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制取气体
B
.
给固体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C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可以收集气体
D
.
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2、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D.试管a中的气体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3、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关于水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4、
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水是一种化学资源
B
.
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C
.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D
.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两种单质
6、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最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7、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b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8、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9、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
B.?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10、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向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C.?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D.?硫、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不同
11、
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2、
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
氢气和液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13、
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
)
A.
2:1???
B.
1:2???
C.
1:1???
D.
3:1
14、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共6题)
1、
在
1800
年,某科学家利用
“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
10mL
的
______
,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
______
mL
,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2、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A是 极;若a管中收集到20mL气体,则理论上b管中收集到 mL气体.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
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⑴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
⑵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目的是??????????
,
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
⑷
怎样用实验来检验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
①水电解实验,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
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
:
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图4-Z-3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图4-Z-3
(1)电源A端为__________极,B端为__________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5、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利用如图
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上方聚集无色气体,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经检验,甲气体是
________
,此实验说明水是由
________
两种元素组成的.
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________
.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________
.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
表示: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
(填化学式),
物质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分析以上微观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________
.
6、
下图分别为“水的分解与合成”实验,据图回答一下问题:
(1)图Ⅰ实验中关闭开关K后,观察到甲、乙两支试管里都有气体产生。
①理论上甲、乙两支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______,试管甲中的气体是_____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_。
②由该实验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水的过程,除生成新物质外,还是一个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过程。
(2)图Ⅱ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根据该实验分析,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解析】
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不符合题意;
B
.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看到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因为此时排出的气体是空气,故符合题意;
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后点燃,以免爆炸,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
。
2、
C
【详解】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A不正确;
B、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不正确;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故C正确;
D、试管a中的气体为氢气,不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故D不正确。故选C。
3、
A
4、
D
5、
C
【解析】
A
、水是生命之源,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资源,正确;
B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正确;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作用,不能消毒,错误;
D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正确。故选
C。
6、
D
【解析】
A、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就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故A正确;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是为了减少误差,必须接通直流电源,不能用交流电,故B正确;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一种氧化物,水是一种化合物,故C正确;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D.
7、
D
【详解】
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时,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错误;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故选D。
8、
D
【详解】
A、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可以燃烧,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氢气,错误;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D、从微观上分析可得结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故选D。
9、
?C??
【解析】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间隔变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析;
?B、根据自来水净化后的水是混合物分析;
?C、根据电解水得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硬水软化方法及硬水软水鉴别方法分析。
10、
C??
【解析】A.
生活中采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蒸馏水属于软水,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可以得到大量的泡沫,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铁丝、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不同,前者是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后者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分析】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增大。
11、
C
12、
C
13、
A
【解析】电解时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并且体积比是2:1。故选A。
14、
D
【解析】电解水时,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D。
二、填空题
1、
氧气
20
【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
:
2
。
【详解】
某科学家利用
“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
10mL
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
氢气
约为
20mL
,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故填:氧气;
20
。
2、
【考点】电解水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1)与a试管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电源A是负极;与b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a管中收集到20mL气体,则理论上b管中收集到10ml气体;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水分子,没有变化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
(1)负;10;
(2)2H2O2H2↑+O2↑,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3)氢元素和氧元素.
【点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3、
??
答案???
⑴负极⑵增强导电性⑶两只试管中有气体产生;两只试管内得到的气体体积约为2:1⑷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气体中⑸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水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⑹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4、
(1)正 负 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氢气 靠近火焰点燃
(3)氢元素和氧元素
5、
氢气,氢、氧;肥皂水,加热煮沸;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解析】
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
2倍。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则甲气体是氢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总称为元素,故此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Cl
2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物质中氢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2价,则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6、
(1)①1:2???
氧气???
氢气???
②分子种类是否改变???
③电能???
化学能??
(2)
验纯???
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珠???
化合反应???
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电元正极连接甲试管产生氧气,电源负极连接乙试管产生氢气①理论上甲、乙两支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1:2,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氧气,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氢气。②由该实验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分子种类是否改变。分子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是物理变化;③电解水的过程,除生成新物质外,还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2)图Ⅱ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气体纯度,防止发生危险。该实验中,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原理为:2H2+O22H2O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珠;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根据该实验分析,其理由是: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没有任何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