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4.2.身体的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4.2.身体的运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0 09: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身体的运动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否灵活运动,是一个人健康与否最为外显的标志之一。运动有益于健康是一个极为朴素的道理。适合的、适度的体育运动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说第1课是从整体的视角审视评估学生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那么,从本课开始则是继四年级“呼吸与消化”单元学习之后,又一次站在人体系统、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骨、关节、肌肉协同工作完成身体的各种运动。一般来说,人体内有206块骨,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骨骼。骨骼的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的内脏器官。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活动连接,不同地方关节运动的方式不同;肌肉附着在骨上,肌肉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教科书引导学生在肢体运动过程中体会骨、关节、肌肉的功能,通过制作模型进一步理解肢体完成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认识人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教科书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发学生关注自己骨骼、关节、肌肉的健康生长。
本课重在让学生认识骨、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为学生逐步建立“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概念搭建阶梯,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方法。至于骨、关节、肌肉的概念及具体名称,无须让学生记忆。
科学概念目标
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变化。
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组为单位)筷子(或短木棍)、橡皮筋(或气球皮)、线绳。
教师准备:关于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关多媒体资料,与人体运动结构相似的物体。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我们每天都在运动,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运动的吗?
2.出示句子:
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3.我们的运动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那么他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他们并促进他们的生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4.2.身体的运动
二、探索
活动一:举哑铃活动
1.提出要求:
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的移至胸前,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右上肢不同部位的变化。
2.学生分小组进行举哑铃活动,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活动,感受举哑铃的过程中右手臂不同部位的变化。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时刻注意学生安全,并且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
4.在举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在举哑铃的过程中,右手臂关节慢慢向上弯曲,右上肢的肌肉紧绷,感受到右上臂的肌肉慢慢膨胀。
5.教师小结:通过举哑铃活动,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我们的骨、关节和肌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成举哑铃这一简单的动作。
活动二:制作运动模型
1.提出要求:
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做一个前臂抬起时的运动模型,将我们的想法展示出来。
2.出示制作材料:筷子或者短木棍、橡皮筋、线绳等。
制作方法
3.出示课本63页上方的右上臂图片。
4.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右上臂的结构图,然后思考如何使用筷子、橡皮筋和线绳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5.指导:在这个运动模型中,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呢?
预设:
筷子(或短木棍)模拟骨;橡皮筋模拟肌肉;线绳用于固定“肌肉”和“木棒”,使“肌肉”附着在“骨”上。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利用提供的材料做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并做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
7.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利用这个模型做一做前臂抬起这个动作,进一步观察,在前臂抬起这个动作中,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运动的。
8.教师引导: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哪怕就是抬手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由骨、关节和肌肉互相配合才完成的。
9.出示课本63页的资料,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人体的骨、关节和肌肉的有关知识。
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他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他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
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10.引导学生说一说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哑铃的动作的。
预设:
在举哑铃的过程中,肌肉的收缩带动骨头运动,右上臂骨头通过关节带动右下臂骨头向上抬起,从而完成举哑铃的整个动作。
活动三:保持正确姿势,促进骨骼健康生长
1.在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这时候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2.出示课本62页学生正面和侧面的站姿图片,学生仔细观察正确的站姿,初步了解怎样站立才是正确的姿势。
3.学生背上书包在座位上以正确的姿势站立,相互观察,看看对方的站姿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相互纠正。
4.除了站姿需要正确之外,还有走路的姿势、坐姿以及写字看书的姿势等等,都需要正确。
5.出示正确的走路姿势、坐姿以及写字看书的姿势等等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照着图片的姿势做一做,学会各种正确的姿势。
6.教师引导:我们的骨骼和肌肉在青少年时期处在旺盛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除了做到姿势正确之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7.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63页进行身体锻炼的这段文字,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初步体会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8.全班交流
指生说一说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有哪些好处。
预设: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我们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体育锻炼?
预设:球类运动、游泳、划船、跑步、滑冰、骑自行车等等。
9.出示经常锻炼的人群的身体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好处和重要性。
10.教师小结:经常锻炼身体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所以平时我们要加强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三、研讨
学完这一课,我们需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描述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起哑铃这个动作的?
在举哑铃的过程中,肌肉的收缩带动骨头运动,右上臂骨头通过关节带动右下臂骨头向上抬起,从而完成举哑铃的整个动作。
问题2: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经常进行身体锻炼,参加各类球类运动、游泳、划船、跑步、滑冰、骑自行车等等。
第二,我们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这些知识包括正确的站立姿势、坐姿、读书写字姿势、走路的姿势等等。
第三,合理膳食。健康合理的饮食对于我们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非常重要。
第四,充分的睡眠时间。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要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四、拓展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了解了我们身体的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动作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
2.出示课本63页下面的两幅图片,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他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图片1:铰链。铰链的合页相当于人体的骨头,铰链的两片合页中间的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相当于人体的关节。
图片2:塔吊。塔身相当于人体的骨头,吊臂相当于人体的骨头,起重臂拉杆相当于人体的肌肉。
3.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
4.教师出示部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了解这些物体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头,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预设:门、斜拉大桥、起重机、挖掘机等等。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在运动中需要骨、关节和肌肉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各种动作。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身体运动方面的知识。