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2.1.地球的表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2.1.地球的表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0 09: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2.1.地球的表面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本课题目“地球的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地球表面的地形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变化的原因也很复杂,不仅与地球内部构造有关,还与空气、水、动植物、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有关。
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提供“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旅途中、网络中、电视中的见闻都会使他们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不仅可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思维线索,而且也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出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回顾复习有关地球的知识。
地球上主要分为陆地和海洋,世界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71%,地球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29%。
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
大西洋: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
印度洋: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
地球陆地分成七大陆地部分,被称为七大洲,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与南极洲。
2.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就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等等,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3.教师分别出示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等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体会地球表面的多种多样。
1、4.教师引导: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又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表面的面貌?生物和人类的活动对地球表面会造成影响吗?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2单元,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
二、聚焦
1.出示课本21页上面的地球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表面的样子。
2.教师引导: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又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地球的表面。
3.板书课题:2.1.地球的表面
三、探索
活动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出示课本21页的世界地形图,教师引导:这张是世界地形图,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了解世界的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地球表面的样子。
2.预设:
地球表面并不是平坦光滑的。它的一部分被水淹没着,成为海洋;另一部分露出水面,形成陆地。从地图上我们能发现,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盖,在剩下的不到30%的陆地上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而且海洋是彼此连成一片的。而陆地被海洋隔成几大块,按照面积大小,又分为大块的大陆和小块的岛屿。全球大陆共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6块大陆。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科学家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分为五大类,五大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活动2: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1)出示中国的地形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预设: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地势第二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间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东面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
(2)教师小结: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因此地形地貌复杂。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更多知识。
2.观察图片中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他们的特点
(1)出示课本22页和23页的5幅地形地貌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5幅图片,初步了解这5幅地形地貌的特点,并且对它们的主要形成原因进行猜测,填写课本23页上面的记录表中。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地形地貌记录表。
预设:
地形地貌记录表
图片
观察到的地形特点
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1
弯曲的岩层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2
长白山天池
火山喷发形成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风的作用
4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水(降雨)的作用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水的作用
河水流动速度减慢,泥沙沉积
四、研讨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地形,了解了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特别突出了解了我国五种最具代表性的地形地貌的特点,并且对他们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猜测。下面我们针对刚才的学习情况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2.问题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地球表面主要由五大地形,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五大地形特点:
高原:海拔1000米上,幅员辽阔,地面坦荡(但不如平原平坦),或起伏较大,边缘陡峭。
平原:海拔200米下,幅员辽阔,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一望无际。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相对高度大,坡度陡峭,形成座座山头,延绵的山峰形成的带状山脉。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有座座山头,相对高度不大,坡度较缓,山间多有平坝河谷相间。
盆地:四周有高山或高原环绕,中间低。
3.问题2: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地形的因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以构造运动为主,还会有地震、火山等比较剧烈的运动,会让地形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水、风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得地形削高填低趋向平坦。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地球表面主要主要有5大地形地貌,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我国五处比较突出的地形地貌,并且对它们的主要形成原因做了猜测。课后,请大家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更多有关地形地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