①⑥,①配平后:2KMnO4K2MnO4+MnO2+O2↑;⑥配平后2H2+O22H2O;
未注明或注错反应条件的有②,是因为条件是点燃而不是燃烧;
“↑”“↓”符号使用不当的有⑤,是因为反应物中有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用“↑”。
17.
32:22或16:11
8
CO
【解析】(1)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解为原子,在该过程中,两个水分子分解为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
(2)①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变化的质量比为(34-2):(24-2)=32:22=16:11。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34+2+2+16=2+24+20+x,x=8。
(3)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Si、2O、2C,反应后(X除外)有Si,故X的化学式为CO。
18.熔点低
31

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
69.72
失去
+3
5Ga
H2
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1)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熔点低;
(2)原子的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x=2+8+18+3=31;
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图中数字“8”的含义为: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3)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在化合物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五个镓原子表示为:5Ga;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镓离子表示为:2Ga3+;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2个Ga、12个H、6个O,生成物中含2个Ga、6个H、6个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6个H,故X的化学式为:H2;
判断X化学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19.1
2
1
1
3
2
4
3
2
5
4
2
2
3
2
2
【解析】(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u2(OH)2C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CuO、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1。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Fe2O3、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C、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4。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同时扩大2倍,则C2H2、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5、4、2。
(4)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H2S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S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同时扩大2倍,则H2S、O2、S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