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同步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1 07:0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相关史实。
2.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了解盘庚迁殷、国人暴动等史实。
3.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4.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夏、商的兴亡
【基础梳理】
(一)夏朝的兴亡
1.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禹。
(3)概况
①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
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愈加严重。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
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
代替禅让制。
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国家机器: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
”。
3.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4.考古发现: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
遗址
(1)
遗址中建筑的布局和规格,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2)出土了一些玉器、乐器、青铜酒器、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
进程。
5.灭亡:夏王
在位时期,国力衰弱,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被逐渐强大的商部落所灭。
(二)商朝的兴亡
1.建立:约公元前
年,
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2.发展壮大
(1)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2)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王
迁都到殷,此后相对稳定。
(3)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
3.严酷统治
(1)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2)
最后的王
,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赋税,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合作探究】
1.夏朝的兴亡
《礼记·礼运》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1)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始于哪个王朝?指出该王朝的建立者和亡国之君,以及该王朝维护统治的国家机器。
(2)“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含义是什么?运用考古发现,证明上述内容。
(3)与“天下为公”相比,你认为“天下为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阐明理由。
2.商朝的兴亡
(1)“殷墟”与哪一王朝有关?指出该王朝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你知道“殷”字是如何得来的吗?
(2)该王朝在建立初期很快强大起来,但历经近600年,又走向衰亡。试分析二者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探究归纳】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启继禹位,使得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盘庚迁殷后,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知识点二
西周的兴亡与分封制
【基础梳理】
1.背景
(1)商朝晚期,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2)周武王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2.建立:公元前
年牧野决战之后,由
建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3.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
①标准和对象:周王根据
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②权力:授予诸侯管理
和人民的权力;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③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4.走向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
年,被犬戎族所灭。
5.东周建立:后来,周平王东迁
,史称东周。
【合作探究】
1.西周的兴亡
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商朝的灭亡,为西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指出武王伐纣中导致商朝灭亡的重要战役及发生时间。
(2)有人说,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都是正义的战争。对此,你如何理解?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分封制
周初诸侯国分布图
上图与西周的哪一制度有关?根据图片和教材知识,简述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2)该制度的作用如何?结合教材知识,试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知能提升练习】
选择题
1.历史上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性事件是


A.舜继尧位
B.禹继舜位
C.启继禹位
D.桀继禹位
2.小张去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二里头遗址参观,在参观中他不可能见到


A.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B.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
C.成套的青铜酒器和精美铜牌饰
D.有关武王伐纣的遗迹
3.“姜太公”是电视剧《封神榜》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文王
4.下图再现了牧野之战的情景,在这次战役中


A.夏启打败伯益
B.商汤打败夏桀
C.周武王打败商纣王
D.犬戎打败周幽王
5.《左传》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聃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6.串联史实,找出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未能强化国家机器
B.后期的统治者统治残暴
C.不注重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分封诸侯引起内乱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蕃(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三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在这一制度下的权力及义务。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3)观察材料三,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基础梳理】
(一)
1.(1)约公元前2070年
(3)①阳城
阶级分化
②启
世袭制
2.夏历
4.二里头
(2)文明
5.桀
(二)
1.1600

2.(2)盘庚
3.(2)纣
【合作探究】
1.(1)夏朝。启和桀。建立军队,制定刑法和历法,设置监狱。
(2)含义:没有贫富差距的原始社会结束,社会产生了阶级分化,早期国家出现,且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以及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3)进步。因为“公天下”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它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人们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发展也极为缓慢。而“家天下”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2.(1)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所以商朝又被称为“殷商”。
(2)强大原因: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灭亡原因:商朝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尤其是商纣王暴虐无道,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周部落日益强大,具备了灭商的实力。
[知识点二]
【基础梳理】
2.1046
周武王
3.(2)①血缘关系
②土地
③调兵
4.国人暴动
771
5.洛邑
【合作探究】
1.(1)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
(2)两场战争的正义性主要表现在,讨伐暴虐统治,顺应民心,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启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制定的政策要符合人民意愿等。(意思相近即可)
2.(1)分封制。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2)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消极影响: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分裂割据,威胁中央集权,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知能提升练习】
1.C
解析: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2.D
解析: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的都城遗址,不可能出现武王伐纣的遗迹。
3.C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建立了西周”。由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4.C
解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纣王大败,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5.D
解析:从题干内容可知,周天子向宗亲分赐土地和平民、奴隶,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内容。
6.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都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如夏桀、商纣、周幽王迫害人民,激起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最后亡国。
7.(1)分封制。权力:管理封地内的土地和人民,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2)维护西周的统治。
(3)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