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2.2.地球的结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2.2.地球的结构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0 09: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地球的结构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原因。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两个原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和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第2课以及后面的第3、第4课,研究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第2课研究“地球的结构”,而第3、第4课主要研究地球内力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喷发。地球内部力量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有着紧密的关系。地球由外向内大致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圈层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保持在具有黏弹性、高温可流动的软流层之上。岩石圈不是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块体,而是由板块构成。全球的板块共分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在不停地运动,是造成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板块之间相互滑动、碰撞、俯冲,它们的边缘构成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地震、火山的高发区。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运动并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本课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奠定了知识基础。
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上一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内部构造有关。那么地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结构。
2.板书课题:2.2.地球的结构
二、探索
活动1: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1.出示课本24页的地球内部结构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全班交流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补充地壳、地幔、地核的资料
关于地壳、地幔和地核,大家还知道哪些知识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有关知识。
预设:
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9g/cm?,体积约占地球体积的82.26%,地幔的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总组成。地幔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高密度,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温度非常高,有4000~6800℃。。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地核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结构。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内地核深5100km至6371km。
活动2:了解地壳的组成。
1.教师引导:作为地球的表面一个圈层——地壳,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预设: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岩浆岩,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会喷出地表或侵入岩石中并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就是岩浆岩。岩浆岩包括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出示课本24页玄武岩、浮石、花岗岩的图片。
3.沉积岩,一种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
相机出示课本25页的砾岩、砂岩、页岩图片。
4.变质岩,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岩石因遭受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板岩。
相机出示课本25页的大理岩和板岩。
活动3:了解地壳的运动
1.教师引导:我们的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我们又是如何感受到地壳的运动的呢?
预设:地震和火山喷发会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
2.出示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图片,教师相机介绍地震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壳的运动。
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球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不同年代的岩石或者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者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结构。
3.出示课本25页地球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示意图,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体会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
活动4: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了地壳的组成以及地壳的运动。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图。
2.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25页的相关文字,观察相关的图片,初步了解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所需的材料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红、黄、蓝三种橡皮泥。
4.制作方法:按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5.学生分小组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
6.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地球结构模型。
7.引导学生切开地球结构模型,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剖面,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三、研讨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结构,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问题1: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问题2: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成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包括玄武岩、浮石和花岗岩。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包括大理岩和板岩。
问题3: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因此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的,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结构,知道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我们还知道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地球结构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